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我們激烈運動後,或者過了吃飯時間還不吃飯,就會感覺肚子餓。餓得厲害時,肚子裡還會發出咕咕的叫聲。
很多人都很疑惑,肚子老是“咕咕”叫是怎麼回事,難道是自己得病了嗎?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揭開謎底!
是誰在“咕咕咕”?“咕咕咕”其實來源于腸道,在醫學上被稱為腸鳴音。腸蠕動時,腸管内氣體和液體随之流動,産生一種斷續的咕噜聲或氣過水聲,稱為腸鳴音。
正常情況下,腸鳴音大約每分鐘4~5 次,其頻率、聲響和音調變異較大,餐後頻繁而明顯,休息時稀疏而微弱。
圖片來源網絡
肚子叫,是胃叫你吃飯!一般情況下,我們聽到“咕咕”聲,大多是處在比較饑餓的狀态。
當我們進食的食物快要被消化完時,胃裡幾乎空空如也,但胃液還在不斷分泌。這就讓胃出現了一種錯覺,以為是自己收縮的力度不夠,于是更加賣力地收縮(稱為“饑餓收縮”)。
但此時胃裡面食物少、空氣多,劇烈的收縮就把更多的空氣擠入腸道,從而發出咕咕聲。與此同時,饑餓收縮的信号傳遞到大腦,就出現了饑餓的感覺。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咕咕聲是胃給我們的一種進食信号,提醒我們該吃飯了。可以說,為了讓我們吃點東西,胃也是操碎了心。
不過,也有人發現,我們的胃好像也沒那麼敬業,叫一會兒就不叫了。這是為什麼?
原因在于饑餓收縮具有周期性,人在饑餓狀态下時,胃會進行強烈收縮,但大約半小時後,胃就累得氣喘籲籲,開始進入風平浪靜的階段,人也就不覺得餓了。
然而,這并不代表真的不餓了,隻是你感覺不到而已。如果各種美食擺在面前,刺激了唾液的分泌,讓胃看到了進食的希望,重新開始分泌胃酸、強烈收縮,肚子就又會咕咕咕地叫起來。
除此之外,當腸道出現病變,腸鳴的聲音就會變大,也會更頻繁。
異常咕咕聲,當心疾病信号
01急性胃腸炎
腸鳴音次數增多,響聲也加大,随着腸鳴音的出現,自覺肚子裡的腸子在活動。專家介紹,這種情況多見于急性腸炎、菌痢等頻繁腹瀉的疾病。
02消化不良
排出饑餓的因素,偶爾出現單純性腸鳴音,不伴随其他症狀,多是消化不良引起的。胃腸道産氣過多,不能順利排出,就可能出現腸鳴。
比如一些乳糖不耐受的人,一喝牛奶就容易腹、嘔吐,肚子就會發出比較大的“咕咕”聲。
03慢性胃腸炎
如果腸鳴次數增多持續一個月以上,且伴有腹部不适、消化不良、便秘、腹瀉等其他并發症狀,可能預示着腸炎、胃炎。
長時間的胃腸炎,容易引起營養流失和必需營養素的缺乏,影響機體正常運轉。尤其對老年人而言,輕則導緻營養不良,重則可能出現脫水,甚至加重原有的疾病等。
04腸梗阻
如果腸鳴次數明顯增多,每分鐘可達10次以上,且聲音響亮高亢,甚至出現叮當聲或金屬音,說明腸道排氣不暢,可能存在腸梗阻的情況。
急慢性腸梗阻容易産生腹痛、腹脹、惡心、嘔吐、無法排便等症狀,還可能導緻腸道組織痙攣、麻痹、缺血甚至壞死。急性腸梗阻屬于外科常見的急腹症,如果病情進展迅速,可能導緻患者死亡。
05膜腦炎
腸鳴音減弱也可能是疾病的象征。如果1分鐘隻聽到一次腸鳴音甚至更少,可能預示老年性便秘、腹膜炎等。
如果持續2分鐘以上都沒有聽到腸鳴音,用手輕叩腹部仍然聽不到,則可能預示急性腹膜炎或麻痹性腸梗阻。
保護腸胃,要注意這些
01細嚼慢咽,吃飯少言
我們在進食的時候,空氣也會随之進入胃腸道。一邊吃飯一邊說話就容易導緻吞入的空氣過多,造成胃腸道氣體增加,導緻頻繁腸鳴。
建議吃飯的時候細嚼慢咽、少說話,還要避免經常吸煙、嚼口香糖,少喝碳酸飲料等,以免吸入大量的空氣。
02少吃産氣的食物
消化不好的人應該少吃容易産氣的食物,比如豬肉、牛肉、大蒜、豆制品、高纖維食物、洋蔥及其他含糖多的食物,避免食物在消化過程中産氣過多,增加腸鳴次數。可适當多吃粥、面食等易消化的食物。
03夏季也要給胃保暖
俗話說,十個胃病,九個胃寒。 夏天不少人喜歡開着風扇、空調睡覺,而且晾着肚皮散熱,因此,腹部很容易受涼導緻胃腸功能紊亂,出現肚子痛、腹脹等不适。所以天再熱都要注意腹部保暖。
另外,盡量少吃太涼的食物和飲料!冰箱裡的東西拿出來在屋裡放一會後再食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