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詩作詞手法

詩作詞手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6 07:55:15

《人間詩話》

第三章

詩之手法

詩之手法有二,一曰表現,二曰寫作。手法乃詩之骨也,與詩者之天性、興趣聚于一身,與詩性、詩情、詩意、詩境、詩韻緊密相關,可謂詩道之經脈也。詩之成敗此為一要。

表現:表現手法乃詩者因悟而出之性也,借景、物、情融于心,參意、境、韻道于句,手法諸多,形式不一,表現各異,可單用,可混用,全在詩者布局設計之中。

詩作詞手法(詩之手法乃詩之經脈)1

一、賦比興:傳統手法,經典永恒。賦,陳叙也;如《詩經 伐檀》,“砍砍伐檀兮,置之河之幹兮”。比,對、喻也;如李紳《憫農》,“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興,言外興内也;如《孔雀東南飛》,“孔雀東南飛,五裡一徘徊”。

二、互文:看似說二,實則說一。如王昌齡《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征人未還”,杜牧《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三、用典:古典聚蘊,更上一層。如李商隐《無題》,“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四、聯想:重于聯,止于想,造于型。如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縧。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詩作詞手法(詩之手法乃詩之經脈)2

五、想象:以實為基礎,經思維加工,創觀念之新。如高适《塞上聽吹笛》,“雪淨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

六、象征:聯系本體,象征實質。如黃巢《不第後賦菊》,“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七、照應:前呼後應,有問必答。如陸遊《訴衷情》,“當年萬裡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胡未滅,鬓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

八、襯托:想象萬千,正反皆可。如催護《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詩作詞手法(詩之手法乃詩之經脈)3

九、雙關:兼明二物,一語中的。如劉禹錫《竹枝詞》,“東邊太陽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十、反複:強調之意,印象深刻。如劉希夷《有所思》,“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十一、誇張:大膽表達,想象合理。如李白《秋浦歌》,“白發愁三千,緣愁似個長”。

十二、借代:一半抽象,一半具體。如晏殊《蝶戀花》,“明月不谙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十三、對仗:兩兩相對,更具佳韻。如崔颢《黃鶴樓》,“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鹦鹉洲”。

詩作詞手法(詩之手法乃詩之經脈)4

十四、點染:一個突破,一個包抄。如柳永《雨霖鈴》,“多情自古傷離别,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十五、渲染:突出形象,加強藝術。如《陌上桑》,“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绡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

十六、揚抑:欲抑先揚,欲揚先抑,詩之搖曳,難離揚抑。如李商隐《賈生》,“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十七、疏密:細描渲染,傳神勾勒。如戴叔倫《蘭溪棹歌》“涼月如眉挂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詩作詞手法(詩之手法乃詩之經脈)5

十八、虛實:虛由實生,實仗虛行,以實為本,以虛為用。如曹操《觀滄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十九、動靜:缥缈如雲,行雲流水。如王維《山居秋暝》,“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二十、濃淡:有輕有重,絢麗逍遙。如白樸《天淨沙 秋》“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廿一、雅俗:相得益彰,恰到好處。如韋莊《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隻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垆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廿二、巧拙:别具一格,耐人尋味。如周邦彥《蘇幕遮》,“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詩作詞手法(詩之手法乃詩之經脈)6

廿三、曲直:或含蓄,或率明,都讓人酣暢淋漓。如李煜《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鈎,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廿四、隐顯:不便明言,閃爍其詞。如朱慶馀《近試上張籍水部》,“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廿五、離合:似斷實續,搖曳多姿,若即若離,一脈相承。如蘇轼《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抛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萦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随風萬裡,尋郎去處,又還被、莺呼起”。

廿六、直抒胸臆:大意抒情,直吐胸懷。如王之渙《登鹳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詩作詞手法(詩之手法乃詩之經脈)7

廿七、托物言志:寄寓,明心。如于謙《石灰吟》,“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廿八、借景抒情:支配感情,情文并茂。如僧志南《絕句》,“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葉紹翁《遊園不值》,“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廿九、卒章顯志:篇末點題,畫龍點睛。如李白《行路難》,“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

