不到 20 天,全網播放量 20 個億,全網粉絲 1000 萬,單條視頻 6500 萬播放量,單個賬号 300 萬粉絲。
即便沒聽過她的課,也見過這個短發戴黑框眼鏡的頭像,她就是最近火爆全網中小老闆、傳統企業的靈魂導師:張琦。
之前有句話說,“互聯網的盡頭是賣課”。雖然是在諷刺知識付費的亂象,但在這個賽道上,确實有人玩得淋漓盡緻,賺得盆滿缽滿。
張琦為什麼火?其實很容易總結,她自己都趁熱出了一期視頻順便再賣一下新課。
一、中小老闆毒雞湯,普适度高 擊中痛點
張琦的目标受衆:傳統中小企業老闆,這個群體在中國大概有個3000萬左右。
尤其是疫情之下,面對不可抗力因素,很多中小企業過得膽戰心驚,有今天沒明天的。
張琦很好地抓住了這個群體想提升,想自救,想改變的焦慮心理,和利潤薄、拓客成本高,缺乏互聯網商業思維的痛點。跟他們講商業模式、互聯網商業思維,中小老闆最關心的股權、激勵、行業趨勢,灌毒雞湯。
你為什麼焦慮,不成功——因為你沒有流量——怎麼獲得流量?跟老師學——大家都學了,給老師帶來了流量,同時也給老師賦能了新的人設“非常會做流量”——從而作為成功案例吸引更多人來學
完美的閉環,隻要走進來,你就能邏輯自洽。
他們會在抖音、快手、視頻号、小紅書等市面上主流的短視頻平台全部布局,不同行業、不同類型的中小企業老闆都會被網羅到她的流量池裡,嗷嗷待哺。
而且在1-3分鐘的視頻内,不僅有熱點,話題也非常吸睛:
“未來哪4種人的錢最好賺”
“中國的四個兒子哪個最有潛力”
“抖音VS淘寶帶貨哪家強”
恨不得看個标題就能馬上對号入座,去哪個城市創業、去哪個平台帶貨、賺誰的錢,高效率快速指路。
不是老闆?也沒關系,張琦也會講一些周邊話題:#走出焦慮#,#為什麼談戀愛這麼難#,#對自己不夠狠#,上不上班創不創業都能聽,同時還有着一股子微商大會的雞血味,擱誰誰不迷糊。
所以她講的内容,真的有幹貨嗎?
有,不然不會是現象級;但,又是衆生聽懂學不到的幹貨!
二、語言釘 視覺錘
聽張琦的課,你能感受到她的确非常有演講魅力。
說話很有節奏感,可以将複雜的名詞和知識點,用生動的案例講得通俗易懂,順便還穿插一些雞血,金句頻出之餘還能調動現場情緒,讓你聽得懂、聽着爽,還感覺很有道理。
每一句都能錘到你心上,可以說将語言釘的效果發揮得淋漓盡緻。
而且在搭建賬号矩陣時,她用自己的形象來作為視覺錘,應用了統一的視頻封面,同時提取了最核心的觀點和最熱點的話題顯示在封面上,能快速吸引用戶點擊。
三、賣流量課,滿足剛需
她用的模式,就跟她自己拆解的一樣,她的短視頻矩陣,用來跑流量,而她的課程體系,用來賺錢。
“一天隻要一塊錢”,365塊就能讓你全面了解商業流量密碼,換你你不心動?一次直播,同時多平台多機位,據說可以賣幾百萬的課。
這隻是引流的産品,3000、9800的線上私董會,甚至線下高客單的企業咨詢,才是他們核心變現的部分。
那麼小老闆們聽完課,真的能落地應用嗎?
這個完美的閉環,是為了實現她賣課變現的目的,而中小企業的目的,是要解決日常企業的各種問題,這些課最多能增加認知,但要解決問題,沒那麼容易的。
但知識付費嘛,很多人都會覺得總不至于沒用,如果沒用可能也會反思是不是自己的問題,反而還會繼續買更高級的課程。
人們常說割韭菜割智商稅,割的其實都是人性,但說句維護知識IP的話,沒交過稅的人,認知也注定無法提升。所以智商稅在我的字典裡并不是貶義詞!
四、鐵打的博商,流水的張琦
張琦的模式,其實也是她背後的博商一直以來應用的模式。
張琦隻是博商賽馬機制中,一個快速叠代的IP消費品。
啥叫賽馬機制?
做單個賬号,算法會不會眷顧你是未知。
但博商可以同時用很多不同賬号,不同機位,不同内容,去做同一個老師,并同時運作不同的老師,就看哪種模式、哪個老師脫穎而出。
火一個,我就all in一個,效益最大化。
如果不幸一個賬号封了,我還有另一個賬号;一個老師不火了,我還有千千萬萬個老師站起來。
每個老師都可以快速火,但是快速被消耗。
張琦如今大量曝光也意味着對她本人的極緻消耗,同時博商已經在尋找下一個張琦了。
也許很多人會問,你都這麼會分析人家的成功邏輯,知識點你也會講,你怎麼不照她這個模式去做。
首先這其中博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和運營成本,不是什麼人都能效仿的。
其次,我做不成她,我講營銷就本能設限了,無法滿足這麼大群體的流量焦慮,更别說我的表現力和情緒值比張琦低了不止10個段位。
但即使我有這樣的能力,我也不想成為她。
創業這麼多年,見識了無數個風口上起飛又跌落的神話,算法浪潮裡造出又毀掉的IP,與其讓自己成為流水線上快速被消耗的産品,不如在無數個思考和實踐的案例中,沉澱自己的價值,持續發光。
不論怎麼說,祝福張琦,可以賺到錢;博商牛逼,極緻的變現螺旋;關鍵是,我們從這個案例中學到了什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