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同時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
清明節作為古代四大傳統節日之一,集節氣與節日于一體,清明節不僅是人們祭祀祖先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清明節俗豐富,但歸納起來是兩大節令傳統:一是禮敬祖先,慎終追遠;二是踏青郊遊、親近自然。清明節除了有掃墓祭祖的習俗外,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
掃墓祭祖
中國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成為 習俗。唐朝之後,寒食節逐漸式微,于是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後持續不斷的節俗傳統。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将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踏青郊遊
清明時節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習慣。
中國的踏青習俗由來已久,傳說遠在先秦時已形成,也有說始于魏晉。據《晉書》記載:每年春天,人們都要結伴到郊外遊春賞景,至唐宋尤盛。可見,踏青春遊的習俗早已流行。
插柳
清明節是楊柳發芽抽綠的時間,民間有折柳、戴柳、插柳的習俗。人們踏青時順手折下幾枝柳條,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編成帽子戴在頭上,也可帶回家插在門楣、屋檐上。
諺語有“清明不戴柳,紅顔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後變黃狗”的說法,說明清明折柳在舊時是很普遍的習俗。據說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插柳戴柳不僅是時尚的裝飾,而且有祈福辟邪的功效。
唐人認為在河邊祭祀時,頭戴柳枝可以擺脫毒蟲的傷害。宋元以後,人們踏青歸來,往往在家門口插柳以避免蟲疫。這是因為春天氣候變暖,各種病菌開始繁殖,人們在醫療條件差的情況下,隻能寄希望插柳避免疫病了。
放風筝
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筝下或風穩拉線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筝放上藍天後,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蕩秋千
蕩秋千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所以清明節也稱“秋千節”,傳說蕩秋千可驅除百病,蕩得越高,象征生活過得越美好。
蕩秋千在南北朝時就已流行,唐代以來更是盛行于大江南北。随着時間的發展,清明蕩秋千已十分盛行。
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桠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闆的秋千。
蠶花會
“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其中以洲泉的馬鳴廟和青石的雙廟諸的蠶花會尤為精彩隆重。
馬鳴廟位于洲泉鎮西,在當地有“廟中之王”之稱,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台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
這些活動有的在岸上進行,絕大多數在船上進行,極具水鄉特色。近幾年烏鎮香市活動中的蠶花會,僅有迎蠶神、踏白船、翹高竿等幾個項目,大有潛力可挖。
蹴鞠
清明節除了祭祖掃墓之外,還有各項戶外活動,像踏青、郊遊、蕩秋千等等,在祭奠追思的感傷之餘,還融合了歡樂賞春的氣氛。在這些活動中,“蹴鞠”就是古代一項十分有趣的活動。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蹴鞠在唐宋時期最為繁榮,《宋太祖蹴鞠圖》描繪的就是當時情景。
《宋太祖蹴鞠圖》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康鵬,圖片來自網絡)
下載齊魯壹點客戶端,關注本壹點号——說古談今,就能查閱以前的文章并能第一時間看到更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