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24日,長沙地鐵6号線正式通車試運行,近700公裡開外的廣州,正是這條地鐵線路最為重要的技術供給來源之一。從2020年3月開始,佳都科技擔負起長沙地鐵6号線智慧化、數字化轉型的任務,他們要通過搭建智慧地鐵工業互聯網平台來提升該地鐵線的智能化裝備運維、乘客服務及工程一體化快速交付的水平。
廣州研發團隊在長沙地鐵六号線
這是一次廣州軌道交通産業“整船出海,走向全國”的一次戰役,關乎着“廣州制造”“廣州服務”“廣州質量”“廣州品牌”的競争力和影響力。佳都科技的建設團隊們拿出“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夙興夜寐地進行建設和調試。每天淩晨3時,佳都科技廣州總部大樓與長沙地鐵6号線工地燈火長明、遙相呼應,那同樣也是奮鬥者身上綻放的光芒。
當記者走進佳都科技廣州總部大樓的一間控制室,一張橫跨牆面的大屏映入眼簾:大屏中間顯示着一張地鐵站整體空間的虛拟模型圖,大屏周圍則顯示着地鐵客流人數、濕度、二氧化碳濃度、溫度、能耗等種種數據。屏幕上的地鐵站空間虛拟模型圖正是長沙6号線的實時場景,該線路所有智慧地鐵的應用和功能根植于“華佳Mos-智慧地鐵工業互聯網平台”,也被稱為“華佳Mos-智慧地鐵大腦”,是華為和佳都科技聯合打造的城市軌道交通垂直行業工業互聯網系統。
中年換賽道隻為交通強國夢
肖中卿
肖中卿是佳都科技中央研究院華佳Mos産品研發副總監,智慧地鐵工業互聯網平台的研發工作一直令他心馳神往,以至于讓他做出了中年更換賽道的大膽決定。肖中卿此前在深圳的一家電信運營商長期擔任高級技術專家,負責搭建雲平台技術架構。作為西南交通大學畢業的研究生,肖中卿的不少同學都活躍在軌道交通工程的一線,他心裡也一直有個交通強國的夢想。“我覺得智慧地鐵對于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意義重大。我希望利用自己在雲平台方面的技術優勢,去廣州做點實業。我想給自己一個挑戰,也想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人生就幾十年,應該為夢想拼一把。”肖中卿說,他在面試中毫無保留地說出自己希望參與到華佳Mos的想法。
如此,從深圳到廣州,從國企到民企,肖中卿于2021年1月正式加入佳都科技。作為在長沙6号線布局華佳Mos的技術負責人之一,他花很多時間來迎接這個新挑戰。
“我在運營商的開發工作偏向于IT(信息技術),這裡的研發側重于OT(操作技術)。我需要為此做很多功課來補充地鐵專業的業務知識,這樣才能帶領我們的團隊繼續向前走。”肖中卿說。
在過去的一年,肖中卿幾乎每天都是晚上11時才離開公司。肖中卿研讀了很多學術資料,以了解智慧地鐵正湧現的新技術,然後他帶領團隊去驗證這些新技術的優勢和劣勢,并融入到華佳Mos的開發中。當進行研發方案研讨時,團隊成員們常常在淩晨才下班。
智慧地鐵的實現路徑,關鍵在于數據能進行智能分析決策,故而需要數據彙聚并形成知識,最終知識實現落地。智慧地鐵工業互聯網平台搭建和調試需要與地鐵土建、機電工程密切合作,如此才能打通設備之間的數據通道。并且,因為地鐵施工時間緊張、投資巨大,智慧地鐵工業互聯網平台搭建需要迅速地沉澱通用功能以節省施工時間,且每一步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試錯成本很高。
因此,佳都科技團隊在長沙6号線的工作既要與時間賽跑,也要小心翼翼地完成每一次搭建和調試工作。地鐵硬件鋪設的階段性工程往往是在淩晨完成,所以佳都科技的研發團隊需要配合硬件建設的時間,常常在淩晨進行調試工作。
