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雲南最近有什麼有趣的節日

雲南最近有什麼有趣的節日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27 15:22:51

雲南地處祖國西南邊陲,氣候溫和,生活節奏慢,民族節日衆多。今日小編帶你看看雲南最著名的節日!

1、雙胞節

雲南最近有什麼有趣的節日(最賊精的玩家都是來雲南少數民族地區過節)1

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有38萬人口,雙胞胎(三胞胎)卻多達1200餘對,為此,墨江被譽為“雙胞之家”。從2005年開始,每年的五一期間,“中國·墨江北回歸線國際雙胞胎節”,便是世界各地雙胞們的盛會。

墨江為何會有如此多的雙胞,有很多的說法:有人認為,與那裡的雙胞井水有關;有人認為,與北回歸線穿過那裡有關;有人認為,與當地盛産紫米、愛吃紫米有關;也有人認為,與遺傳有關……

每年的5月1日—2日來自世界各地的雙胞胎們都會相聚雲南墨江,領略當地的民俗文化、體驗當地的民族風情、目睹雙胞的巅峰對決、縱情哈尼的“抹黑”狂歡、享受當地的饕餮盛宴、邂逅墨江的生态天堂……

傣族的新年,雲南各地的傣族,都以“潑水”的形式來慶祝,所以傣曆新年,又稱“潑水節”。“潑水節”是雲南少數民族的數百種節日中,影響最廣,規模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節日之一。西雙版納是傣族聚居區,全州各地都有“潑水節”,其中尤以景洪市每年舉辦的“潑水節”規模最大,盛況空前。

“潑水節”一般從傣曆新年的第3天(4月15日)開始。這一天彬彬有禮的傣家兒女,取來清潔的水,用樹枝蘸取,互相潑灑,以示為您洗去一年的塵垢,祝福您在新的一年裡清潔平安。現在的“潑水節“已演化成群衆性的狂歡活動,“水花放,傣家狂”,人們提桶端盆取得水來,見面就迎頭蓋睑地潑下,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開,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青年男女手中相互潑出晶瑩明亮的水珠,還混合甜蜜的愛情。街市裡、廣場上到處見人們在相互追逐潑澆。到處是水的洗禮,水的祝福,水的歡唱,空中朵朵水花四濺,大地一片歡聲笑語,“潑水節”成了一個歡樂的海洋。

景洪市的潑水節期間,還舉行極富民族特色的鬥雞、跳孔雀舞、傣族青年男女擲彩繡荷包、放高升以及在瀾滄江裡進行劃龍舟比賽,放孔明燈等民族娛樂活動。

3、彜族火把節

雲南最近有什麼有趣的節日(最賊精的玩家都是來雲南少數民族地區過節)2

雲南的彜族、白族、納西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普米族等少數民族都有共同的節日--火把節。彜族火把節人數最多、規模最大、知名度最高。同時也是彜族人民最隆重的節日。

火把節古代又稱星回節。關于星回節的起源,其說法各不相同:納西族是為紀念一位保護人間五谷豐收而犧牲的天将;傈僳族是為歡迎諸葛亮南征而點燃火把前去驅散前進路上的瘴氣,趕走猛獸;彜族是為除蟲害、慶豐收;彜族支系撒尼人則是為慶賀撒尼英雄用羊角火燒死欺壓撒尼人的魔王。

每年農曆6月24日至25日(陽曆7月8日-9日),彜族人民都要穿上節日盛裝,彈着月琴、大三弦,吹着蘆笙來參加火把節。

火把節的内容程序是:白天人們飲酒祝賀節日并進行摔跤、鬥牛活動。武定縣、祿勸告縣等地的彜族還開展射箭、賽馬、打秋千等活動。到了晚上日落夜黑,家家戶戶的大人小孩就把事先做好的長約2米、直徑約20-30公分的幹松柱火把點燃。人們高舉火把彙集在村頭、寨邊或廣場上,然後在松林、田間奔馳,表示驅除蟲害邪惡,以求豐收幸福。

每年逢火把節的晚上,從昆明到路南縣石林風景區的中外遊客有數萬人至十幾萬人,每個人手持火把,與彜族人民彙集在石林風景區,把整個大地照得通紅,形成燦爛耀目的火海。為給旅遊者助興,當地政府還在石林風景區組織放禮花,整個夜空五彩缤紛,使觀者目不暇接。

