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史學家對于民族國家的認識

史學家對于民族國家的認識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7-21 03:23:30

史學家對于民族國家的認識(民族國家的盛衰興亡取決于文化的優劣)1

世界上的民族國家,為什麼會有盛衰興亡之事?

人必有其所處之境,與其所處之境适宜則興盛,不适宜則衰亡,這是很容易明白的。然則人與環境,為什麼有适宜不适宜之分呢?我們知道:動物适應環境的力量,是很小的,它所謂适應,無非是改變自己,以求與所處之境相合,如此,則非待諸遺傳上的改變不可,這是何等艱難的事?人則不然,不但能改變自己,還能改變環境,使與自己适合。所以人類不但能适應環境,還能控制環境。人類控制環境的行為,為之文化。人類,很難說有無文化的,即在最古的時代,亦是如此。人類的進化,純粹是文化進化。我們現在的社會,和漢唐時代,已經大不相同了,而我們的身體,則和地底下掘出來的幾十萬年以前的人,并無不同。歐洲考古學家證明古埃及人的體格和現代并無不同。不論如何野蠻社會裡的人,倘使移而置之文明社會之中,都可以全學會文明社會中人之所能,而無愧色,就是一個确切的證據。所以民族國家的盛衰興亡,全是判之于其文化的優劣。

史學家對于民族國家的認識(民族國家的盛衰興亡取決于文化的優劣)2

漢高祖,圖源網絡。

文化為什麼會有優劣呢?文化本是控制環境的工具,不同的環境,自然需要不同的控制方法,就會造成不同的文化。文化既經造成以後,就又成為人們最親切的環境,人們在不同的文化中進化,其結果,自然更其差異了。文化是無所謂優劣的,各種不同的文化,各适宜于對付各種不同的環境。但是環境不能無變遷,而人們控制環境的方法,卻變遷得沒有這麼快。人們控制環境的方法,為什麼變遷得不會有環境這麼快呢?那是由于,(一)大多數人,總隻會蹈常習故。審察環境的變遷,而知道控制的方法不可不随之而變遷的,總隻有少數人。(二)而我們現在社會的組織,沒有能劃出一部分人,且揀出一部分最适宜的人來,使之研究環境變遷的情形,制定人類控制的方法,而大家遵而行之,而隻是蹈常習故。古希臘人有一種理想,以為君主宜以最大的哲學家為之,中國古代亦系如此。《公羊》隐公元年《何注》,說“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之義道:“《春秋》以元之氣,正天之端,以天之端,正王之政,以王之政,正諸侯之即位,以諸侯之即位,正境内之治。諸侯不上奉王之政,則不得即位,故先言正月而後言即位,政不由王出,則不得為政,故先言王而後言正月也。王者不承天以制号令則無法,故先言春而後言王,天不深正其元,則不能成其化,故先言元而後言春,王者同日并見,相須成體,乃天人之大本,不可不察也。”此謂王者應根據最高的原理,制為定法,以治天下,其說原無誤缪。但在小國寡民之世,事務簡單,庸或能事事措置妥帖。在廣土衆民之世,就斷無法悉知悉見了。悉知尚且不能,何況加以研究,而制定适當的處置方法?所以古人希望有一個聖人出來,對于一切事情無不明白,因而能指示衆人以适當處置的方法,事實上是不可能的。但一人之智不及此,合衆人而共同研究,則不能謂其智不及此。我們的誤缪在于,(一)迷信世界上有一個萬古不變之道,此道昔人業已發現,我們隻要遵而行之,遂不複從事于研究。(二)處事之時,亦不肯注重于研究。即或迫于事勢,不得不加以研究,而研究的人數,既苦于不足,其人選又不适宜。所以社會科學的道理,迄今多黯然不明。現代科學的研究,不合理想的地方還很多,因其規模比較大,研究的人數比較多,人選亦比較适宜,其成績就非前此所可同日而語了。所以治世的方法,并非不可發現的,不過人們現在的所為,不足以語于此。于是環境變遷了,人還是茫然不覺。(三)雖然沒有能夠推出一部分人來,使之從事于研究環境的情形,以定衆人行為的方針,然事實上總有處于領導地位的人。這種人,往往頭腦頑固,而且其利益往往和大衆及全體沖突,以全體的利益論,在某時代,适宜于改行新制度,制度二字,舊時多就政治方面言,此處所用,兼該社會的規則。所謂環境,實有兩方面:一為自然,一即社會,可謂人類的自身。制度即人類所以控制自己的。而這種人的私利,都是藉舊制度為護符的。因為和其私利沖突,新制度,即适宜于控制環境的方法,往往為此等人所反對。甚至知識為利欲所蔽,連此等新制度的适宜,他也不知道了,而真以舊制度為适宜,遂至盡力以反對新制度,保存舊制度。因為此等人在社會上是有力分子,人們要改變控制環境的方法,就成為非常艱難的事,因為先要對付反對改變的人。如此,人們改變控制環境的方法,就往往要成為革命行為,這是何等艱難的事?