“我們在長沙的辦公環境很狹小,裡面還擺放着6個服務器。因為服務器噪音極大,我們在正常上班時間也無法進行調試,隻能在下班的時候開機工作。”肖中卿說。
廣州研發團隊在長沙地鐵六号線奮戰
在長沙6号線建設的初期階段,華佳Mos平台在施工現場并沒有完善的運行環境。為了确保智慧地鐵的建設進度,佳都科技的研發團隊組織技術人員連夜抓取長沙施工現場的通信報文,并将數據傳回廣州的平台進行調試,來充分保證智慧應用在落地時能夠順利銜接。
通過日夜兼程的緊張作業,佳都科技已經完成長沙地鐵6号線18大專業、30餘個專業子系統設備的硬件集成和10餘個平台的軟件集成建設,并高效地完成控制中心調度大廳、通信傳輸、列車信号、綜合監控、站台門、自動售檢票及通風空調等系統的調試運行工作。
肖中卿為自己的工作感到非常自豪,每當他帶着兒子經過地鐵工地時,都會驕傲地指着說:“看,那就是爸爸正在幹的事。”雖然孩子還似懂非懂,但是肖中卿相信,當長大後的孩子真正獲得了智慧地鐵帶來的舒适乘坐體驗,他一定會感受父親的工作是如此的有意義。
“智慧地鐵平台”牽引産業升級
2020年4月24日,廣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中鐵電氣化局集團有限公司、佳都科技組成的廣州地鐵聯合體中标長沙市軌道交通6号線B段整體項目。該整體項目包括車輛、軌道及信号、自動售檢票系統等設備資産的投資、建設,整條線路的運營維護以及沿線廣告、通信、商業經營。這其中,智慧化城軌解決方案無疑是重要的加分項。
佳都科技目前是廣州市軌道交通産業聯盟的主要發起的單位之一,而廣州市軌道交通産業聯盟是廣州軌道交通産業鍊的鍊主。佳都科技本身又是廣州人工智能産業鍊的鍊主。
佳都集團黨委書記、佳都科技集團高級副總裁劉佳告訴記者,“長沙地鐵6号線項目所需的智慧地鐵管理系統,是由佳都來提供。我們也會廣泛地和軌道交通産業聯盟的企業合作,通過在大項目導入産業鍊企業産品,最終實現‘強鍊’的目标。”
“鍊主企業自身要有引領行業發展方向、決定行業技術規則的能力,也要背負強鍊、固鍊、補鍊的責任。華佳Mos所構築的生态系統,會成為帶動産業鍊升級發展的重要抓手。”佳都科技中央研究院副院長賈建平對記者說。
廣州成軌道交通裝備國産化“優質土壤”
廣州市軌道交通産業在“十三五”期間奠定堅實基礎,形成了“一條鍊”的全産業鍊條發展态勢,涵蓋研發、規劃設計咨詢、建設施工、整車裝備、關鍵零部件、運營維保及增值服務,在設計咨詢、智慧運營等環節形成全國優勢。
據統計,截至2020年底,廣州市從事軌道交通産業的企業約為590家,全市軌道交通産業規模達到1686億元,居全國城市前列;培育了一批具有競争力的企業,包括廣州地鐵、白雲電氣、佳都科技等龍頭企業;組建了廣州市軌道交通産業聯盟、設立産業發展基金,多措并舉加快推進産業發展。
廣州正在大力推進軌道交通全産業鍊高質量發展。未來三年,廣州軌道交通項目67個,資金需求3141億元,年投資額超1000億元。2025年廣州軌道交通産業規模可望達到3000億元。
2020年4月24日,廣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中鐵電氣化局集團有限公司、佳都科技組成的廣州地鐵聯合體中标長沙市軌道交通6号線B段整體項目。該整體項目包括車輛、軌道及信号、自動售檢票系統等設備資産的投資、建設,整條線路的運營維護以及沿線廣告、通信、商業經營。
深耕語音智能化,服務“智慧客服”
甯學軍 廣州訊鴻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
甯學軍
