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為枯水期的鄱陽湖落星墩,來源:視覺中國;下圖為2020年7月11日航拍的淹沒在水中的鄱陽湖落星墩,來源:中國天氣。
告急!鄱陽湖告急!
6月29日以來,江西省受連日暴雨影響,鄱陽湖水位不斷上漲,連續8日漲幅在0.4米以上,單日最大漲幅0.65米,曆史罕見。
衛星遙感監測顯示,7月8日18時,鄱陽湖主體及附近水域面積達到4206平方公裡,創十年來曆史同期新高。
圖為鄱陽湖6月26日與7月8日對比圖。衛星數據來源:SENTINEL-1
持續暴雨,這個中國最大淡水湖發生了什麼?它為何容易“洪水一片,枯水一線”?作為長江進入下遊之前的最後一個蓄水池,它對下遊防汛意味着什麼?思客通過衛星數據分析,為你揭曉。
鄱陽湖發生了什麼?洪水表象背後,有天眼衛星在時時監測。
短短時間,鄱陽湖水位漲勢迅猛,不斷湧入的水流正在讓鄱陽湖急劇“擴張”。
近十天的強降雨之後,鄱陽湖邊的鄱陽縣險情不斷。截至7月12日15時,全縣共發生險情209處,其中問桂道圩堤、昌洲鄉中洲圩、雙港鎮圩堤相繼出現漫決,數十個村莊被淹。
圖為鄱陽縣7月8日與7月12日對比圖。衛星數據來源:SENTINEL-1、高分三号
通過最新的雷達衛星影像分析,鄱陽縣受災情況一目了然。檢測圖中,藍色區域的是新被水淹沒的區域,而橙色是水退陸地露出的區域。
未來幾天,受天氣影響,鄱陽湖水位将繼續上漲,水域淹沒範圍逐步擴展,防汛形勢不容樂觀。
這是7月12日拍攝的位于鄱陽湖邊的江西廬山市南康堤,鄱陽湖水位已超過1998年曆史極值(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彭昭之 攝
鄱陽湖為什麼會“告急”?我們将視角拉高到江西全省,或許能回答這個問題。
先看下江西省的地勢情況。江西省東、西、南三面環山,中南部為山地和丘陵等過渡地形,鄱陽湖平原則位于北部地區,可以看到,鄱陽湖處在整個江西的群山環繞之間,地勢較為低窪,容易積水。
江西諸水彙于鄱陽。因為地勢原因,幾乎整個江西境内的主要水系都最終彙入鄱陽湖,這其中修水、贛江、撫河、信江和饒河“五水”是鄱陽湖主要水量來源,鄱陽湖上接“五水”,由湖口注入長江。
受持續強降雨和上遊來水疊加影響,江西境内河流水位暴漲,河水彙聚導緻鄱陽湖水位迅速上漲。
最後,我們看看鄱陽湖與長江的關系。鄱陽湖隻有一個洩洪口與長江相通,寬度大約是900米,暴雨期間,鄱陽湖的洩洪速度遠遠跟不上五大水系彙集的速度。
另外,再加上最近長江流域降雨量過大,長江上遊的降水增加了長江幹流的水量,加大了鄱陽湖洩洪口與長江的水壓頂撞,大大減緩了鄱陽湖的洩洪速度。
地勢低窪、諸水彙集再加上長江幹流的水壓頂撞,鄱陽湖面臨着“入多出少”的窘境,不斷上升的水位讓它再次“告急”!
上圖為2013年拍攝幹涸的鄱陽湖都昌印山島,新華社發(傅建斌 攝);下圖為2020年7月5日拍攝的江西鄱陽湖都昌印山島,圖源:中國新聞圖片網。
鄱陽湖對長江防汛有多重要?要想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從9%和15.5%兩個數字說起。
鄱陽湖水系流域面積16.22萬平方公裡,相當于江西全省國土面積的97%,約占長江流域面積的9%。
經鄱陽湖調蓄注入長江的多年平均水量1457億立方米,占長江總水量的15.5%,超過黃河、淮河和海河三河每年水量的總和。
長江下遊支流很少,作為長江進入下遊之前的最後一個蓄水池,如果鄱陽湖水位繼續上升,洪水下洩,對長江下遊的江淮、太湖流域造成的危害将不堪設想。
可以說,守住鄱陽湖,就守住了長江下遊城市的安全。
據氣象預報,7月13日至16日,主要強降雨區域短暫北移後又将南落,再次來到長江中下遊地區,與前幾日強降雨帶有較大的重合度,屆時鄱陽湖流域仍然可能大雨來襲。
未來幾天,鄱陽湖還将面臨嚴峻考驗。防洪抗災,刻不容緩!願山河無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