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穩定高回報的工作? 長江之畔,荊楚大地,非凡十年,逐夢前行,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不穩定高回報的工作?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長江之畔,荊楚大地,非凡十年,逐夢前行。
黨的十八大以來,五次到湖北省考察、在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參加湖北代表團審議,為湖北省的發展指引方向、擘畫藍圖。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扣高質量發展需求,湖北省正努力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以科技創新發展為新動力,創建就業新增長極,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奮力書寫湖北就業高質量發展新詩篇。
聚發展 強技能
就業質量不斷提升
盛夏時節,武漢青山江灘邊,江水清澈,遊人如織,是市民消暑納涼的好去處。
湖北省是長江流經裡程最長的省份。近年來,湖北省把修複長江生态環境擺在壓倒性重要位置,構建長江大保護長效機制,紮實推進長江十年禁漁,生态環境質量持續改善,走出一條生态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十年禁漁,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祖輩就是靠打漁為生,如今退捕上岸,開始了新生活。”宜昌當陽市兩河鎮退捕漁民史三友說,上岸前還比較擔心,不知道該幹些什麼,後來人社局工作人員到他家裡了解情況,推薦他參加創業培訓班,系統化的創業課程讓他掌握了基本的創業知識。
“在創業擔保貸款支持下,現在我建起了标準化的生牛養殖基地,每年的收入也能達到5萬元-8萬元,自己很滿意,相信未來日子也會越過越紅火。”史三友充滿信心地說。
讓退捕漁民上岸就業有出路、長遠生計有保障。“湖北持續開展退捕漁民安置保障工作推進行動,加強跟蹤監測服務,人社部實名制信息系統中,湖北省建檔立卡退捕漁民有31952人,需轉産安置漁民23125人,已全部轉産就業。”湖北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說。
非凡十年,堅持“綠色崛起”的同時,湖北省加大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力度,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高新技術産業發展,科技創新多項指标實現大幅提升,轉型升級明顯加快。
高質量發展的背後是湖北省堅持培養和吸引人才的強力支撐。
今年6月,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化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後,在“院校人才工作聯絡站”的牽線搭橋下,鄭磊回到家鄉,來到宜昌興發集團牽頭的湖北三峽實驗室,從事新能源電池磷酸鐵锂材料的研究工作。“我是宜昌人,但我更看重的是湖北對人才的重視,從前期的各種引才活動到入職後的各種人才服務,這些措施讓我信心滿滿。”鄭磊說。
人才是第一資源,是發展的第一動力。堅持培養和吸引人才,湖北省堅持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擺在就業工作首位,大力實施“我選湖北”計劃、“才聚荊楚”工程,圍繞高校畢業生落戶、安居、就業、創業、服務保障等方面提出20條具體措施,建設大學生就業見習、創業孵化等平台,舉辦巡回推介系列活動,實施“三支一扶”計劃等就業基層項目,為高校畢業生在鄂就業創業營造良好環境。2017年至2022年6月,湖北省累計新增205萬名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現代化賽道上,技能人才密度大大影響着社會發展進度。
炎炎夏日,在襄陽市谷城金諾機械有限公司内,今年55歲的鐘文軍正開着叉車在倉庫裡穿梭,對各分揀位進行補貨作業。“開叉車可是個技術工種,叉車專業數值的計算方法、技術要領,這些作業的常識都要掌握,還要嚴格執行叉車操作程序。”鐘文軍說,在接受人社部門組織的技能培訓後,憑借過硬技術,不僅好找工作,還能成為技術能手。
