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專稿“人生是/美夢與熱望/夢裡依稀/依稀有淚光”《倩女幽魂》的經典旋律在5月1日上線的網絡電影《倩女幽魂:人間情》中再度響起,一晃已是33年。
1987年,張國榮、王祖賢演繹的《倩女幽魂》是無數人心中不二的傳奇,有句話說:“王祖賢後,再無聶小倩。”
如今,這部《倩女幽魂:人間情》正翻拍自最經典的87版,獲得正版授權的同時,還請來了原版編劇阮繼志親自操刀劇本。更大的賣點是影片投資接近4000萬,在制作上對标院線片,号稱要用視效打造一個東方奇幻世界。
影片上線首日,點擊量就突破了2000萬次,目前豆瓣評分為5.0分。口碑較為兩極,在“翻拍毀經典”的聲讨中,也有人肯定了影片的特效水準和配角演技,在網絡電影中實屬上乘。
曾幾何時,網絡電影市場是院線片的“山寨集中營”。院線上映《道士下山》,這邊便有《道士出山》《道姑下山》跟風而至。從“蹭IP”到“買IP”,從“低成本、低質量、低俗化”的“三低”到高投資、精品化,“《人間情》們”的出現反映了網絡電影怎樣的發展趨勢?
經典翻拍難
《人間情》5分冤嗎?
“有一十七八女子來,仿佛豔絕……小娘子端好是畫中人,這莫老身是男子,也被攝魂去”。《倩女幽魂》的故事原本僅是蒲松齡志怪小說《聊齋志異》中的一節,原文不過三千餘字,卻由此衍生出了15部電影、10部電視劇和1部動畫。
其中,徐克監制,程小東導演的《倩女幽魂》三部曲是公認的經典,将幽怨凄美的人鬼絕戀與當時華語電影最先進的特技相結合,在内容和形式上雙雙達到了巅峰。
為了免于“魔改”,這部《倩女幽魂:人間情》直接改編自87版。人物設定和主線劇情均遵循原版。部分支線劇情雖然有所增減,還将《倩女幽魂》三部曲中後兩部的橋段雜糅其中,但整體上仍可以說是對87版的一次“複刻”。
男、女主角從風格到造型都在“緻敬”原版。陳星旭和李凱馨均是95後的年輕演員,從長相到氣質雖無法與張國榮、王祖賢媲美,對人物的塑造也浮于表面,但主打清純可愛風的“最青春倩女CP”,也算演出了自己的特點。
《倩女幽魂:人間情》在造型上緻敬87版
對比之下,幾位配角更加搶戲。70歲的戲骨演員、反派專業戶徐少強首次挑戰反串角色“姥姥”,聲線在男、女聲間不停轉換,喜劇和驚悚效果都十分到位。
68歲的“包租公”元華則在03電視劇版後再度出演燕赤霞一角,與午馬版相比,放大了角色亦莊亦諧的氣質,舉手投足間為電影注入了原汁原味的港式幽默味道。
沒有流量演員,新版《倩女幽魂》的大部分投資都砸在了視效上。導演林珍钊曾表示:此次經典重啟,重點之一就是打造具有東方奇幻色彩的視覺效果。
為此,劇組在片場搭建了超過8000坪的實景拍攝影棚,全片共計1423個特效鏡頭,後期制作超過一年時間。
從成片來看,《人間情》的特效從審美到技術,在同類網絡電影中令人眼前一亮。其中,“萬劍齊發”、“人妖對決”、“鏖戰黑山”等幾場打鬥戲特效吃重,相當過瘾。
恐怖氣氛的營造也較為出彩。“妖王娶親”、“靈魂擺渡”等場景通過色彩光影的渲染和形态各異的鬼怪設計,打造了一個光怪陸離、陰森詭谲的冥間世界。
《倩女幽魂:人間情》的特效水準可以與不少院線片一較高下。重金打磨特效,也成了如今網大擺脫“粗制濫造”标簽的一條捷徑。
然而,“重特效”往往伴随着“輕劇情”,是一把雙刃劍。這版《倩女幽魂》的人物塑造和矛盾沖突大多浮于表面。刻意放大了插科打诨的喜劇效果,卻削弱了原版人鬼絕戀的凄美悱恻。
聶小倩與甯采臣的感情戲支離破碎,關系進展缺乏邏輯。更不用提,原版中對“比鬼怪更可怕的是人心”這一主題的深刻思辨,在新版中完全不見了蹤影。
如果說87版《倩女幽魂》是曆久彌香的一壺佳釀,那麼這版《人間情》僅僅算得上照貓畫虎的一道快餐。重金堆砌的視覺盛宴固然過瘾,但正所謂畫皮畫骨難畫魂,《人間情》僅學到皮毛,終究隻是昙花一現的快消品。
從“蹭IP”到“買IP”
網絡電影精品化時代是否到來?
