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裁員2n+1賠償法律依據是什麼

裁員2n+1賠償法律依據是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0 05:57:21

最近互聯網裁員風波不斷,各大廠和教培機構從高速發展轉為降本增效,一批"大廠人"、"老師"随着公司業務調整離開。據不完全統計,僅去年年底,就有19家互聯網公司被傳裁員,今年前半年所有的一線互聯網和獨角獸均傳出不同規模的裁員風波。不少互聯網人開始自嘲:“不裁員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互聯網大廠”。

互聯網行業不景氣,發展受阻,于是,有些公司紛紛祭出“裁員”這一大殺器。裁員的經濟補償中常常有N 1、2N等的标準,員工有時候會分不清,不知不覺中吃了大虧,它們之間到底都有什麼區别呢?

​先說N是代表什麼意思吧。N實際為本單位工作年限的代稱,在本單位工作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基本工資 績效獎金 工齡津貼(如有)),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按半個月計算。月工資标準為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月工資标準高于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标準按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舉個栗子:假如工作了9個月,那麼N就是滿半年不滿一年,那麼這個N就是1;如果工作了1年零1個月,那麼就是滿一年不滿1.5年,那麼N就是1.5。同理可以推算出其他。

第一種情況:N

​提前30日通知勞動者協商離職。

​根據《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正常情況下的經濟補償為N個月工資。

《勞動合同法》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

1、用人單位法定過錯,勞動者主動解除勞動合同的。依據第38條

2、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緻,解除勞動合同的。

3、勞動者患病、工傷、不能勝任工作、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依據第40條

4、企業裁減人員,解除勞動合同的。依據第41條

5、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勞動合同期滿的。

6、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産、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的。

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依據第46條

裁員2n+1賠償法律依據是什麼(裁員賠償不僅僅是N)1

第二種情況:N 1

“ 1”就是所謂的“代通知金”,僅有以下三種法定情形解除合同,且未提前30日通知勞動者的,經濟補償為N 1。

(1)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3)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緻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内容達成協議的。

​如果用人單位解除合同不是上述三個理由,或者雖然是上述三個理由,但已提前30日書面通知,勞動者要求用人單位支付“代通知金”是無法得到法律的支持的。

第三種情況:2N

​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賠償金為2N。依據第87條;請注意此處指公司單方面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情況。

​比如“用人單位依據第41條規定裁員但未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的,屬于違法解除合同行為。用人單位應當承擔違法解除合同的法律後果,即支付2N”

裁員2n+1賠償法律依據是什麼(裁員賠償不僅僅是N)2

其他情況:N 2或3,4,5,6

​N 5或6賠償,不存在法律上的依據!但是,隻要用人單位和勞動者能夠達成共識,法律并不幹涉。這種情況也有。這兩年某些外企和某些國内還不錯的公司,在解散時給與的賠償就是n 4,也有n 5的例子,具體名字可以上脈脈上查。

裁員2n+1賠償法律依據是什麼(裁員賠償不僅僅是N)3

那麼怎麼争取2N或者更多呢,請看下一篇文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