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相見不相識”,出自唐朝詩人賀知章的《回鄉偶書二首•其一》,全詩是:
回鄉偶書二首•其一
【作者】賀知章 【朝代】唐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鬓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經查百度文庫和百度漢語,譯文大意均為:我在年少時離開家鄉,到了遲暮之年才回來;我的鄉音雖未改變,但鬓角的毛發卻已經疏落。兒童們看見我,沒有一個認識的;他們笑着詢問:這客人是從哪裡來的呀?這是目前普遍的譯文,但個人認為對“兒童相見不相識”的譯文與詩意不符,不足以表達詩人當時的情感。理由是:詩人從小就離開了家鄉,幾十年後回鄉,兒童當然不認識詩人,兒童對其他不認識的人,也可能會問從何處來,詩人作為飽讀詩書和有幾十年社會經驗的國家高級官員,應該有心理準備,不會因為兒童天真爛漫的問話而傷感。
個人認為對“兒童相見不相識”,應譯為:兒時的童伴見面,已然陌生不認識我了。[微笑][微笑]
試想一下,如果我們在外打拼若幹年,期間時常想起小時候穿開裆褲一起玩的夥伴,心理想着大家若幹年沒聯系了如果相見應該格外親切,突然回鄉,沒想到夥伴已然不認識自己了,才會非常傷感。
按此理解,全詩應譯為:我在年少時離開家鄉,到了遲暮之年才回來;我自認為鄉音沒有改變,即使鬓角的白發已經疏落。兒時的童伴見面,已然陌生不認識我了;他們笑着詢問:這客人是從哪裡來的呀?
個人見解,供大家探讨,不足之處請海涵![作揖][作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