無獨有偶,今年3月上線的網絡電影《奇門遁甲》翻拍自2017年袁和平執導、徐克監制的同名電影,同樣獲得了正版授權。
網絡電影版《奇門遁甲》(左)翻拍自2017版院線片
影片投資達到2000萬,目前豆瓣評分5.4分,超越了院線版的4.4分,分賬票房達到2687萬,成為2020年網絡電影的票房冠軍。
《奇門遁甲》《倩女幽魂:人間情》等的出現是目前網絡電影市場發展的縮影。在經曆了“蹭IP”式的野蠻生長後,網絡電影對經典IP的開發逐漸向正版化、精品化轉變。
曾幾何時,網大市場堪稱院線電影的“山寨集中營”。陳凱歌的《道士下山》上映前後,《道士出山》《道姑下山》《道士上山》等“同款”層出不窮。其中,《道士出山》以28萬的超低成本,拿下2400萬票房,讓從業者看到了甜頭。
《道士出山》劇照
2016年的《我不是潘金蓮》引發了一波“潘金蓮熱”,《我是潘金蓮》《潘金蓮就是我》《喜氣洋洋小金蓮》等20多部紮堆上線。諸如此類,還有蹭《港囧》熱度的《韓囧》《滬囧》,由《美人魚》“衍生”的《美人魚前傳》《人魚校花》等等。
各類“山寨”網大
這些“同款”網大絕大多數從制作到内容與原版毫無關聯,僅通過名字“蹭”大IP熱度,博點擊量。這也折射出當時網大市場“低成本、低質量、低俗化”的“三低”行業亂象。
2017年,随着系列法規和通知的相繼出台,網絡大電影監管進一步加強,行業經曆大浪淘沙的陣痛期,規範化、精品化也成為必然發展趨勢。
2017年9月,奇樹有魚聯合愛奇藝發布20餘部超級網絡電影IP片單,計劃将《四大名捕》《盜墓筆記》《法醫秦明》《新龍門客棧》等超級IP改編成網絡電影,并通過《軒轅劍6》《大理寺卿》等項目實現網大與熱播劇集的影劇聯動。
2018年,新片場影業宣布獲得“鬼吹燈”系列網絡電影獨家改編權,先後推出了《鬼吹燈之巫峽棺山》《鬼吹燈之怒晴湘西》《鬼吹燈之龍嶺迷窟》《鬼吹燈之龍嶺神宮》等一系列作品。網絡電影IP購買、開發趨于規範化。
與此同時,傳統神話傳說也成為網絡電影的IP富礦。“西遊記”曾衍生出《魔遊紀》《大夢西遊》《鬥戰勝佛》《齊天大聖》等系列作品。“封神”“八仙”“濟公”改編的網絡電影也層出不窮。相較于”大IP“的高昂版權費,這些免費的”公共IP“更适合小成本電影,能将有限的資金花在刀刃上。
據統計,2019年,投資成本達到300萬以上的網絡電影數量達到48%,千萬級别網大時有出現,而不足100萬的影片數量從2017年的49%壓縮至12%。投資逐漸走高已成網絡電影發展的必然趨勢。
然而,高投資,大IP并不能直接等同于高品質。以上提到的這些網絡電影豆瓣評分大多在3到4分,5分已算高分,及格者甚少。高投資大多湧向了視覺效果,卻忽略了形式應首先服務于内容,沒有過硬的劇本,仍難以獲得主流電影觀衆的認可。
在去年10月舉行的首屆中國網絡電影周上,中國電影家協會聯合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三大視頻平台發布網絡電影倡議,正式将“網絡大電影”更名為“網絡電影”。一字之差,更改的不僅是名字,代表着行業與粗制濫造的”網大“時代搞别的決心,也對平台和制作方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陳釀再堪回味,新酒也值一品。經典IP翻拍網絡電影未嘗不可,但僅從視效發力還遠遠不夠,無論演員還是劇本都應對得起“經典”二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