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葉子君和周圍的朋友都陸續進入35-40歲這個年齡段。
大家閑聊下來,最大的感想是:
相比20多歲的懵懂和沖動,到了這個年紀,越發看清楚了自己的人生。
不同的人由于不同的感悟,在對事業、對生活的選擇上,呈現出分水嶺的态勢。
以35歲為起點,大家會向着不同的方向,漸行漸遠。
01
關于提拔和進步
剛進入單位時,葉子君跟所有的年輕人一樣,經曆過迷茫和不知所措。
看到單位的前輩為了一個處長的位置争得你死我活,懵懂地覺得自己也必須要往上進步才行,否則似乎與大環境格格不入。
雖然不知道做這些到底是幹嘛、适不适合自己,但還是會下意識被大環境推着走,效仿别人,随大流。
大家都在積極幹活、争相刷存在感,那我也積極吧。
大家都在會上踴躍發言,那我也搶着發言吧。
大家都找機會接近單位的大領導并留下好印象,那我也接近吧。
可以說剛進單位的幾年,我基本處在“别人怎麼樣我就怎麼樣”的階段,人雲亦雲,沒有自己的想法,對提拔和進步完全沒概念。
經過十餘年的沉澱,30多歲的中年人們才終于看明白了單位的人事架構。
更多的是,不小心窺視到人心的貪婪與醜惡,明白了提拔進步意味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隻有看懂了這些,中年人到了35歲這個分水嶺,才陸續做出适合自己的選擇,更冷靜和成熟地對待事業。
有的人,仍然願意渴求進步,為了抱負、面子或證明自己的能力,想盡一切辦法也要往上走,不當上科長/處長/主任始終有遺憾。
有的人(比如我),看得越多越透,越明白以自己的性格和心理承受能力,并不适合在某個帶“長”的職位上領導他人、以及被上級委以重任。
我更适合當一個資深下屬,被動地接受上級的領導任務,讓我幹啥我就幹啥。
因為:第一我不夠圓滑,不會揣摩領導的心思,也害怕做錯事承擔責任。第二,單純因為懶,想多點自由時間,不想加班。
并且我也并不在意職位落後于同齡人或年輕人,隻要按時給我發工資就行,其它的,在哪幹活不是幹呢。
想通了這點後,我開始有意識地以這種思維來趨利避害。
比如盡量降低存在感,減少與一把手正面接觸以免以後得到重用,優秀這種事能推則推,沒事不跟其他同事多啰嗦……
然後,将省下來的工夫花在更重要的、自己喜歡的事上。比如帶孩子去旅遊、學畫畫種花種草,豈不樂乎。
而另一類渴求進步的人,就跟葉子君的做法大相徑庭。
為了得到領導的賞識,他們甯可加班加點也要做出成績給領導看,為的是提高自己的提拔可能性。
為了提高群衆基礎,他們想盡辦法拉攏跟同事的關系,請客吃飯送禮不在話下,很大一部分精力用于為人。
同樣是一滴水,在35歲分水嶺的位置,“閑雲野鶴派”選擇南下珠江,而另一類的“進步野心派”,卻選擇北上去了長江。
雖然同在一個單位、同拿差不多的工資,人與人的的心态、抱負、定位,卻向着兩個截然相反的方向奔流而去了。
02
關于經濟收入和生活水平
越是接近中年,越發清楚地看清楚一件事。
不論我們如何努力和奮鬥,經濟水平基本上已經固定了。我們生活得好不好、錢包闊不闊綽,其實早已被原生家庭和婚姻對象的選擇框死了。
你看你周圍,你的單位裡,是不是也有開豪車穿名牌的科員甚至臨聘人員?是不是同樣也有工作奮進積極卻仍然一貧如洗的中年草根?
