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一種看似很普通的水果。生活中常見,但很多人又不常吃。
杏樹也是我國栽培曆史最久的果樹之一,全世界的杏樹都起源于我國。2016年的時候,我國的杏年産量達到了260萬噸,在全國多數地區均有杏樹的栽培,其中新疆是我國杏栽培面積最大的地區。
在不少人看來,杏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如今水果的選擇性越來越豐富,吃杏的人也越來越少了。
那麼,産量巨大的杏都去哪了呢?
其實,在杏的背後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龐大的“杏加工家族”。
杏不僅僅隻有鮮食杏,按用途它可以分四種:鮮食杏、觀賞杏、仁用杏、加工杏。
仁用杏,顧名思義,就是用于加工杏仁的杏品種。很多人以為從杏中取出的杏核就可以加工成杏仁,在實際生産中并不是這樣的。杏仁會分為甜杏仁和苦杏仁。甜杏仁一般用的杏樹品種是大扁杏。
我國年産甜杏仁能達到1000多噸,基本上主要是用于出口。
除了杏仁外,杏仁的衍生加工品也有許多。像杏仁粉、杏仁油等等。
最為大衆所知的是杏仁飲料,你能想到它的名字嗎?
加工杏主要用來加工果脯和其它杏制品。新疆的吊幹杏是最具典型的加工杏。吊幹杏的杏果在樹上成熟後,也不采摘下來,反而是借助新疆地區的特殊氣候來将杏風幹。風幹後的杏經過清洗,加工成了天然杏幹。
吊幹杏是一種典型的加工杏品種。
諸如梨、柑橘、桃、葡萄這些水果,近年來鮮食品種不斷的更新,比如柑橘,耙耙柑、醜橘、砂糖橘等,橘子的鮮食品種豐富多樣,可大家很少聽說過杏有很多新品種。
實際上,鮮食杏推廣到市場上的新品種并不多。像小白杏、李廣杏、金太陽杏等都已經很老了。
大多數育種機構對于杏的育種研究方向目前都側重于加工,比如仁用杏中的油仁、國仁杏等等。
杏的加工産業要比鮮食産業更具有廣闊的發展潛力。在鮮食杏上,杏不熟,味道過酸,成熟後難以運輸,呼吸作用較快,果實熟後爛得更快,比起大櫻桃來還要難處理。
而在營銷上,大櫻桃能改個車厘子的名字賣到100元/斤,杏呢?
總不能弄個“杏厘子”吧?估計弄了也沒人信。可能有人沒吃過杏,但對杏這種水果真的都耳熟能詳了。不像大櫻桃在我國才引種了不到200年,杏都幾千年了,太熟了,消費者也沒那麼好“忽悠”了。
鮮食杏市場不被看好,杏也隻能更加往加工産業上轉移了。
可能某一天,你在水果超市看不到鮮食杏,但是在杏的背後,一定會有一個更大的加工産業鍊。
杏将會成為産量最大的加工用途的水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