4、白族三月街

雲南最近有什麼有趣的節日(最賊精的玩家都是來雲南少數民族地區過節)3

雲南大理三月街,相傳已有一千多年的曆史,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開始曆時一周左右的三月街,不僅是大理白族人民的物資交流盛會,而且是白族人民一年一度歡聚的節日。三月街每年都按時在蒼山東麓、大理城西舉行。這期間諸商雲集,環貨山積。各族人民都要把好的工藝品、土特産拿到三月街出售,把最優秀的文藝節目搬到三月街上演出,選最好的騎手參加賽馬。  随着商品經濟發展,三月街的規模越來越大。其内容更加豐富多彩:有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及幾十個國家的外國友人參加這一盛會,在全國或雲南亦屬少見。

5、哈尼族長街宴

雲南最近有什麼有趣的節日(最賊精的玩家都是來雲南少數民族地區過節)4

位于北回歸線上的雲南省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是中國哈尼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哈尼族之間一直流傳着吃百家宴的習俗,現在這種習俗已經成為墨江各民族共同的盛宴——長街宴。

長街宴據說是為了慶祝豐收。哈尼族根據自己民族的古曆法,把農曆十月當作歲首,新舊年之交沒有固定的時間界限,而是選十月間第一個辰農日作為新年開始,也就是相當于漢族春節的大年初一,是哈尼族最大的節日。這一天,哈尼村寨都打掃得幹幹淨淨,男女老少都身着節日盛裝,姑娘們更是把這個節日當作是一年中的“賽裝節”,都穿出最美麗的服飾;小夥子們則輪流敲擊挂在寨邊木架上的木鼓、芒鑼,用悠揚的鑼鼓聲象征寨子更加富裕興旺。

在慶祝豐收的時候,每個寨子都要都要在村寨中心擺上長長的酒宴,全村同樂,輪流喝酒,共慶象征他們團結和睦,吉祥幸福的節日。這種酒宴因在街心,故被人們稱為“街心酒”,又因為這種酒宴以方桌連接而成,恰似一條長龍,又稱“長街宴”。

6、景頗族目腦縱歌

雲南最近有什麼有趣的節日(最賊精的玩家都是來雲南少數民族地區過節)5

目腦縱歌是德宏景頗族的傳統節日,意思是“大夥跳舞”。一般在農曆正月十五舉行,地點主要在德宏州潞西市,節期四到五天。這個節日以規模盛大的歌舞為主要内容。

7、傈僳族刀杆節

雲南最近有什麼有趣的節日(最賊精的玩家都是來雲南少數民族地區過節)6

每年農曆二月初八,是傈僳族傳統的刀杆節。在刀杆節上,最吸引入的是所謂“上刀山,下火海”的表演。此外,當然也少不了大規模的歌舞。刀杆節在傈僳族聚居的地區都能見到,規模比較大的要數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六庫和保山地區的騰沖。

8、彜族插花節

雲南最近有什麼有趣的節日(最賊精的玩家都是來雲南少數民族地區過節)7

插花節是雲南楚雄大姚縣境内彜族的傳統節日,時間是每年農曆二月初八,一般要舉行3天,地點在大姚縣昙華山。顧名思義,這個節日當然是以花為主。當地彜族同胞都會帶上美酒佳肴,穿上節日盛裝,手捧鮮花,從四面八方聚集到昙華山,興高采烈地唱起山歌,跳起左腳舞,盡情歡樂,互祝吉祥。

9、苗族花山節

雲南最近有什麼有趣的節日(最賊精的玩家都是來雲南少數民族地區過節)8

花山節,又叫“跳場”、“跳花”、“耍花山”、或“踩花山”,是滇東北、滇南-帶苗族的傳統佳節。在每年農曆正月初三至初七舉行。雲南永善縣和屏邊苗族自治縣等地比較隆重,有時甚至達數萬人。花山節以苗族的各種歌舞和其他遊戲、娛樂為主。花山節也是苗族男女青年尋偶戀愛的重要機會。

