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寶船内部結構圖
鄭和船隊之所以能夠遠航西洋,是因為那時的中國具備了跨洋遠航的能力。鄭和船隊,無論在船舶的數量、船隻的噸位、航海的人數,以及造船技術與航海技術、船隊的組織管理等,在當時都是舉世無雙的。
鄭和寶船複原效果圖
鄭和船隊遠航之船,共分五種。據《明史》“鄭和傳”載,最大為寶船,長44.4丈,寬18丈,折合現今長度為148米,寬度60米。 又據跟随鄭和三次下西洋并做翻譯的馬歡所著《瀛涯勝覽》記載,鄭和寶船有四層,船上9桅可挂12張帆,錨重幾千斤,排水量2500多噸。《明史》“兵志”又記載道:“寶船高大如樓,底尖上闊,可容千人。”親随鄭和第七次下西洋的鞏珍說寶船“體勢巍然,巨無與敵,蓬帆錨舵,非二、三百人莫能舉動”。第二種“馬船”,長37丈,寬15丈。第三種“糧船”,長28丈,寬12丈。第四種 “坐船”,長24丈,寬9.4丈。第五種“戰船”,長18丈,寬6.8丈。鄭和船隊,分工細緻,有的載貨,有的運糧,有的作戰,有的居住。鄭和船隊規模宏大,每次出航,僅寶船就有60餘艘,連同其他各船,總計200多艘,人數都在二萬七千人左右。
從造船技術來說,鄭和遠航各船,均把船艙分成互不相通的木闆水密隔艙,多的28艙,少的23艙。水密隔艙可将貨物分類裝卸,即便于管理又提高裝卸效率。但它的最大功用,是保證寶船安全。由于艙與艙之間采取榫釘接合和油灰撚縫技術嚴密分開,因此,寶船在航行中,一旦撞礁,即使若幹艙區破損進水,因為有水密艙相隔,海水不會流到其他艙區,也會保持寶船一定浮力,不緻沉沒。如果船艙進水太多,隻要從速抛棄艙中貨物,減輕載重量,也可提高寶船浮力,不緻很快沉入海底。如果船舶破損較輕,進水不多,隻要把進水艙的貨物搬走,就可以修複破損的地方,不會影響船舶繼續航行。如果進水嚴重,可以駛近陸地進行修補。同時,鄭和寶船還使用了船尾“平衡舵”和兩側使用“減搖龍骨”設計。前者可以縮小船的擺動力矩,可使轉舵較為省力。後者可以在航行中減輕船的搖擺以加強航行穩定。西方直到18世紀末、19世紀初,才借鑒中國的造船技術,引入防水隔艙、平衡舵、船尾樁這一抗沉性技術。 在定泊方面,鄭和船隊已經擺脫傳統的木石船錨,而是采取近代的金屬錨定泊。
鄭和寶船和哥倫布帆船模型(旁邊小者)
相比之下,哥倫布向美洲探險的船隊隻有三條帆船,90名水手,其中旗艦“聖瑪麗亞”号排水量不到100噸。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遠航印度的船隊,用當時歐洲最精良的四條新下水的海船組成,但是旗艦長度不足25米,載重隻有120噸,整個遠航船隊共有160人。麥哲倫環球航行的船隊由5條帆船組成,其中兩條130噸級,一條60噸級,水手總數為256人。
從航海技術來說,宋元至明,指南針已經在航海中得到廣泛運用。北宋朱彧《萍州可談》謂“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針。”所謂“夜則觀星,晝則觀日”,即夜間通過觀測星宿(北鬥七星、南十字星、天琴星)的位置,白天通過觀測太陽的位置,測定星宿和太陽與海平面的角度和高度,用“牽星闆”确定航行中船舶的位置及航行路線。這種在航海中辨識方位的方法,古代稱之為“牽星術”,現代稱之為“天文航海術”。鄭和下西洋,将“牽星術”與指南針結合起來,運用航海羅盤、計程儀、測深儀等航海儀器,按照海圖、針路(航行路線)簿記載進一步保證船舶的航行方向。羅盤的誤差,不超過2.5度。鄭和所采用的這種“牽星術”與指南針相結合的航海技術,現在稱之為“地文航海技術”。這項技術,代表了那個時代天文導航的世界先進水平。
鄭和航海圖局部
鄭和下西洋在航海技術方面的最大成就是《鄭和航海圖》的編成。《鄭和航海圖》原名《自寶船廠開船從龍江關出水直抵外國諸番圖》,因其名冗長,後人簡稱為《鄭和航海圖》。圖上所繪基本航線以南京為起點,沿江而下,出海後沿海岸南下,沿中南半島、馬來半島海岸,穿越馬六甲海峽,經錫蘭山(今斯裡蘭卡)到達溜山國(今馬爾代夫)。由此分為兩條航線,一條橫渡印度洋到非洲東岸的肯尼亞和索馬裡,另一條從溜山國橫渡阿拉伯到忽魯谟斯——即今天伊朗的霍樂木茲(Hormuz)。圖中對山嶽、島嶼、橋梁、寺院,城市等物标,采用中國傳統的山水畫立體寫景形式繪制,形象直觀,易于航行中辨認。對主要國家和州、縣、衛、所、巡司等則用方框标出,以示其重要。該書較正确地繪有中外島嶼846個,并分出島、嶼、沙、石塘、港、礁、硖、門、洲等11種地貌類型,包括了亞非海岸和30多個國家和地區。所繪往返航線各50多條,航線旁所标注的“針路”等導航定位數據,實用價值巨大。《鄭和航海圖》的編成,充分說明鄭和遠航的航海技術水平已達到相當完善的程度。
鄭和航海編隊模型
美國學者丹尼爾•布爾斯廷指出:“發現世界”關鍵在于天文學和地圖學的世俗知識,具體地說就在于繪制地圖特别是海圖之技術以及曆法技術的先進,而在15世紀唯一擁有這種先進技術的是中國人。 研究中國科學技術史的著名教授李約瑟說:鄭和下西洋最大的寶船,達到了19世紀以前世界造船的頂峰,“在造船方面,中國曾遠遠走在歐洲的前面”。
而此時的西方,率先由歐洲經非洲西海岸向南探索前往東方航線的葡萄牙,囿于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的限制,隻能沿非洲西海岸向南前行,而不能橫渡大西洋,直航美洲轉抵東方。
正是當時中國具備制造遠航巨輪的技術和跨海越洋的能力,鄭和船隊才能夠“雲帆高張,晝夜星馳,涉彼狂瀾,若履通衙”,橫渡印度洋,創造了人類航海史上的偉大創舉,揭開了大航海時代的序幕。
換言之,中國在明代,航海技術已經具備通過海洋,發現世界,将世界連為一體的條件。(本文内容摘自白雲濤著《天朝,失去的曆史機會》,人民出版社2015年9月出版)
(編輯:李秀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