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康熙王朝中康熙最懊悔的時刻

康熙王朝中康熙最懊悔的時刻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0 15:08:03

康熙王朝中康熙最懊悔的時刻(從伍次友和明珠)1

第52期話題:康熙的用人之道

伍次友和納蘭明珠,兩人早期人生經曆不同,自然也就造就了不同的性格。

伍次友本是家有餘财、精通學業的世外高人,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

沒成想,鳌拜圈了他們家的地,為打官司被人陷害入獄。

在獄中高風亮節,不肯屈服,得到巡撫魏承谟的照顧,救應出獄。

出獄後,魏承谟囑托他要考取功名,獲得權力,才能和奸臣相抗衡。

從他的經曆中可以看出,伍次友是一個不畏權貴、敢于抗争的耿直之人。

伍次友的品性如水一般清澈,不受世俗的玷污。

康熙王朝中康熙最懊悔的時刻(從伍次友和明珠)2

明珠就不同,明珠為人機靈、圓滑、心眼多,有識人之明,被人稱為“萬花筒”。

明珠是滿人,在京城等候應試時,偶然搭救了伍次友。

伍次友餓暈在客店門前,要被店主人驅趕,明珠一眼看出他是個文人。

立馬仗義出手搭救,伍次友倍加感激,二人結盟為兄弟,共讀詩書準備應試。

這是明珠第一次展現識人之明。

康熙結識伍次友後,常常過來向他讨教世事。

伍次友隻管拿他當朋友,一個富家公子,壓根看不出他的身份。

明珠呢?沒和康熙打過幾個照面,卻對康熙的身份起疑。

看到康熙的黃色馬鞍後,立馬斷定他就是當今皇帝。

這是他第二次展現識人之明。

他不失時機跑到康熙面前,一是拜見,一是表功。

皇上啊,我早就看出您器宇不凡啦,是當今天子了。

您來找伍先生的時候,都是我在暗中保護您啊。

嘴圓滑的不得了,雖說是在拍康熙馬屁,但康熙聽了很受用。

立馬加封他為五品候補道台,明珠簡直是一步登天啊。

明珠圓滑如油珠,品行不如伍次友,但為人處世的能力卻比伍次友要高。

康熙王朝中康熙最懊悔的時刻(從伍次友和明珠)3

君子如水,小人如油,兩個人什麼德性,康熙是一清二楚。

康熙也明白,兩個人志趣不同,一個是志在天下搞學問,一個是志在做官搞仕途。

但是,兩個人都是能人,都要為我所用。

他打了一個非常形象的比方:

伍次友是君子如水,明珠是小人如油,做菜的時候既離不開水,也少不了油。

尤其是用油,油放的好,飯菜才會香噴噴。

這就是康熙非著名的“用人油水論”。

帝王之道,君子與小人各有其用,當皇帝既要用君子,也要用小人。

為什麼呢?原因有二:

其一,君子、小人各有所能,缺一不可。

隻要皇帝能駕馭的好,君子和小人就可各盡其職,各施所能,各有其用。

聖君用人不拘小節,以才幹和能力為本。

其二,君子、小人互相牽制,是帝王平衡之術。

朝中不能都是君子,水至清則無魚;朝中也不能都是小人,那會烏煙瘴氣。

君子與小人并行不悖,才會相互制衡,各盡其能,為皇帝統禦。

用人不拘小節,是康熙的一貫作風。

無論是後來提拔朱國治、周培公,還是啟用姚啟聖都可以看出。

甚至他對鳌拜也惺惺相惜,如果不是鳌拜勢大難除,有篡逆之心,他真想讓鳌拜為己所用。

康熙王朝中康熙最懊悔的時刻(從伍次友和明珠)4

聖人說: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君子大義,天下道統,為萬世榜樣,教化百姓;

小人圖利,卻能幹實事,雖則有私心,不失為能臣。

大義、大利都是皇帝所需要的,他需要道德楷模,更需要物質基礎。

所以君子和小人,缺一不可,都要為皇帝所用。

但在生活中,我們不能苛求于人,要求人人都做光輝燦爛的君子。

但是,做不了君子,甯可作小人物,也不要作小人。

劇情來源:《康熙王朝》第11~12集

圖片來源:電視視劇截圖,侵權立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