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科技發達、經濟發展的21新世紀,卻還有人總在說“讀書無用論”,九年制義務教育是每個人在規定和制度下必須要讀完的,但是過了這九年,很多孩子覺得自己成績不好、也不想走學習這條路了,便選擇了辍學打工。殊不知,你在最該讀書的年紀選擇了放棄,是會讓你這一輩子後悔的事情。
2015年的時候,國家曾對1%人口進行抽樣數據調查,調查顯示,全國高中以下學曆人口中農村人口占54%,全國15歲以上文盲人口中農村占67%。
2017年也在八次大規模調研中,對四個省份兩萬4000多名農村中學生做了相關數據調查,數據顯示農村地區在中學階段的累計辍學率高達63%。
其實通過這些數據你也可以發現,這種文化水平不高的現象不僅是出現在農村,城市與農村的比例大概是4:6,就業是說也有很大一部分的城市人口也存在學曆低、文盲的現象。
之前的思維定勢告訴我們,城鄉差距大不僅是經濟上的差距,教育也是不斷分化的,總以為那些小學、初中沒上完就辍學的現象都是在農村,也以為那些農村的孩子沒有多少上過大學的。
其實不然,這種教育普及率不高的現象不僅出現在農村城市,城市也不例外,也就是說,不論你出身如何,不論你家庭背景是怎樣的,都要重視教育問題。當然我們還是承認現在農村的教育水平的教育資源可能跟農村差的不是一點半點,但對待做學曆的問題上也是需要一視同仁的,因為這種現象還是具有一定普遍性的。
來給大家講幾個故事。一個初二的男孩子叫小超,他在上學期間就總是想着離開學校和父母的管束,自己到外邊掙錢打工,然後跟自己的小夥伴們玩耍,果然到初二下半學期的時候就退學,跟着幾個在社會上認識的“朋友”到外地打工去了,每次過年回家的時候,身邊的人看着小超打扮的像模像樣的,跟小夥伴們一起聚會、打遊戲。
這樣的生活持續了沒幾年,小超看着初中的同學都上了大學,聽親戚朋友家的孩子講上大學的有趣的事情,再加上自己沒什麼文化,隻能在工廠裡打工很苦很累,那個時候他才覺得後悔,可這一切都晚了,因為當初對自己的放逐造成了現在的後果,可能一輩子他都隻能是在工廠裡被别人賣力掙錢了,再也感受不到大學中美好豐富多彩的生活了。
一個叫小靜的女孩子在她17歲的時候,因為學習成績很差,基本上沒有哪所本地的高中學校願意要它,而她更是對學習厭惡至極,在初中的時候上課就聽不進去、作業也不按時完成。
她的父母想着要不就讀一所最普通的那種高中或者上個技校吧,小靜也根本不知道該怎麼選擇,就順從了父母。
但在技校上了沒兩年,她就覺得在這裡不就是浪費時間、浪費錢嗎,上技校不就是混日子的嘛,身邊同學每天都是吃吃吃、玩玩玩,這有什麼可上的必要呢?于是就不顧父母的任何勸解,便退學離開了學校。小靜就在“自以為”中選擇了離開學校後,隻身一人到外地打工。
17歲的一個孩子,在這個比花還美的年級裡,卻要選擇獨自面對社會上的風風雨雨,再加上自己本來就沒有什麼文化,上了兩年技校也就光顧着睡大覺、玩手機了,沒學到什麼實質性的東西,不也是隻能去做一些工廠之類的工作,或者打一些零工嗎?最後她也隻能是自己毀了自己,可悔不當初又有什麼用呢?
你們也一定覺得這樣的故事不陌生,也許這就是你哪個農村親戚家的孩子,也許就是你鄰居總跟你提的她認識的哪個孩子,也許就是你的某個同班同學。所以說,這種情況我們并不陌生,這種現象也是屢見不鮮,但這真的不是個好苗頭。
為什麼現在社會發展這麼迅速,卻還有很多孩子會辍學呢?
