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子曰:“裡【1】仁【2】為美【3】。擇不處【4】仁,焉得知!”
【注釋】
【1】裡:田地表層以下的部分,指内部。
【2】仁:做人的道理或者懂得做人道理的人(真正的人,找到了真心本性的人,成功做成了人的人,可以按照良心做人的人)。
【3】美:這裡指最美的,最好的,最真實的。
【4】處:在…地方,待在…地方。
【譯文】
孔子說:“所謂的仁,其實就是做人的道理,就是在每個人自己内心裡的良心良知,作為一個披了人皮擁有人身的人,起心動念發自内心達到與道一樣平等(做到仁)才是最美的。如果到自己的心外(不是仁待的地方)去尋找良心良知,到不是真心本性待的地方去尋找道理,怎麼可能找到道理,怎麼可能明白道理呢!”
【徐力點評】
這個世界上的人,什麼樣的人才是真正美的?什麼樣的人才是最值得我們去贊美的?
是那種在外表上做得最漂亮,做事做得最到位,看起來讓人感覺做得面面俱到的人嗎?
孔子在《論語》的這一節,用“裡仁為美”這四個字,告訴了我們答案。
那種内在美的人,才是真正的美。那種把自己的良心開發出來的人,才是最美的人。那種起心動念符合天道法則的人,才是真正美的人。那種外在美與内在美統一的人,内外一緻的人,才是最值得我們贊美的人。
因為,表面上做得好,外表上做得處處符合公正平等,還不能叫做人成功。外在言行隻是枝葉,還不是根。根是人的思想,是人的起心動念。從根上講,一個人的每一個起心動念都符合道理,都不違背公正平等原則時,也就是起心動念全都符合天道法則時,才算是真正的做人成功了。
說白了,“裡仁”的人,才是最美的。
從道理上講,我們每個人投胎到人間時,都是帶着天道法則的複印件來的,都是帶着道理的拷貝件來的。道理、天道法則的複印件拷貝件,就在我們每個人的内心裡,也就是俗稱的在良心裡。也就是說,從理論上講,我們每個人的本性天性都是一樣的,我們每個人天生就都是準“裡仁”的人。
但是準“裡仁”還不是真正的“裡仁”,因為雖然道理天道法則就在我們每個人的良心裡,但是它不是顯性的,而是隐性的,還需要我們去開發挖掘出來。等我們從自己内心把道理天道法則開挖出來以後,我們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裡仁”了。
有個說法叫,要内求,不要外求,就是指這個道理。有人說,教育不能搞填鴨式的灌輸,要搞啟發式的開發智力,也是基于這個道理。
有人會問,既然是這樣,那是不是靠開挖自己的内心就夠了?那還需要向古人、向别人、向大自然學嗎?
當然需要。
我們開挖良心,開發出來良心裡的道理,不能光靠悶頭去空想,不能隻靠抽象思維。我們要去在生活中經曆各種事,去認真觀察這個世界,去學前人留下來的知識道理,去與别人交流探讨,與此同時,還要去認真思考、推理、推測、推斷、總結。這樣操作下來,我們把從大自然這部無字天中領悟到的道理,把從别人那裡學來的道理,與我們自己心裡想出來的道理,進行反複對比印證,如此這般,我們最終就能開發并找到我們内心深處那些隐藏着的天道法則,我們就能真正明白道理。
因此,我們的所謂做人,其實就是一個開發自己的良心良知的過程,就是一個由準“裡仁”走向真正“裡仁”的過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