走進廣州地鐵18号線的前端售票機,乘客不需要接觸隻需要用對話的方式可以獲得車票。面對18号線的站台機器人,乘客同時可以通過交談獲得自己最想咨詢到的内容。廣州地鐵18号線智慧客服的成功應用,源于我們的技術成果。現在機器人前端語音采集的準确率已經達到90%,我們希望努力提高到98%以上。
智慧地鐵是否智慧,智慧客服往往能給出“第一印象”。這20年,我帶領團隊長期把技術攻關、産品研發方向聚焦在語音智能化的方向上。經過無數次産品的更新叠代,我們這個賽道終于可以為軌交、汽車、互聯網等十幾個行業提供支撐了。
我們一直在兩方面努力,一是不斷雕琢算法,使得産品能夠盡可能地支撐各行各業的需求。二是立足于特殊行業,不斷做好專業知識圖譜的建設,使産品可以更好地滿足特定行業的需求。未來我們還會更加努力,讓人工智能更智能。
建多功能數據中台,讓地鐵“大腦”更智能
鄧偉 廣州睿帆科技有限公司華南區總經理
鄧偉
我們的公司2019年遷來廣州。我們能感受到廣州營商環境的優勢,比如說一些示範應用的項目,初創公司可以直接去申報,這對于我們來說非常有價值。廣州的政府部門不僅辦事效率高,且業務精通,能夠充分了解企業的需求。
睿帆科技主要從事集數據集成、數據治理、數據分析、數據監控為一體的大數據産品和解決方案研發。廣州地鐵是目前全國最繁忙、線路最長的城市地鐵之一。智慧地鐵同樣從各個設備裡收集大量數據,并且通過運算後得出有價值的信息來服務客流分析、智能檢測等功能。
從2019年開始,我們和廣州地鐵進行合作,在依托生産雲的基礎下共同搭建一個擁有高可靠分布存儲、高性能并行計算、低延遲多維查詢和可視化人機交互等諸多特性的地鐵數據中台,可以一站式統一管理廣州地鐵的雲服務、計算、網絡、存儲、安全等資源和IT服務,實現從信息化、數字化再到智能化的轉變。
我們會一直聚焦于提升海量數據的處理和分析能力,而不會去分心做一些在應用領域的産品。隻有專注專一形成核心價值,我們才能增加對抗風險的韌性,為穩固産業鍊作出自己的貢獻。
開發“交通大腦”,打造“智車之城”
陳銳祥 廣東方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銳祥
方緯科技發源于中山大學智能交通專業,對智慧交通有着深刻理解以及技術沉澱。作為立足于廣州南沙的人工智能企業,我們深深感受到南沙是一片創業熱土。南沙開放的應用場景成為企業新技術開發、新業務應用的重要孵化基地。
我們開發的IDPS城市交通大腦,已經在我國特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得到落地應用。2019年,方緯科技深入參與建設了“南沙交通大腦”示範項目,經過2年的建設,南沙交通大腦已在全區470公裡、138個路口的示範區範圍内,構建可計算道路感知網絡,并融通全區高覆蓋率的高清卡口及視頻監控,精準掌控日均約50萬輛車每次出行的軌迹與特征規律。此外,圍繞當前交通管理及城市“涉車”治理的迫切需求,目前多個應用場景已在南沙投入使用。下一步,以廣州南沙為基點,我們将逐步拓展交通大腦在廣州的落地應用,讓交通大腦服務自動駕駛和智能網聯,幫助廣州打造“智車之城”。
統籌/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夏強、陳雅詩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龍锟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蘇俊傑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趙小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