1、學生自身思想意識不夠
2016年的相關數據統計顯示,在所有的辍學學生中,因為厭學或者學習困難導緻辍學的學生占到60%以上,而這種辍學現象更多的是集中在初二、初三年級。也就是說,厭學的最終結果就是辍學,但他之所以厭學,就是因為自己并沒有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
如果你問那些當初選擇了辍學已經外出打工了幾年的孩子,他當時為什麼會辍學,可能他自己也說不上有什麼具體原因,隻是會覺得就是因為學習學不進去、沒有任何學習的興趣罷了。
大部分辍學的孩子一定都是在小學的時候學習成績就不太好,而上了初中之後科目更多了、知識也變得更加複雜了,就會越來越聽不懂老師的講課,成績也是在倒數幾名徘徊。
不僅如此,他們在上學的時候也許還會總經常逃課,跟社會上的一些小混混混在一起,其實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們自身思想意識不夠導緻的。
在他們那個年紀可能會覺得學習又有什麼用,以後出來學到的知識并不會有多少能用上,甚至還會嘲笑自己身邊那些努力學習的孩子就是在傻讀書,不過就是因為他自己還沒有意識到學習有多麼重要,沒有意識到等自己踏入社會找工作的時候,部分的公司和企業都是多麼重視文化知識,可當他們真的走向這一步的時候,一切都晚了呀!
2、家長和老師沒有及時引導
而當孩子出現厭學的情緒,或者他覺得學習對她來說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時,家長卻沒有及時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峻性,以為孩子隻是處于叛逆期,不想學習、對學習有抵觸和反感的情緒是正常的,大部分的學生和家長就選擇了“放任式”生長,所以在這個問題上家長和老師也必須要付很大一部分責任。
孩子有這種厭學苗頭的時候,就應該及時對孩子的思想教育進行引導,他現在處于初中階段也好,還是已經上了技校、普通的高中也罷,他一定會表現出對現階段所受的教育的不滿,老師和家長就要扮演好一個引導者、教育者的角色,但是出什麼樣的辦法都要讓孩子留在學校裡,都要讓孩子意識到學校教育的不可或缺性。
3、社會沒有給這類學生更多的理解
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到大學,任何一個學習階段我們總能聽到有人會給學生貼上“好學生”和“壞學生”的标簽,而這種分判的标準就是拿學習成績來評判的,于是在平時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在别人眼中就會被标上“壞孩子”的标簽。他們考不上好的高中、考不上好的大學就是一無是處的,本就處于叛逆期的初高中學生,又怎麼能給自己一個正确的認知呢?
也就是說,其實現在社會還是對這類學習成績不好或者有厭學情緒、辍學傾向的學生缺少理解。其實他們并不是哪裡比其他孩子差,也許他們在另外的方面有更加突出的潛力,而其他人卻要給他們投來異樣的眼光,将他們一棒子打死,那這些學生又怎麼能對自己充滿希望呢,除了選擇辍學到社會上去闖,可能他們想不到更适合自己的出路了吧。
也許這就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吧,但這樣的失足也并不隻是學生自己造成的,如果身邊的人都能多給他們一些理解,多給他們進行一下心理疏導,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現在的所言所行出現了怎樣的問題,也許他們就不會走向辍學的道路了。
那上普高、技校到底是又用還是沒用的呢?
技校,顧名思義就是學習專業技能的學校,上技校當然也是很有用的。人活在這個社會上需要什麼,當然就是需要你有一門手藝、有一種技能。
技校學也分為中等技術學校和高等技術學校,如果您隻是初中畢業的話隻能選擇中等職業學校,這兩類職業學校并沒有太大的差異,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一類專業。
比如男生就可以選擇汽車維修、家電維修、畜牧獸醫、數控技術、電腦維修等專業,而女生就可以選擇幼師、護士、文秘、旅遊、汽車營銷、服裝等各種專業,當你畢業之後,學校會為你頒發職業資格證書,也就是說你完全具有從事這方面工作的資格。
而且現在很多人存在的一個誤區就是覺得技校是在混日子,又學不到什麼知識,哪跟高中一樣,所以考不上高中就等于沒有了學習的出路,便選擇了辍學打工。
中級技校就相當于是高中,而技校和高中的區别就在于,隻不過高中是在傳授文化類的基礎知識,但是中級技校是在培養你的勞動技能,當你具有了一定的勞動技能和專業水平後,你直接步入社會就可以勝任某一項具體的工作。
而這種專業的學習對普通高中生來說是他們在上大學後才能接觸到的,反過來想一想你比他們早些想我了一些專業技能難道不是更好嗎?
