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一家上市公司業務已是很難,估算出一家上市公司的實際利潤則更難。雖有大量投研機構的研報,也有上市公司的回答,但很多信息還是不對稱。
這不,有家上市公司一季度淨利已近3億元,二季度基本面至今沒變化,回答投資者說21年目标是利潤總額5億元,注意這是利潤總額還不是淨利潤。
所以,看明白一家公司,很多事還得自己下功夫。今天我們就對一家處于兩個熱門漲價行業的上市公司新安股份的二季度利潤做個粗線條的分析。
新安股份的“2 X”
按照最新的說法:新安股份将聚焦“2 X”的業務主航道,圍繞有機矽和作物保護兩大主業與X項高附加值延伸新興業務,持續落實終端化戰略,全面提升經營質量。
在有機矽業務方面除增強一體化經營,發揮規模、技術、資源優勢,持續優化産品結構外,将積極探索高端應用領域,加快在醫療健康、電子新能源、光伏、動力電池、5G等高端化終端領域的投入和布局。
第一塊業務:有機矽
新安有機矽業務占營業總收入的45.8%左右,有機矽單體産能50萬噸每年,折合有機矽DMC年産能約25萬噸,暫且按20萬噸産能來計算。
新安股份有機矽DMC二季度市場價格變化,如下圖:
截至目前,新安股份二季度出廠價(含稅)最低為26600元/噸,最高出廠價為29000元/噸,均價約為28000元/噸,稅前售價約24778元/噸。
目前有機矽DMC最新市場價格已經達到3萬元/噸,預計該部分價格的上漲,會對未來三、四季度的利潤增厚明顯。
(數據來自卓創資訊)
4至5月份不含稅成本在14500-15200元/之間,預估平均成本在14800元/噸,則二季度平均毛利約10000元/噸。
第二塊業務:草甘膦
整體應該叫作物保護,但利潤的增長主要來源于草甘膦的漲價因素。
1、草甘膦價格暴漲的幾個推動因素
(1)2020年疫情導緻的開工率下降,正常年份開工率在70-80%左右,産能降低;
(2)四川樂山的洪水災害導緻的開工率下降,至2020年10月份産能才逐步恢複;導緻前期庫存一次出清,後續産能跟不上需求端;
(3)2021年初,國外孟都山寒潮被迫停産,導緻草甘膦裝置被迫停産。
2、草甘膦二季度市場情況
(1)市場價格
從3月31日 3.2萬元/噸,目前 4.6萬元/噸,最新訂單報價已接近5萬元/噸,平均月漲幅為25%,保守預估二季度平均售價約4-4.5萬元/噸。訂單價格均随行就市,暫不存在鎖單鎖價的情況,滿産滿銷。市場公開報價一般會滞後于實際簽單價格一周左右,即當天市場看到的價格是一周前訂單的價格。
(2)原材料價格
目前主要原材料黃磷、甘氨酸價格一直處于上漲通道,成本端對草甘膦價格形成支撐,同時由于草甘膦上漲幅度高于原材料,草甘膦毛利率大幅提升,具有甘氨酸自配套企業受原材料價格波動影響更小,利潤彈性更優。毛利潤從一季度的1700-5000元/噸的價格區間上漲到4、5月份的5600-16000元/噸。
(以上數據來自卓創資訊)
四月份平均毛利率為21.66%,五月份平均毛利率為32.39%。
由于草甘膦價格目前處于曆史高位,随着供需關系逐漸平衡,預估後續市場價格繼續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同時了解到,由于目前的價格高位,需求端也較謹慎,目前并未出現囤貨現象。
因此,此處保守預估6月份毛利率在35%左右。二季度平均毛利率約29.7%,成本約28000元/噸。
(數據來自卓創資訊)
由于一季度草甘膦漲價幅度并不大,因此對于業績增厚并不明顯,随着二季度市場價格大幅上漲,及訂單需求旺盛,且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草甘膦市場已不存在淡旺季之分。至少截至三季度草甘膦的市場價格均會維持在高位。
新安股份二季度業績預估
新安股份是2 X,這裡暫且隻考慮“2”中間的 草甘膦和有機矽DMC 産生的利潤,來推算期二季度的盈利情況。表中數據不代表草甘膦和有機矽DMC的實際對外銷售數據,僅是銷售模似。新安的強項是在深加工,相當部分的草甘膦和有機矽DMC都自用于深加工了。
預估 草甘膦 有機矽DMC 二季度利潤:
根據上述邏輯我們再倒算的一季度利潤:
一季度 草甘膦 有機矽DMC 價格及成本情況(數據摘自卓創及公司公告)
根據我們的測算,新安股份僅草甘膦及有機矽DMC兩大類二季度預估利潤約6.15億左右。
一季度草甘膦雖未大幅漲價,但根據我們查到的數據及推算,相同測算邏輯下,草甘膦及有機矽DMC産品合計淨利潤約3.71億左右,其中銷量根據年産能季度平均測算。
公司公告數據:一季度總營業收入為37.76萬元,淨利潤為2.81億。
僅草甘膦和有機矽DMC部分淨利潤,我們測算結果為:二季度預估約6.15億元,一季度約為3.71億,與一季度公告的全部淨利潤2.8億相比,相差較大。
分析原因如下:
1、公告數據原藥銷量僅為8000噸,我們按照季度平均産能2萬噸作為銷售量預估,由于草甘膦價格的大幅上漲,此處銷量的區别可能是導緻利潤差異較大的主要原因。
下圖為新安股份經營數據公告,主要産品産銷量數據,尤其草甘膦原藥部分,開工率在120%左右,公告銷量8000噸,貨源主供自用為主,自用産量暫時未知。
2、其他如研發費用、營業稅金及附加、财務費用、銷售費用等成本,結合往年年度報表及同期季度報表,以上費用占總成本約10%左右,則預估一季度此類成本約1.98億,二季度約2億,估算淨利潤如下表:
小結論:
算上研發、财務等費用,我們估算出來的淨利潤約為2.02億,與公司公告的一季度全部淨利潤2.8億,相差約8000萬。因為我們未估算草甘膦農藥制劑及其他非主營等零星産品的銷售,因此,此處的差異我們認為較為合理。
同時,按照此差異可以推算出,二季度全部淨利潤在5億左右,合理區間在5-5.5億,考慮到新安的有機矽下遊業務,也就是“X”這類拓展力度較大,附加值較高,二季度實際盈利也完全有可能超出我們的預期。
未來業績預期:
1、結合目前市場的供需關系及行業開工率、産能,及相關專業人士的分析,草甘膦價格會維持在目前的水平至少一年左右;
2、随着有機矽下遊應用領域的景氣度提升,預估有機矽DMC的市場均價未來一年内會維持在28000元/噸左右,相比年初21000-23000元/噸的價格,單噸盈利又淨增4000元左右;
3、新安的強項是發力“X”業務,這類業務會在未來持續釋放業績。
因此,新安股份二季度利潤的提振隻是景氣行情的初步表現,在未來半年至一年,新安股份業績可能遠超投研機構的預測。
在動力電池的高景氣行情下,結合新安股份目前産品優勢,公司未來切入動力電池領域是大概率事件。
如有機矽本身在動力電池産業鍊中有很多應用場景可以進一步擴大,再如利用磷化工優勢,也可介入六氟磷酸锂的關鍵原材料五氯化磷的生産,因為草甘膦的核心原料之一就是三氯化磷。
(本内容非權威機構發布,僅是通過一些公開數據進行的粗線條的推算,可能與實際情況存在較大差異,不作為投資建議和參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