10、瑤族盤王節

雲南最近有什麼有趣的節日(最賊精的玩家都是來雲南少數民族地區過節)9

瑤族的主要節日“盤王節”,意在紀念敬獻瑤族的始祖盤瓠以及喜慶豐收。逢每年農曆十月十六日,瑤族人民皆着節日盛裝,敲響節日長鼓、吹起長笛、唱起山歌,歡慶三天三夜。節日期間主要活動項目有祭祀、對歌、擊鼓等。

11、三朵節

雲南最近有什麼有趣的節日(最賊精的玩家都是來雲南少數民族地區過節)10

這是納西族祭祀本民族的保護神“三朵”而舉行的盛大節慶活動,每年農曆二月初八和八月舉行。節日期間,除在北嶽廟舉行節慶活動、納西族都要在自家舉行隆重的祭祀“三朵”儀式。此外,納西族群衆還要舉行多頂文娛活動,到野外進行野餐等。

12、棒棒節

雲南最近有什麼有趣的節日(最賊精的玩家都是來雲南少數民族地區過節)11

農曆正月十五日,是納西族傳統節日“棒棒會”,這是一個竹、木、鐵農具交流盛會,品種繁多,熱鬧異常。鄰近各縣的農民,乃至大理、保山、西藏一帶的農民和商人,都攜帶本地特産到集會上出售,然後購買所需物品,而麗江一帶的農民也為備春耕購買農具和所需用品。

13、騾馬會

雲南最近有什麼有趣的節日(最賊精的玩家都是來雲南少數民族地區過節)12

于每年農曆七月中旬舉行,會期為一周,以交易騾、馬、牛、羊等牲畜為主,還交流各地土産。大理、劍川、鶴慶、中甸、永勝等一帶的農民都前來買騾馬和麗江銅器,上市騾馬上萬頭。會期舉行的各種文娛活動,賽馬、演戲等是最受歡迎的節日内容。

14、浴牛節

雲南最近有什麼有趣的節日(最賊精的玩家都是來雲南少數民族地區過節)13

在雲南省蘭坪縣的傈僳族中流傳着一個傳說:在古代時,牛生活在天上,過得十分舒适。後來它見到地上人間傈僳族吃苦澀的野果為生,。心中十分不忍。于是在一年春天,背着天神,将藏在葫蘆裡的五谷種子灑向了人間,使人間開始有了五谷成長,傈僳族擺脫了饑餓的困境。天神因此發怒,把牛驅出天上,來到人間。傈僳族将其養在家中,但牛看到人們耕作勞苦,又主動出來拉動犁耙,幫助種莊稼。天神見人間生活漸漸美好,又放出冰霜、蟲災,進行搗亂、迫害。牛在耕作之餘,為了保證作物成長,又上天與天神論理,不讓各種災害得逞,對傈僳族立下了很大的功勞。因此每年農曆六月初五日,這裡的傈僳族人民也要過一個“浴牛節”。在這一天,不僅家家要給牛洗澡,并要煮一鍋放鹽的稀飯,用來喂牛。并由家中最年長的婦女向牛祈禱,希望它在天神面前,多多求情,免災無害,莊稼豐收。

15、頌牛節

雲南最近有什麼有趣的節日(最賊精的玩家都是來雲南少數民族地區過節)14

雲南省西北山區的彜族黑話人支系,在每年立冬要過一個“頌牛節”,用以感謝一年來牛的勤勞耕作。到那時,人們用洋芋和蘿蔔分别制作黃牛和水牛的模型,以玉米穗作尾,養麥粒或玉米粒作眼,用麥穗尖做角,以養麥稭或玉米稈作腿,然後将制成的牛模型放入一個大簸箕内,置于牛神崖前的草坪正中。草坪周圍豎12根松木,上邊挂着有綴着養子、燕麥、玉米的紅綢。由一個老歌手帶領,人們牽來挂有紅綢的耕牛,繞着簸箕踏歌而舞,歌頌耕牛的辛勞及精心飼養耕牛和獲得豐收的農家。最後将牛模型和以養麥講、燕麥炒面、玉米糕與切成段的燕麥稭所混合成的精飼料贈送給上述有突出成績的人家,以獎勵對耕牛的愛護和農業上的成就。獲獎的主人,當場将得到的飼料喂牛,用彩線編成“牛轎”,載着牛模型,歌舞過寨。回到家中以後,将牛模型供幹堂屋,作為傳家寶物珍藏,充分顯示了對耕牛的重視。

wanzhuanyunnan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