但确實現在很多技校中會出現像上文提到的小靜經曆的那種情況,技校中的大部分孩子可能就是因為中學時學習成績不好才讀了技校,所以學校中的學習氛圍也很差,大部分同學都是來混日子的。
而如果你真的想好了要選擇技校的話,就應該有這種自律,如果你真的能意識到技校也是你以後找到一份穩定工作的好出路的話,你就不會受到身邊人的影響了。
隻要你能夠自己做到認真跟着老師學習,不論你在小學初中的時候成績有多麼差都沒關系,因為學習一項新的技能、到了一所新的學校就是一個新的開始,隻要你還在接受教育、隻要你還在學校中學習,就會有無限的可能。
面對這種“辍學”情況,到底應該怎麼才能有所改善呢?
(一)家庭教育:家長要積極引導
九年制義務教育結束了,很多孩子都覺得松了一口氣,終于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而他們可能最想選擇就是離開學校、出去打工了。可這些14、15的孩子有怎麼能真正做到是非分明呢?他們确實是處于叛逆期,很多想法都跟家長不一樣,他們也許心中會有自己的小主意,但家長真的不能對他們放任自流。
如果你的孩子真的在初中時成績就不好的話,如果他不再想繼續讀書想辍學打工的話,家長必須要積極的對孩子進行引導,要讓他們明白在你這個年紀不讀書是一種錯誤的選擇,即便是你成績不好你還是可以選擇讀一所技校,選擇一門自己感興趣的專業,且可以跟孩子一起選擇一所教育水平、教學質量和學校風氣相對好一點的職業學校。當孩子意識到你對這一問題的關心和關注,他也一定會有所改觀,以自己也會慢慢的接受,其實技校也是自己的一種出路,怎麼都比辍學打工要強。
(二)學校教育:老師要負起責任
學校的老師們與孩子接觸的時間可能比家長還要長,他們更能夠清楚的了解孩子在學校中的表現以及在學校出現了哪些問題,這些都應該是作為一名老師要負起的責任。我是發現學生有厭學傾向的時候,就應該與家長進行溝通,面了解孩子的近況,并積極地加以進行思想疏導和學習幫助。
其實很多孩子厭學都跟老師有密切的關系,他們可能是因為不喜歡任課老師就不喜歡學習,可以說很多時候老師的關心和關注最能夠改變孩子的心态。
(三)國家層面:加強教育普及和制度支持
初升高是很多學生面臨選擇的關鍵階段,國家更應該肩負起這種責任和使命來,隻有少年強國家才能更強。所以,為了更好地避免辍學情況的發生,更需要走一條高中教育綜合化的路線,也就是說到了高中階段的教育就要有一定的分化傾向了,要讓學生能夠自足選擇學術類和專業技能類的課程,多給那些在辍學邊緣遊走的學生一些機會。
同時,在初中階段就應該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讓他們明白即便是學習成績很差,也是大有出路的。在《教育藍皮書》中也提出,要拓展技術、職業院校的社會職能,而這些學校也要與應用型本科院校就課程開發、學制銜接、學分轉移開展深度合作,提供與上級學校學分互認的轉學教育,這就給了學生更多的受教育的機會,而不是讓他們隻有辍學這條路可走。
不論到什麼時候,我們都要相信“知識改變命運”,我們早晚是要踏入社會的,我們也會在社會經曆中明白很多道理,但是學校教育永遠都是不可或缺的,隻有你為自己奠定好了基礎,多鋪設幾塊“墊腳石”,才會讓自己更好的社會上立足。而如果你因為自己中學時學習不好就放棄了自己,那你放棄的将是自己美好的未來。辍學,永遠都不可取,隻要還有一點點受教育的機會,就不能放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