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江西省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

江西省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4:13:42

新華社北京12月25日電題:從水土流失區到綠色“聚寶盆”——長江上中遊水土流失治理記

新華社記者劉詩平

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近日發布《長江流域水土保持公告(2020年)》。監測結果顯示,2020年長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積為33.7萬平方公裡。這比上世紀90年代末期水土流失面積53.1萬平方公裡減少了近20萬平方公裡。

記者了解到,長江流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主要集中在上中遊地區。治理後的水土流失區,不僅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而且變身為綠色“聚寶盆”,成為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

四川:水土流失區變為“綠富美”生态區

泸州市納溪區位于長江之濱,是長江上遊重要的生态屏障。“過去清溪河就像一個臭水溝,清溪河流域水土流失嚴重。”納溪區水務局局長蔣齊武說,近年來治理與保護生态環境相結合,水生态、水環境得到了改善。

江西省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從水土流失區到綠色)1

泸州市納溪區清溪河小流域治理後水環境得到改善。

從“臭水溝”變成清水河和“惠民河”,是納溪區“小中見大”的功夫:“小投入”改善“大環境”,以3000萬元國家水土保持專項資金為撬點,整合涉農資金和撬動社會資金7.2億元,實現入江水質從劣Ⅴ類提升到Ⅲ類,每年減少土壤流失7.5萬噸;“小流域”構築“大民生”,環境變好了,旅遊搞起來了,同時實施流域治理土地流轉、小型蓄水工程等,帶動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長。

德陽市旌陽區以槐香谷小流域治理為突破口,通過山水林田路村綜合治理,把水土流失治理與鄉村産業發展、人居環境改善相結合,繪就人水和諧的旌陽畫卷,2021年12月成功創建“國家水土保持示範工程”。

江西省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從水土流失區到綠色)2

德陽市旌陽區槐香谷小流域治理後高槐村一瞥。

“四川各地把防治水土流失作為生态文明建設的先手棋,積極開展小流域治理,實施坡耕地治理等重點工程,改善生态環境的同時,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四川省水利廳水土保持處處長高镔說。

統計顯示,“十三五”期間,四川省累計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46萬平方公裡,金沙江流域、岷江流域、嘉陵江流域等水土流失最嚴重區域的水土流失得到持續改善。

江西:紅色水土流失區變為綠色“聚寶盆”

走進贛州市上猶縣的園村,處處山清水秀、村容整潔。而在2013年以前這裡還是嚴重的水土流失區。

改變這裡面貌的,是生态清潔小流域建設的開展,園村探索出治山、治水、治污“三治同步”和治山保水、疏河理水、産業護水、生态淨水、人人愛水“五水共建”的路子,治山水的同時治窮緻富,2021年12月上猶縣成功獲評“國家水土保持示範縣”。

江西省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從水土流失區到綠色)3

贛州市上猶縣園村一瞥。

上世紀80年代初贛州市水土流失面積占全市山地面積的37%,經過30多年綜合治理, 水土流失面積已由1980年的11187平方公裡降至2020年的6949平方公裡,贛南臍橙、休閑旅遊等生态産業蓬勃發展。

江西北部的九江市武甯縣的長水村,經過“治山、理水、控污”措施的同步實施,目前水土流失治理度已達95.2%,林草覆蓋率提高到96%。2021年12月成功創建“國家水土保持示範工程”。

江西省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從水土流失區到綠色)4

武甯縣水土流失治理中的生态護岸工程。

九江市德安縣的寶山村,上世紀80年代初依靠銻礦資源發展采石經濟。然而,産業紅火了,環境卻惡化了。

從2010年開始,寶山村陸續關閉廠礦,修複礦山生态,村民在荒山上種油茶與茶葉等經濟林作物,使之再次穿上“綠裝”,吃上生态飯的村民的日子再度紅火起來。

水利部2020年動态監測結果顯示,江西省水土流失面積由上世紀80年代末最嚴重時的4.62萬平方公裡減少到了2020年的2.36萬平方公裡,水土流失面積占全省國土面積的比例由27.65%降至14.14%。

“江西省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有力促進了生态保護和鄉村振興。”江西省水利廳水土保持處處長胡建民說。

長江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持續推進

長江流域水土流失,是在複雜的地質地貌、豐沛的降雨和人類不合理的生産活動共同作用下出現的,量大面廣、類型多樣,主要出現在長江上中遊。

“經過多年來以小流域為單元的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長江流域水土流失趨勢發生了由增到減的曆史性轉折。”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局長張光富說。

黨的十八大以來,長江流域統籌實施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清潔小流域建設、石漠化治理、退耕還林還草、高标準農田建設、礦山綜合整治等水土保持生态建設工程,長江流域實現了水土流失面積和強度等級雙下降。

監測結果顯示,2020年長江上遊森林覆蓋率已達47.8%。長江流域嘉陵江及沱江中下遊、三峽庫區等重點治理區林草植被覆蓋率提高了約30%,荒山荒坡面積減少70%。

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主任馬建華說,長江上遊仍有22萬平方公裡水土流失面積亟待治理,随着經濟社會發展,水土保持工作滿足高質量發展的需求緊迫,長江中遊水土流失面廣量大、局部嚴重的現象也同樣存在,水土保持工作任重道遠。

據了解,“十四五”期間,長江流域将通過推動協同治理、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構建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體系,大力推動長江上中遊水土保持工作再上新台階。

來源:新華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