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虎歲承歡,在中國人的文化傳統裡,虎年是非常吉祥的年頭。如今,五湖四海的打工農民已陸陸續續返回農村,合家團聚守歲的時刻即将到來。
但是,2022年的除夕出現在臘月二十九,春節沒有大年三十,讓很多人覺得新奇。那麼,臘月二十九過年好不好?傳統年俗裡有什麼說法?為啥農村老人說“春節在五九,小心倒春寒”?下面,我們就來詳細聊聊這兩個問題。
一:臘月二十九過年并不稀奇
臘月二十九過年是因為今年的臘月是小月,與大小月有關。
農曆計時是以月亮的圓缺作為參考,說得專業一點,就是以“朔望月”來劃分。在每個月裡,完全見不到月亮的那天為朔日,即每月的農曆初一;月亮最圓的時候,便是望日,即每月的農曆十五。每兩個朔日之間就形成了一次30天的周期,俗稱“朔望月”。
不過,月亮的圓缺并非固定的30天,而是相對變動的,最長的時間為29天19小時,最短的時間僅為29天六小時。所以,人們就相應地制定了大小月,大月為30天,小月為29天。
由于我國使用的是陰陽合曆,在了解了農曆的大小月之後,我們接着來聊聊公曆中的大小月。
說到公曆,又稱陽曆,是以太陽在黃經軌道運行的位置來計時的。雖然萬物生長靠太陽,月亮和地球圍繞太陽轉,但在廣袤的宇宙裡,太陽也隻是微乎其微的一顆星而已,也會有時間上的大小月。
對于陽曆的大小月份,估計很多人較為清楚。小時候我們經常背誦的“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整不差;四六九冬三十天,二月份很特殊,每月會有29天和28天。
這樣來看,臘月二十九日過大年隻是自然的現象而已,而且這種現象極其常見。離我們比較近的2013年2016年,都是臘月二十九日過大年,從2025年起,會連續五年,過年的時候缺少了大年三十。
二:臘月二十九過年,在年俗裡有什麼說法?
①大年三十缺失,除夕還會有嗎?
除夕為“日窮歲盡”的時刻,為臘月的最後一天,所以缺少了大年三十,春節依然還會有除夕。今年的除夕在臘月二十九,不存在沒有除夕的說法。
另外,缺少了大年三十,可能會給部分的人帶來困擾,特别是大年三十出生的人,給慶祝生日造成影響。在古代的習俗中,活人要趕,逝者向後,所以今年,年三十生日的人不妨在臘月二十九來慶祝。
②臘月二十九過年,農村諺語怎麼說?
在農村諺語中,臘月二十九過年,則過完年,開春要賴在熱炕頭,反映了天氣的變化情況。
由于臘月二十九過年,春節時可能會比較冷,因為節氣延後,過了年,依然會冷上一段時間,農事活動會因此延遲,以種田為生的農民,便有時間賴在熱乎乎的炕頭。
具體到今年,正月初四為立春日,同時又是六九的頭一天。正月初一,農曆新年仍處在五九裡,農村諺語中有“五九過年,小心春寒”的說法,提示農村農民要注意倒春寒的影響。
我們知道,數九是以冬至作為起點,節氣是按照陽曆中太陽位置和角度來劃分的,因而能夠客觀地預測地球獲取熱量多少。相比于上年的年前立春,今年春回大地的時間可能稍晚,太陽照射延遲,倘若西北冷空氣活動頻繁,很可能帶來倒春寒。
實際上,倒春寒如今已成常态,隻是農民賴在熱炕頭早已成為了過去。俗話說“來春一年端,種地早打算”,越是春脖子短,越是有倒春寒,勤勞農民的活越多。#農民
朋友們,您對臘月二十九過年有怎樣看法?歡迎朋友們留言評論,我們一起交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