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不孤”,這句話中,核心詞是“道”。咱們就從“道”先講起。
《論語》裡面這個“道”與老子《道德經》裡所說的“道”意思有所不同!
《道德經》裡的道有很多種解釋,有時候做名詞,有時候做動詞,而做名詞的時候主要是指自然規律。
而孔子所說的道是道義,是儒家主張的“仁”的理念的一部分。
下面,來了解一下有關的幾個曆史故事,這可都是知識點哦!
一、吾道一以貫之。這句話出自《論語•裡仁》第15章。
原文為: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這段話可以翻譯為:
孔子對弟子曾參說:“曾參啊!我講的道,拿一個道理把它貫穿起來。”曾子說:“我明白了。”孔子就出去了。曾子的同學就問他:“這是什麼意思啊?”曾子碩:“老師所講的道,講忠恕之道而已。”
孔子所說的這句話裡面的“道”包含着忠義、寬恕的仁道,是儒家學說的重要組成部分。
下面來說說“”不孤”和“天下一家”裡的故事。
二、德不孤,必有鄰。“德不孤,必有鄰”出自《論語•裡仁》第25章。
在這一篇裡,孔子說的第二十五句話,也就是第二十五章,就是下面這一行字。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非常好理解,德就是有德行的人,不孤呢,顧名思義,就是不會感到孤單。
這句話翻譯過來意思就是:
孔子說:“品德高尚的人不會孤獨,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伴。”
“大道不孤”中,在這裡借用了孔子說的“不孤”二子,而“必有鄰”,則轉化為“天下一家”四字。
這樣,“道”和“不孤”就有有機組合在了一起,而在“道”前加上“大”字,又契合了我國道家哲學的思想。
三、“大道”至簡。大道至簡是老子《道德經》中的一句話。
原文為:
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
翻譯為:
萬事萬物剛開始的時候,其原理、方法、規律等大都是最簡單的,到後來衍變成了很複雜的局面。
也就是大道就是本源上的最簡單的規律。老子告訴人們無論是自然界還是人類曆史,發展都有其基本規律,隻有把握住規律,才能更好地前進。
四、古人關于“道”“不孤”思想的詩意表述。
1•吾道今不孤,長吟為君發。
宋代詩人梅堯臣曾做過一首詩,将孔子的德不孤寫入詩中。
原詩題為:《劉十秀才見過尋以為寄次韻和酬》,這是一首五言律詩:
放言破崖岸,塵事盡磨刮。況此氣澄明,幽襟亦軒豁。
竟日坐衡茅,同心異胡越。吾道今不孤,長吟為君發。
“吾道今不孤”這句話的意思是:在我現在走的道路上,并不是隻有我孤單一人前行,我還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與我相伴 。
2•久已率野由吾道,又信從來德不孤。
原詩是一首七言律詩,作者是北宋文學家張耒,題目為《十二月十七日移病家居成五長句》。
水國窮冬猶未雪,木牙草色似春餘。醫教治嗽停朝飲,目為方眠廢夜書。衆醉羞随人鼓舞,天知誰怕鬼揶揄。久已率野由吾道,又信從來德不孤。
總結:綜上所述,“大道不孤”中可以分解為“道”“大道”“道不孤”等來追根溯源,其中既含有儒家學說,又涉及道家思想,現在,您對這句話是不是理解得更加深刻了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