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修駿/文
某天逛超市時,在蔬菜區看到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有一道菜是用九江話命名的,很是有特色。
該道菜就是“篙粑”,小時候我經常與“家婆”一詞混淆不清,後來才弄清其廬山真面目叫“茭白”。
茭白,又名高瓜、菰筍、菰手、茭筍,高筍。是禾本科菰屬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分為雙季茭白和單季茭白(或分為一熟茭和兩熟茭),雙季茭白(兩熟茭)産量較高,品質也好。古人稱茭白為“菰”。在唐代以前,茭白被當作糧食作物栽培,它的種子叫菰米或雕胡,是“六谷”(稌、黍、稷、粱、麥、菰)之一。後來人們發現,有些菰因感染上黑粉菌而不抽穗,且植株毫無病象,莖部不斷膨大,逐漸形成紡錘形的肉質莖,這就是現在食用的茭白。這樣,人們就利用黑粉菌阻止茭白開花結果,繁殖這種有病在身的畸型植株作為蔬菜。可入藥。世界上把茭白作為蔬菜栽培的,隻有中國和越南。茭白在山東新泰白莊子被譽為三好之一(三好即茭白、椿芽、野鴨蛋),自古流傳至今。多生長于長江湖地一帶,适合淡水裡生長。
日常生活中,茭白在各類菜市場中均随時有售賣,且價格不低,有時高于豬肉價格,茭白以粗壯白嫩為佳,其味性寒,對于陰虛内熱、補虛健體、便秘溲赤、利尿止渴、咽幹、解酒毒、退黃疸等病相宜。
茭白在本地方言中為什麼叫成“篙粑”呢?那是咱們九江話中保留了古代讀音,“茭”字古音裡是沒有“j”讀音的聲母,今普通話“j”聲母讀音,在古漢語中,是由“g”、“z”遇到介音“i”而形成的。
也就是說我們至今還是保留古代的讀法,像這樣保留古漢語讀音的字詞遠不止這個,比如“中間(gān)”、“不懂我教(gao)”、“跶一跤(gao)”、“攪(gao)屎棍”、“莫打攪(gao)”、“揀(gǎn)菜”、“戒(gài)煙”、“解(gǎi)放鞋(hái)”、“解(gǎi)手”、“家(gā)婆”、“曬架(ga)”、“出嫁(ga)”、“上街(shang gai)”等等,當然除了我們方言保留了古語讀法,其他方言也是這樣的,比如南昌的贛語稱江西為“剛西”,九江被稱成“九缸”等。
上述“茭”字讀音由聲母左右,那“白”字讀音則由韻母改變,這種韻母增删音節的現象在九江話中很常見,如大隊的“隊”念“di”、退貨的“退”念“ti”,人民币的“币”則念成“bei”、倒閉的“閉”念“bei”等,而這個“白”與“巴”也經常混淆,爸爸被念成“白白”,那麼茭白被念成“篙粑”也就不為奇怪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