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螞蟻鑽牛角寫話

螞蟻鑽牛角寫話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8-03 10:11:28

螞蟻鑽牛角寫話(時時處處學語文之六)1

時時處處學語文是我的一貫主張,語文學習不隻在課堂上發生,凡是有文字的地方就有語文,凡是有語言的地方就有語文。所以,我關注任何可以成為語文教學資源的内容,把這些生活中鮮活的例子很自然地轉化為課堂教學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一:一刷一漱,養護加倍

螞蟻鑽牛角寫話(時時處處學語文之六)2

居民樓裡的電梯廣告經常更換,每次更換之後,我都會關注廣告的内容,不是想要去買什麼,而是從語文學習的角度揣摩這些廣告的文字表達效果。

一天,看到這樣一幅廣告海報,是某品牌的牙膏和漱口水廣告。主打文字隻有八個字:“一刷一漱,養護加倍”。

我把這個廣告詞拿到課堂上來,問學生,“如果從語言讀起來朗朗上口的角度出發,讓你來寫這則廣告詞,你會怎麼寫呢?”

“如果改成‘一刷一漱,加倍養護’”,讀起來更順口一些。”有學生關注到了押韻的問題,“漱”和“護”可以構成押韻,但“漱”和“倍”則構不成押韻。的确,這麼一改,變成押韻的形式,讀起來确實更為朗朗上口了。

那麼,為什麼這個廣告語卻偏偏沒有選擇押韻呢?我進一步告訴學生,在這個主廣告詞下面還有一行小字,“××牙膏 ××含漱液”。

如果有這行小字,再琢磨一下,看看為什麼非要說“養護加倍”,而不說“加倍養護”。

“大約是要強調養護的效果是加倍的,而不單純強調養護本身,因為所有的牙膏和漱口水都有養護的作用。”有學生很快發現了問題。

“是的,我也是這麼想的。其實‘加倍養護’也好,‘養護加倍’也好,都沒有問題,就看要在具體語境中想要達到什麼樣的表達效果,然後再選擇合适的表達順序。”

“比如,如果你是一位帶兵打仗的将領,但老是吃敗仗,那麼,你在給上司寫報告時,為了免遭痛斥,是寫‘屢戰屢敗’呢,還是寫‘屢敗屢戰’呢?”

“‘屢戰屢敗’是打一次輸一次,‘屢敗屢戰’是輸一次打一次,意思完全不同啊。”有語言感覺比較好的學生能夠非常敏銳地意識到兩者的不同。

“沒錯,‘屢戰屢敗’那就是笨蛋一個,而‘屢敗屢戰’則顯得你多勇敢,多無所畏懼啊。”

“如果,你不幸被成了判決書上的主角,那麼,在宣判的時候,你是願意聽到‘罪無可恕,情有可原’呢,還是願意聽到‘情有可原,罪無可恕’呢?”我有時候習慣把曆史故事變換一下,讓他們不是旁觀者,而是參與者,這樣更有代入感。

大多數人舉手希望選擇“罪無可恕,情有可原”,極個别學生選擇了“情有可原,罪無可恕。”

這樣看似隻是詞語順序先後的小問題,但依然不可不慎,語序一颠倒,表意就大不同了。所以,在寫作時,需要字斟句酌才好。

例二:決勝全面小康,踐行科技為民

螞蟻鑽牛角寫話(時時處處學語文之六)3

學校科技節,每個班都出版報,我看到我教的班裡的闆報大标題是“決勝全面小康,踐行科技為民”,課前我看到這個标題就感覺怪怪的,于是順手把這個拿過來作為語文學習的資源做一點兒文章。

我先發問是誰的主意,用這樣兩句話作為闆報标題,學生理直氣壯地說是學校的統一要求。後來也确實發現同年級的絕大多數的班級都以此作為闆報标題。

“即使是學校的統一要求,你們現在琢磨一下,這個标題放在這裡作為闆報的标題是否合适呢?”

