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據《黃帝内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記載:“人有五髒,以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五龍為赤龍、青龍、黃龍、白龍、黑龍,對應五行為火、木、土、金、水,象征變化無窮的五行之氣,對應五髒為心、肝、脾、肺、腎,對應情緒為喜、怒、思、悲、恐。按照中醫學的觀點,“盛神法五龍”的含義可理解為:使精神旺盛要遵循五行法則,蘊養五髒之氣。
那麼,五髒和五氣究竟是什麼關系呢?《鬼谷子》接下來說:
原文:盛神中有五氣,神為之長,心為之舍,德為之入。養神之所,歸諸道。
注釋:旺盛的精神中包含着五髒的精氣,其中神是五髒精氣的君主,心是神的居所,隻有德才能使精神偉大。養神的辦法是讓心與大道合一。
2
要想弄懂這段話,首先要明白什麼是五氣。五氣即五髒之精氣,心、肝、脾、肺、腎這五髒對應的五氣分别為神、魂、意、魄、志,其中神是首長。關于這個道理,《黃帝内經·素問·靈蘭秘典論》:“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是君主,神明藏于心。“心為之舍”,就是說,心是神明的居所和旅舍,就像鳥兒的巢穴。我們常說的“心神不甯”“神不守舍”,就是指心無所安、恍惚迷離的狀态。德為之人,這裡的“人”應為“大”才解得通,為了更好地蓄養精神,避免邪氣入侵,我們要以德禦氣、以德養心,法古今完人,養浩然正氣,精神才會因此博大而浩然。
立德立功立言,德是排第一位的,修德為大。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每天給自己心中灌輸正能量。正能量就是有格調、有大德的養料,一個人沉浸在優秀傳統文化中與沉迷賭博、吸毒所蘊養的精氣神必然不同;一個做慈善、回報社會的企業家要遠比坑蒙拐騙的市井之徒更受世人尊敬。所以,養神的關鍵在于養心,養心的關鍵在于養德,養德的關鍵在于遵循大道。這就是鬼谷子的養神理念。
3
如何效法五龍?法五龍有三個重要途徑:第一,明道;第二,得一;第三,德養(用道德涵養自己)。一個人心中有愛,說話就會親和而柔美。外在表現的神态是慈祥的;如果一個人内心醜惡,說話就會尖酸而刻薄,表現出來必然就是尖酸刻薄相,所以要用品德來養神。
盛神,就是讓神采旺盛。神藏在心裡面,凡是心髒有毛病的人都容易犯糊塗,心髒很好的人英明、有靈性、有悟性、有慧根。《黃帝内經·素問·靈蘭秘典論》中說:“肝者,将軍之官,謀略出焉。”肝好了,就會深謀、多謀、有智慧。脾裡面藏的是意,什麼叫意呢?由此及彼的聯想能力。一旦脾虛,就會胡思亂想、疑神疑鬼,失眠,睡不着覺。脾充實了,思維能力就強了。一個人思維強了,才能縱橫捭阖、整合資源。什麼是意想不到?就是由此沒有聯系到彼。肺的功能叫魄,肺功能強健才會有魄力。腎裡面藏的是志,腎精足、腎功能強的人,志向就大。
一個人心髒好,外面有禮節;肝好,心中有愛;脾好,對外講誠信;肺好,有義氣、敢擔當;腎好,志向大,有智力。心、肝、脾、肺、腎五髒是硬件,神魂意魄精是軟件,代表精神。這就是鬼谷子所說的“五髒之氣”。
外在表現為仁義禮智信,有了内神明就表現出外文明。這就是“陰符”,所以鬼谷子《陰符》第一篇叫《盛神法五龍》。記住,這部分講的跟《黃帝内經》之道理相同,這叫作由硬件到軟件,硬件軟件都齊備了,這才是内聖外王之道
鬼谷子給我們提供了如下幾種養神方案我們明天來分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