詩作詞手法(詩之手法乃詩之經脈)8

寫作:寫作手法乃詩者因性而出之句也,假天性、興趣之餘,發内容、風格之言,使心中性、情、意、境、韻皆無限化,靈魂敢于出入生死,悟性同萬物共生長,情景于外,邏輯于内,道乎其中,缥缈傳神,自出風格。固詩者,當忌俗,尚美學,釀天性,抒真情,悟意韻,參境界,成高格是也。

一、學詩當有方法,當從源流起,學貫古今。而後重讀唐詩,深研宋詞,細究樂府和元曲,畢而見《詩經》,尤是大師者之作,長而見美,終而見道。

二、詩有七俗,一曰字俗,二曰句俗,三曰格俗,四曰内容俗,五曰意俗,六曰韻俗、七曰題俗。

三、忌俗如求學,非一日之成,人且應當行,終而見本色。

四、字句窺骨骼,格内觀容貌,意韻顯精神,故詩如人也。

五、選字當準,用字當活。“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單一個“春”字,養活了全詩。

詩作詞手法(詩之手法乃詩之經脈)9

六、首句如出場,貴在舉止間。連句如流水,情意成江海。佳句如驚鴻,宛若真遊龍。尾句如縱橫,收放當自由。句中不留閑字,則字字生輝。

七、造句當圓,成句當神。“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簡似白話,連而成道,參而覺省,悟之入神。

八、長詩難于律詩,律詩難于絕句,絕句難于古體。五言難于七言,七言難于雜言,雜言難于白話。

九、格式忌于形式,切忌墨守古制,最忌濫詞造格。

詩作詞手法(詩之手法乃詩之經脈)10

十、内容要大膽,不必拘泥于表面。理事要放開,不必禁锢于常态。行文要自然,不必刻意于編排。寫情要真善美,不必藩籬于現實。

十一、内容貴飽滿,切忌華而不實;表達貴灑脫,最忌矯揉造作;寫作貴天性,尤忌東施效颦。

十二、意在氣象,生于性,表于情,流于韻,拈出則出意境,高格自入境界。

十三、意之所在,源于天性,多于興趣。故而天性者自然,興趣者吟詠。興趣者學至極緻亦有天性之妙,二者之别難以區分,皆可謂大詩人也。“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天性也。“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覺海非深。”興趣也。

詩作詞手法(詩之手法乃詩之經脈)11

十四、意忌膚淺、境忌虛離,故學詩當重寫意、悟宏境。初學時囫囵吞棗,簡之又簡;而後知行路難,難而又難;得道後大徹大悟,縱橫宇宙。

十五、押韻不必刻意,用韻須當善美,對韻好可得,好韻好難得。韻入性、情、意、境,則詩自然風流。

十六、詩本無題,無題則詩活,有題則難活。題本無意,意在内容,重在情境,沁人心脾,和韻而出,心神共鳴。今詩有題目,如人有姓名,易識也。

詩作詞手法(詩之手法乃詩之經脈)12

十七、詩當尚美。人浪漫,則詩浪漫,一如屈原、李白、李賀等人是也;人豪放,則詩豪放,一如蘇轼、辛棄疾、陳亮、張孝祥等人是也;人婉約,則詩婉約,一如晏幾道、李清照、周邦彥等人是也;人俊秀,則詩俊秀,一如杜牧、溫庭筠、姜夔、納蘭性德等人是也;人多情,則詩多情,一如李商隐、柳永、秦觀等人是也;人清逸,則詩清逸,一如陶淵明、謝靈運、王維等人是也;人傲骨,則詩傲骨,一如曹植、陳子昂、于謙等人是也。等等。凡所衆美,皆由性情。觀其詩可窺其顔,悟其意可感其心,參其道可與其同行。

十八、學詩有二:一曰天性,二曰興趣。天性弗強,雖成猶敗。興趣弗濃,雖美猶俗。學詩能解此,始可語詩也。

詩作詞手法(詩之手法乃詩之經脈)13

十九、人之心性,物使之然也。物動則心動,心動于情而成于詩。詩之理論,重在悟性,猶如禅意,頓之則大乘。道之所在,“情”、“境”“韻”之所在,唯因人之性情而有别。一如行腳僧,領會不了風月的溫度與胭脂的香味,更打不着蛇的七寸。

廿十、詩之境狀,不即不離,不必争是非,意境自出格局,性使之然也。

廿一、看詩、作詩、品詩,數如滄海,可評詩也。

詩作詞手法(詩之手法乃詩之經脈)1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