絕大多數學生沒感覺,不知道是否合适。

我繞了個彎子,先從“決勝全面小康,踐行科技為民”的語法結構分析開始,讓學生先明确這不是一個典型的對仗或者對偶的結構。但是,這算不上硬傷,因為标題有寬對,有嚴對,這樣字數相同的“寬對”在标題中很常見,所以從表達角度并無不可接受的理由。

不過,關注一下内容,看看這個内容适合放在什麼地方呢?“決勝全面小康,踐行科技為民”這樣的話想想是誰說的?是以什麼身份說的?是對誰說的呢?

臨時查一下資料,原來這兩句話是國家2020年科普日的主題,是領導人講話的内容,是政府報告,是對民衆所說,這個放在國家科普日的層面完全沒有問題,挂在街道上,刷在建築外牆上,也都沒有任何違和感。但是,放在教室的黑闆報上則咋看咋别扭。

我們的這個闆報做出來是要給誰看的,是要以什麼身份說的,是要對誰說的,都要想清楚。如果想不清楚,那麼寫出來的東西,也不過隻是完成任務而已,不管是不是起到了宣傳的作用,單單語文表達就不合格。

我讓學生重新根據科技節這個主題來拟定黑闆報的主題,要求關注“内容”和“表達”兩個方面的要求。内容上要符合科技節這一主題,要關注說話的身份和說話的對象,表達上要注意努力做到對仗或者對偶。

看似簡單的要求實則卻殊為不易,大多數學生拟定出來的标題依然隻是适合張貼在大街上,或者語言表達上完全不符合對仗的要求。

其實,如果作為班級的闆報,哪怕是“學習科技知識,擁抱美好明天”這樣最為樸素的表達,都要比這個“決勝全面小康,踐行科技為民”這個充滿“爹味”的主題要強得多。遺憾的是,學生的表達能力受到各種環境因素的影響,退化得很厲害。

例三:攘外必先安内

螞蟻鑽牛角寫話(時時處處學語文之六)4

今年的12月12日是“西安事變”的84周年紀念日,這一天,有很多單位,尤其是商業公司趁機發布了紀念海報,以起到廣告的作用。

但是,卻在很多海報中看到了刺眼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字眼。或許,海報的制作者和審核者,都模模糊糊地覺得“西安事變”和“攘外必先安内”有關吧。

我選了一份海報展示給學生,讓他們課下查找資料發現問題之所在。有一些比較積極的學生,結合自己的知識儲備,并通過查找資料,很快就注意到了“攘外必先安内”這個語句的問題。接着,我在課堂上又給他們擴展來開講一講。

“攘外必先安内”是當年的那個著名的反動派頭子提出的作為基本國策的口号,有其特定的曆史背景,“外”與“内”有其特定所指,如果不加任何說明地将其放到今天的海報之中,則會引發很多誤解。這樣的充滿曆史語境和政治語境的表達,尤其應該注意準确清晰,不能有絲毫馬虎。

當然,“攘外必先安内”最先提出,并不是在上世紀三十年代,而是在一千年多前的北宋。“中國既安,群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内。”這是宰相趙普給皇帝宋太宗的折子上的話。學生不知道趙普是哪一個,我就引用了《三字經》中的片段來說明。

“趙中令,讀魯論。彼既仕,學且勤。”由此引出關于《論語》的若幹版本流傳的簡單介紹,并說明“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則名言的來曆。

雖然“攘外必先安内”這個表達源自趙普,但最早實踐“攘外必先安内”策略的人,并不是趙普,而是要再往前推一千五百多年的齊桓公。齊桓公采用了“尊王攘夷”策略,最終實現了稱霸的夢想。

當然,除了追溯“攘外必先安内”的語源之外,我還解釋了“攘外”之“攘”的意思,引用了《出師表》中的“庶竭驽鈍,攘除奸兇”來說明,“攘”最初是形聲字,本義是用手推,後來引申為排除,所以“攘除”實際上是語義相近的兩個詞語組成的雙音節詞,“攘”就是“除”,“除”也是“攘”。

隻要日常多用心,語文學習的資源無處不在,寫到這裡,再贈送一個彩蛋。

那日監考,閑極無聊,把桌子上的粉筆盒拿起來,研究上面的說明文字,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我拍了圖片,你看看這個表達有什麼問題呢。

螞蟻鑽牛角寫話(時時處處學語文之六)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