文化的興起,本是所以應付自然的。在最初的一刹那間,所謂環境,其中本隻包含自然的成分。此系就理論上言,勿泥。但是到文化興起以後,文化就成為環境中的一個因素了。而且較諸自然的因素,更為重要。因為自然的變遷,是緩慢的。在短期内,不會使人們有大變其控制方法的必要。人為的因素則不然。其變遷往往甚劇,迫令人們非改變其方法不可。能改變則更臻興盛,不能改變則日就衰亡,大概都是這種因素。文化是有傳播性質的,即甲社會控制環境的方法,可以為乙社會所仿效,乙社會之方法,可為甲社會所仿效亦然。此其相互之間,較優的社會,往往欣然願意指導較劣的社會,而較劣的社會,亦恒欣然樂于接受。此等現象的由來,我們除掉說:人是生而有仁智之心的,别無解釋的方法。人心之不可改變,等于人體之不可改變。心理是根于生理的,其實二者原系一事。要使人不愛人,人不求善,正和不許人直立而使之倒懸一樣的難。如此,世界上各地方各種不同的文化,就應當迅速的互相傳播,各地方很快的風同道一;而全人類的文化,也因之日進無疆了。然而不能不為前述的原因所阻礙。因此,各民族國家的文化,就不能無适宜與不适宜之分,因而生出盛衰興亡之事。

當盛衰興亡迫于眉睫,非大改變其文化不能控制環境,以謀興盛而避衰亡之時,其能否改變,改變之速度能否與環境的變遷相應,所謂能否改變,其實就是速度能否相應的問題。若不為環境所迫而至于衰亡,時間盡着延長,是沒有什麼民族,能斷言其不會改變的。仍看其本來文化的高低。

因為自然的環境不會急變,急變的總是人造出來的環境,所以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環境的劇變,恒在與一個向不交通的區域交通之時。這所謂交通,非普通所謂往來之義。世界上無論如何隔絕的區域,和别一區域直接或間接的往來,怕總是有的,但是此等偶爾的往來,并不能使該區域中的文化,發生需要改變的情形,便非我在此地所說的交通。我在此地所說的交通,乃指因兩造的往來,使其中的兩造或一造所處的環境,為之改變,達于非改變控制方法不可的程度而言。不達于此程度,雖日日往來,亦不相幹。準此以談,則中國的文化,可以劃分為三大時期:即

1.中國文化獨立發展時期。

2.中國文化受印度影響時期。

3.中國文化受歐洲影響時期。

第一時期的界限,截至新室滅亡以前,尋常都以秦的統一,為古今的大界,其實這是表面上的事情,若從根本上講,則社會組織的關系,實遠較政治組織為大。中國在古代,本有一種部族公産的組織,其部族的内部,及其相互之間,都極為安和,此種文化,因交通範圍的擴大,各部族的互相合并而破壞了。但其和親康樂的情形,永為後世所追慕,而想要恢複他,因為昔人不明于社會組織的原理,所走的是一條錯誤的路,因此,自東周至前漢之末,此種運動,垂六七百年,此不過約略之辭,實際上,此等運動,或更早于此,亦未可知。不過在兩周以前,史料缺乏,無可征信罷了。而終于無成。自新室的革命失敗以後,我們遂認現社會的組織是天經地義而不可變。不以為社會的組織,能影響于人心,反以為人心的觀念,實造成社會的組織,遂專向人的觀念上去求改良。在這種情形之下,印度的哲學思想,是頗為精深的;其宗教感情,亦極濃厚;适合我們此時的脾胃,遂先後輸入,與中國固有的哲學宗教,合同而化,而成為中國的所謂佛教。發達到後來,離現實太遠了,于是有宋朝的理學,欲起而矯其弊。然其第一時期以觀念為根本,第二時期承認現社會的組織為天經地義,還是一樣的。所以理學代佛學,在社會上,并不起什麼變化。近幾百年來,歐洲人因為生産的方法改變了,使經濟的情形大局改變。其結果,連社會的組織,亦受其影響,而引起大改革的動機。其影響亦及于中國。中國在受印度影響的時代,因其影響專于學術思想方面,和民族國家的盛衰興亡,沒有什麼直接的緊迫的關系。到現在,就大不相同了。交通是無法可以阻止的,最小的部族為什麼要進為較大的大國?較大的國家為什麼要進為統一的大國?統一以後,為什麼還要與域外之國相往來,都是受這一個原理的支配。既和異國異族相交通,決沒有法子使環境不改變,環境既改變,非改變控制的方法,斷無以求興盛而避衰亡。所以在所謂近世期中,我們實有改變其文化的必要。而我國在受著此新影響之後,亦時時在改變之中,迄于今而猶未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