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助提高一大截,聽說以後還能享受優惠待遇呢”“報銷不用自己去稅務部門開發票,真是太方便了”……4月底,海南省澄邁縣不少民兵接到了該縣新制定出台民兵保障标準的消息,紛紛點贊叫好。這是該縣落實上級關于民兵調整改革有關指示精神,針對當前民兵編組和發放補助等方面存在的諸多問題,建立完善的一項民兵保障機制。
随着大量高新技術企業的入駐,今年上級給澄邁縣下達了增加專業和特殊民兵分隊編組的任務。人武部領導到企業調研時發現,這些高新企業多為非公有制企業,從業人員普遍學曆素質高、法治規則意識強。雖然企業負責人表态支持,但員工的意願卻不明朗。究其原因,無外乎民兵的各項待遇保障政策制度跟不上、誤工誤餐補助發放标準不統一。人武部政委何青海告訴筆者,當地臨時工人均日收入在200元上下,而民兵誤工補助卻遠低于此,有的地方甚至要民兵自己報銷,這就使得不少民兵一到訓練就請假,個别甚至申請退出。
民兵執行任務是履行國防義務,是職責所系,但政府和兵役部門也要完善保障,體現和尊重其價值付出。問題倒逼改革,催生新機制的出台。該縣很快出台了與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相适應的民兵補助發放機制,對非公企業民兵補助的發放标準、發放補助的适用範圍和發放對象進行規範明确:将民兵誤工補助标準統一提高;誤餐補助标準參照地方有關經費核銷規定執行,或直接發放給民兵個人,或由使用單位統一開具就餐票據核銷;各有關部門需要報銷發放民兵補助經費的,由縣人武部統一提供審核憑證,無需再由民兵個人到稅務部門開具勞務發票,縣會計中心應予以核銷報賬……
“新規的出台,大幅提高了民兵待遇。”何青海給筆者算了一筆賬,“按新的标準,1個民兵執行1天任務,到手的補助最高可到250元,至少不低于本地臨時工的日薪。”據了解,下一步,該縣還将在非公企業“黨建 武裝”民兵編組模式、增強民兵身份認同感和提升榮譽感等方面下功夫,依法依規編實民兵隊伍,确保民兵訓練積極性高漲。
編輯點評
■範奇飛
實現法治化需約束與激勵并舉
黨的十八大以來,把依法治軍作為建軍治軍的基本方略,引領軍隊開啟了法治建設新航程。民兵作為武裝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建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的重要方面,亦需加強尊崇法治的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文化認同。
當前國家大力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鼓勵民營企業發展并走向更加廣闊舞台。民營企業彙聚了更多高新科技人才和裝備,在其中編組民兵對于助推新質民兵戰鬥力生成優勢明顯。面對雨後春筍般增多的、有着豐厚動員潛力的非公企業,如何編好編強民兵,是一個新課題,也是一個大課題。木受繩則直,金就砺則利。當下必須堅持約束與激勵并舉,依法編建、使用民兵,才能從工作之初就糾治思想偏差,走出“民兵不是兵、預備不是戰備”的認識誤區。隻有堅持按綱施訓、依法治訓,才能從内而外提升民兵訓練效益、促進戰鬥力生成。引導廣大民兵把法治内化為心、外化為行,才能真正做到令行禁止,讓民兵隊伍成為打赢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争的堅強後盾和有力支撐。
在非公企業編建民兵是一個新課題,不可避免地存在法規滞後、有空檔等問題。為此,亟待健全完善非公企業民兵建訓管用政策制度,出台配套的法律法規。制度構建嚴格細密,才能做到行之有效。從廣西陽朔和海南澄邁的經驗來看,無論是編建政策還是補助标準,都不再适合搞大呼隆、一刀切。編組民兵在抓“兵”味的同時,不能忽略其“不脫産”的特質,編建民兵也要遵循“市場化”實際,與地方經濟發展相适應。抓緊建構精準高效、緊貼實際、适應新興領域發展的民兵建用管理政策制度,才能讓法律規範在實施的過程中加強權威性、煥發生命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