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地鐵8号線二期四标項目大幹快上
□楚天都市報記者 李曉琴 通訊員 王騰 鄭文強 張曦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王永勝
4月26日,漢口京漢大道,武漢恒隆廣場項目部。
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安裝分公司總工程師金晖正在察看施工進展。該項目建成後将成為江城又一标志性建築。
今年春節至今,金晖馬不停蹄:參建火神山醫院,再支援雷神山,又回到火神山醫院負責維保,隔離結束後立即投入複産工作。
與金晖一樣,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下稱三局總包)近千名員工春節逆行回漢,經受住了“火雷考驗”:僅用時九天便建成火神山醫院;又戰雷神山,同時承擔7座醫院應急改造任務,共提供了武漢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超四分之一的床位。
全體總包人以果敢的擔當精神、無畏的英勇氣概、頑強的戰鬥作風,守護武漢這座英雄城市。
25年前,三局總包在春天誕生,一次次浴火重生,實現了一個個曆史飛越。
二十五載輝煌路,兩個領先再出發。
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侯玉傑表示,忠黨愛國、築者仁心、勇于犧牲、使命必達,是公司參建火神山醫院中體現的精神風貌。當前,公司全體員工要把在火神山建設中創造的火神山精神,轉化為企業發展的強大動能,奪取疫情防控和完成年度任務“雙勝利”,書寫企業更新更美的時代篇章。
長江文創産業園項目人員入場前測體溫
專車接送6萬工友複工
4月25日,三局總包湖北廣電傳媒基地項目施工現場,工友排起長隊。
隊伍最前面,是一個長方體消毒倉,工友站上去,體溫合格後才進入消毒倉,走實名制通道,刷卡入場。
複工以來,三局總包所有項目每天都有這樣的場景。
作為中部首個國家級廣播影視内容媒體基地,湖北廣電傳媒基地項目事業闆塊正在進行基坑土方施工,産業闆塊在主體施工,生活闆塊在樁基施工。據悉,早在3月初,項目團隊就摸底,協助勞務隊開具證明,“點對點”“一站式”接送,幫助千餘名工友返崗。
與之一樣的是,光谷地下空間項目集中接工友返崗,對所有返崗人員進行實名制登記,按照“一人一檔”要求建立人員健康檔案,深化農民工實名制管理。切實做好防護物資配備和消殺防疫,要求每位員工、勞務工人上班必須佩戴口罩,并在施工現場加裝人臉腕溫體溫檢測一體機。
專車接送,免費檢測,實名制登記……這些做法,是三局總包承建的200餘個項目的縮影。
截至4月26日,該公司項目人員到崗率100%,已複工項目220個,占比98.65%;已複工項目勞動力進場6萬多,按照已複工項目人員需求,勞動力到崗率99.53%。
光谷地下空間項目抓緊施工
挂圖作戰全力以赴保節點
25日,記者走進武漢地鐵8号線二期四标項目,旌旗獵獵,戰鼓铮铮。
該項目街道口地鐵站為分離島式車站,施工難度大,400多名建設者正在抓緊站房主體施工建設,未來該處将與地鐵2号線實現換乘。
複工1個多月來,該項目開啟複産“加速度”。項目經理王國慶說,複工至今,項目完成混凝土澆築1.2萬立方米、樁基80根、土方及建築垃圾外運4800立方米,以及暗挖通道施工、管線回遷等工作,完成産值2200萬元。
該項目是三局總包在漢項目全面大幹快上的典範。
本月初開工的省婦幼保健院洪山院區項目,7天時間完成近6萬方渣土外運及場平,15天完成全部試樁工作。
項目負責人說,江夏土方消納場4月10日接收渣土,項目部3月底就鎖定了土方車輛及勞動力資源,協調了280台渣土車,科學制定車輛進出及分流路線,提前和土方隊伍網絡交底。
3月底複工的中建·福地星城二期項目,近400工人加班加點,力争把耽擱的工期搶回來。
三局總包總經理助理周傑剛說,各項目部做好防疫前提下,倒排工期,挂圖作戰,争分奪秒搞建設,按既定目标向前推進,争取把疫情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高品質履約踐行企業使命。
雄安商務服務中心項目沖刺目标節點
省内省外全面開花強履約
作為在漢央企,三局總包承建全國多個省市地标工程,公司多地聯動、比學趕超,推進複工複産、複崗達産。
在鹹甯,鹹甯大洲湖生态建設示範區PPP項目正抓緊施工,水利防洪工程的水閘已完成主體結構,計劃下月完工,具備蓄水及防洪功能……項目建成後将助力鹹甯對接大武漢。
在鄂州,葛店項目群多棟樓房主體結構封頂;葛店新城一期項目最後一棟樓房也于近日動工。目前,該項目群已有1500餘名工人投入施工生産。
在雄安新區,繼打造雄安市民服務中心之後,又一地标工程——雄安商務服務中心項目正進行樁基施工和塔吊基礎澆築,預計年底建成交付,成為雄安新區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
此外,該公司更是穩定上下遊産業鍊,下發了分供方單位複工履約考核的相關要求,固化分包單位全面恢複正常生産時間節點,并按照時間節點考核,對勞務人員返崗率達到要求的給予考核加分,未達到要求的給予考核減分,通過正向激勵與負向激勵相結合的方式,大力推動複工複産。
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鄧偉華說,疫情防控關乎生命,複工複産關系企業發展。公司将深入貫徹落實相關精神,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力保實現全年發展目标任務。
數說火神山
2020年新春之際,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臨危受命,挺身而出,按照中建三局總體布署,牽頭建設武漢“小湯山”——火神山醫院。全體建設者衆志成城、鏖戰一線,與時間賽跑、與疫魔競速,創造了令世界震撼的“中國速度”。
醫院交付後,公司組建火神山醫院維保隊深入“紅區”逆行搶險,與醫護人員并肩作戰,守護“生命之舟”。
0
火神山醫院是國内最先進的傳染病醫院之一,醫院集中收治病患多、治愈率高,全體醫務人員實現了“零感染”。
9
1月25日開工,2月2日正式移交,建設工期9天,創造震撼世界的“中國速度”。
17
中建三局承擔火神山醫院17個病區的的維保任務,24小時快速響應,為醫護人員救治病患保駕護航。
120
火神山醫院維保團隊高峰期達120人,他們在維保誓師大會上許下誓言:“最危險的地方我們去,最緊急的關頭我們上。”
1000
火神山醫院設置1000張床位,配備世界一流的醫療設備,是一座擁有5G及雲計算技術的“雲上智慧醫院”。
1310
紅區(重污染區)作業,對維保人員有較強的挑戰性。維保人員挺身而出、不畏艱險,累計進入紅區内作業達1310人次,确保醫院紅區内各系統功能正常使用。
1835
火神山醫院建設采用了行業最前沿的裝配式建築技術,現場共安裝完成1835套集裝箱,極大地壓縮醫院建造周期。
13500
參與火神山醫院建設的建設者共計13500餘人,其中管理人員1500餘人,作業工人12000餘人,他們晝夜奮戰、分秒必争。
50000
火神山醫院施工伊始,項目組織幾百台大型機器,累積平整全部場地5萬平方米,相當于7個足球場大小,為後續施工迅速打開局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