我們中的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不可能一夜暴富,也不至于流離失所。
我們要愈發接受和承認自己的平庸,并且這種平庸還将一直持續到老。
人到中年,葉子君時常有一種悲觀的“宿命論”想法:
人生是一條看不到盡頭的正弦曲線,而我們個人努力所能帶來的振幅影響,極小極小。
懂得這個道理後,再來面對工作,跟年輕時已經截然不同。
同樣是盡職盡責地完成工作,年輕人秉承的是對未來的希望,是對領導畫的餅的堅信不疑,而驅動中年人更多則是情懷,是責任感。
同樣是加班加點和臨時完成任務,年輕人說“幹了我就能拿到成功,就能進步”。中年人則習慣和木然:“算了,幹就幹吧,還能咋樣呢”。
當然,那些一直渴求進步、不甘于止步于此的中年人是個例外,可以說他們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他們的眼睛向上,心中的希望之火永不滅。
反正都要幹,為什麼要苦大仇深,而不是充滿希望呢?
從這個角度來說,“進步野心派”完勝,他們身上的熱情,值得所有年齡段的人學習。
03
關于那些“花裡胡哨”的活動
20多歲剛工作的年輕人,無一不有着旺盛的沖動,渴望站在舞台的中央,下面是掌聲一片。
這種渴望本身很單純,僅僅來源于最基本的人性——大家都渴望得到外界的認可,以此找到自信和自尊。
而體制内有很多跟工作無關的“花裡胡哨”的活動和比賽,剛好就印合了年輕人這種想證明自己的心态。
比如工會開展的羽毛球遊泳大賽、宣傳部搞的演講比賽等等,年輕人都會搶着報名,踴躍參加,渴求拿個獎回來給單位争光。
一方面閑着也是閑着,反正單身年輕人下班後也沒什麼事。
另一方面,參加這種活動還能交朋友,說不定還能找個結婚對象,何樂而不為呢。
葉子君之前分享過自己的經曆,我年輕時作為典型的文科生,同樣也報名參加過各種比賽。
比如曆史知識競賽,為了給單位拿塊牌匾而背了幾千道題,背吐了都樂此不疲。
比如演講比賽,花了大量時間來寫稿、背稿、演練,把它當作人生頭等大事來幹。
還有我可愛的同事們,為了在運動比賽中秒殺其他單位,一下班就去球場自費練習,燒了幾百塊的練習費也完全不計較。
青春是多麼熾熱和真誠啊,現在的我回想起年輕時的執着和熱情,仍然會被自己所深深感動。
可是到了35歲,一切都截然不同了。
一切關于這些活動的熱情,都如同身上正在減少的荷爾蒙分泌一樣,越來越微弱。
35歲的中年人忙得連狗都不如,工作上的一攤子事已經夠心煩了,回到家裡還得洗衣做飯洗碗、帶老人去醫院看病、檢查孩子作業……
連鐘愛的網劇都沒時間刷到熱乎的,哪裡還有閑工夫應付這些事?
其實,時間和精力擠一擠總有的,但中年人就是提不起興趣。
中年人比起年輕人,更加現實了、世俗了、看透了。這些事除了好玩,對自己生活和工作,完全沒有半點X用。
得個一等獎,也不能給我抵扣這個月的房貸。才華被領導點贊,他贊到天上去也不可能給我破格提拔。
再加上中年人憑經驗早已看透——在單位,存在感太強會樹大招風惹麻煩。反倒是低調的小透明更平安。
即便是“渴求進步派”,對這樣的活動也沒多大熱情。
他們都忙着把工作做好、把跟領導的關系處好,時間精力一丁點都不容浪費,哪裡還有閑工夫來參加這些沒用的活動呢?
綜合上述三點,我們不難得出結論:
體制内35歲的中年人,比起熾熱的25歲,活得更喪、更現實、更通透了。沒用的事統統不做,空有的熱情消散殆盡。
這應該說是一種進步,還是一種悲哀?
(葉子君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抄襲必投訴)
================
我是葉子君,體制内十餘年摸爬滾打,踏踏實實說職場經驗,老老實實教你避坑。關注我,讓你成長更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