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習俗日漸簡化的今天,你還記得小陳光有哪些過年的習俗嗎
送竈神
農曆廿三,又稱小年,傳說這天是“竈王爺上天”之日。家家戶戶都要“送竈”、貼上竈王像供上好酒好肉。
撣檐塵
記得小時候用竹子綁住雞毛撣子來撣屋檐下的“旮旯頭”嗎?在農曆廿五這天都要撣塵,寓意是要掃去晦氣,辭舊迎新。
備年貨
買年貨往往是家裡大人最忙的時候,小孩子最開心的時候,各類的零食應有盡有,我們新浜人、筍幹是必買的。
添新衣
除了買年貨,還要買新衣服,新鞋子,到了新年一定要船一身新“行頭”。
貼春聯
多數人家也有貼春聯、年畫的習慣,不同年畫也也有不同的寓意,比如貼在米囤上意思是五谷豐登,貼福祿壽三星圖意思是子孫滿堂。
做“圓團”、奘糕
我們新浜這邊過年前還要做“圓團”、奘糕,奘糕可是我們這裡最地道的“年味”。
年夜飯
除夕晚上,一家人齊聚一堂,一起吃年夜飯也是春節一直以來的最重要的習俗,為了團圓,在家人的陪伴下一起過年。
守歲
除夕之夜,新浜過去還有守歲的習俗,就是一家人圍着腳爐通宵達旦。新浜的方言“火”和“富”是同音的,意思就是今年富到明年。過了十二點後,家家戶戶都開始放“高升”迎接新的一年。
燒頭香
在新浜,還有習慣到附近的寺廟裡“燒頭香”,又稱“燒八字香”,去寺廟燒好後還要回家燒,俗稱“回頭香”。
祭祖先
這個我們現在應該是很少知道的,正月初一的時候要正衣冠、拜天地、尊長後,要趕在中飯之前去祭祀祖先,初一的午飯也稱為“歲朝飯”。
拜新年
之後呢就是開始去走訪親戚拜年了,拜年最開心的就應該是孩子了,因為有紅包拿,還有各種好吃的零食。
元寶茶
待客的時候是必請喝“元寶茶”的,在茶壺内或者是茶壺頂上放青果,方言諧音就是“請過來”的意思。
接财神
民間傳說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在财神生日到來的前一天晚上,就開始準備“接财神”,又稱作為“接路頭”。
鬧元宵
正月十五“鬧元宵”,春節最後一次大型活動就是“鬧元宵”,我們新浜在元宵廟會節慶的時候盛行“花籃馬燈舞”。全鎮每村都有串馬燈,每逢元宵佳節,村村組織燈隊,在廟場齊聚,點燈的火種要在寺廟裡迎請,整個活動要持續到正月底才收燈結束。
你不知道的春節禁忌
春節期間其實也有頗多的禁忌,比如不許小孩胡言亂語、不能打罵小孩子、與人見面不能說不吉利的話、忌諱碰到不吉利的事情。
年初一的時候,不掃地、不倒垃圾、不讨債、不借錢、不剃頭等等。新出嫁的女兒初一不回娘家,初二、初三與夫婿回娘家拜年,但是須當天回來,不能在外過夜,稱“正月不空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