近年來,湖北省大力實施技能強省戰略,打造勞動者終身培訓體系,着力培育“湖北工匠”,大規模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創業培訓和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實施“湖北省緊缺技能人才振興計劃”、農民工技能提升“春潮行動”、職業技能提升三年行動計劃,擴大以工代訓範圍,截至目前,全省技能人才總量達到944萬人,占就業人員總量的比例超過27%,其中高技能人才總量達286萬人,占技能人才總量的比例達到30.3%。
荊楚新天地,就業譜新曲。黨的十八大以來,聚焦高質量發展,湖北省不斷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在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國際局勢變化等不利因素影響,确保就業局勢總體穩定的同時,深入實施提升就業服務質量工程,群衆就業質量更高、方式更靈活、保障更有效,獲得感、幸福感進一步增強。
穩主體 保民生
就業規模持續擴大
就業是民生之本。穩就業,就要穩市場主體、穩就業崗位。
“疫情之下,穩崗返還資金不僅大大減輕了企業經營壓力,也激勵我們企業要在穩就業、拓崗位上發揮作用。”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公司今年已收到穩崗返還款8298.63萬元,将用于員工培訓、待遇提升等。
2012年以來,湖北省人社部門積極實施社保“降、返、免、緩、補”、以工代訓等各項援企政策,讓政策和資金以最快速度、最簡流程、最低門檻直達企業,全省發放穩崗返還資金116.2億元,惠及企業29.3萬家(次),穩定就業崗位2424.9萬個(次),有力服務了穩就業和實體經濟發展。特别是2020年以來,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背景下,湖北省各項減負穩崗擴就業措施作用進一步凸顯,激勵更多企業在穩促就業上發揮作用。
不僅是“真金白銀”援企穩崗,服務專員更為企業提供精準服務,解決用工難題。
走進湖北美的電冰箱有限公司的冰箱制造基地,機械化操作生産一片繁忙。“我們是用工大企,對勞動用工及專業技術人才需求都比較大。”公司負責人介紹,荊州市人社部門的人社專員聚焦招工難題,協助企業參加線上線下招聘會44場,幫助他們累計招工1612人,通過校企合作聯合辦班計劃輸送人才,極大解決了公司的後顧之憂。
今年以來,為化解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缺工難題,湖北省538名用工服務專員“包點”對接,幫助2259家(個)重點企業、重點項目解決用工22.93萬人。
布置場景、引導動作、翻轉相機……夏日清早,在廣州舞動攝影工作室(武漢)店内,程文正專注于拍攝工作。“曾經因為沒有一技之長,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長期失業在家。”回憶過去,程文感慨地說,是人社部門組織的攝影師免費培訓班,圓了他攝影師的夢想,每個月空餘時間還可以自由接單,到手工資非常可觀。
扶持重點群體,精準施策幫扶就業。2012年以來,湖北省對脫貧人員、就業困難人員、退役軍人、殘疾人、婦女、退捕漁民開展各項幫扶,推動全省脫貧勞動力外出務工人數穩中有增,累計幫扶失業人員再就業315.49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173.1萬人。
建品牌 強供給
就業服務不斷優化
“竹溪廚嫂”每年帶動4萬餘人從事餐飲行業,年創收20多億元;“公安鍋盔師”撐起近5萬人靈活就業;“監利玻鋁商”用一把玻璃刀劃出了“華中生态鋁産業園”;“新洲建築工”撐起了“新七、新八、新十建築集團”三個民營五百強企業……
2011年,湖北省組織各地開展勞務品牌“一縣一品、一縣多品”創建,截至目前,湖北省共梳理勞務品牌184個,基本實現了勞務品牌全覆蓋。
在湖北襄陽光彩建材市場,建材類商業主體衆多,零工用工需求旺盛。走進雲灣社區零工驿站内,寬敞明亮的大廳,電子顯示屏滾動發布各類崗位信息、培訓信息。“以前在市場裡隻能到處找散活,現在有了零工驿站,接活兒更方便了,零活兒也更多了。”靈活就業人員肖軍高興地說,自己通過零工驿站報名參加了水電工技能培訓,如今在湖北億信華聯機電設備有限公司上班,成了公司的正式工。
深入基層一線傾聽群衆呼聲,以“小切口”推動“大變化”。2021年9月,湖北省在全省範圍内建立推廣“零工驿站”,現如今,湖北省已建成“零工驿站”248家,實現縣(市、區)全覆蓋,日服務靈活就業人員萬餘人,為靈活就業人員就地就近就業提供暖心服務。
湖北省大力推進全方位、立體化就業創業服務網絡建設,建成“15分鐘公共就業服務圈”,全面落實23℃人社服務品牌理念,為公共就業服務注入更多溫度。
十年栉風沐雨,十年風雨兼程。如今,日新月異的荊楚大地,就業質量不斷提升、就業規模不斷擴大、就業服務不斷優化,譜寫了高質量就業的“荊”彩華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