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武漢市新洲區鳳凰鎮關聖寨村“七彩茶園”色彩斑斓, 茶農們穿梭在花樹叢中采摘春茶。(視界網 邱新明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崔逾瑜 通訊員 陳迪林
閱讀提要
春風一笑綠山岡,喜見銀芽處處芳;蘭指翻飛随蝶舞,采來雲霧壓千筐。随着氣溫回升,湖北跑步進入“采茶季”。
強鍊、延鍊、補鍊,全省各地加強茶園管理,拓展電商營銷,推進茶旅融合,省内外喜見湖北香茗産銷兩旺。
今春湖北頭茬茶,格外沁人心脾。
春茶實現“三增”
湖北,群山逶迤。春山如笑,正搶着喚醒鮮嫩的春芽,叩開人們新一年的味蕾。
在大悟,30萬畝茶園陸續開采,茶農們舞動纖指,猶如撥動綠色五線譜,收獲着今年第一片“金葉”。在英山,沉寂了整個冬天的茶葉谷火熱起來,茶園中搭設起直播間,英山縣委書記鄭光文為第一杯英山雲霧茶“吆喝”吸粉。在五峰土家族自治縣,種植了綠肥的青崗嶺示範茶園,茶葉品質提升、産量提高,茶香四溢。在保康,保茶集團智能化茶葉加工生産線啟動運行,嫩綠的鮮葉經過近4小時、十幾道工序的自動化處理,成為馨香馥郁的保康毛尖……
湖北是茶葉大省,初步統計,我省有72個縣市區300多個鄉鎮産茶,帶動200多萬茶農增收緻富,涉茶經營人員超500萬。
受天氣影響,今年我省春茶開采時間推遲10天以上。據4月初農情調度,全省春茶保持“三增”态勢——開采茶園面積達320.6萬畝,較上年同期增23.1%;鮮葉收購價達105.8元/公斤,較上年同期增26.34%;累計春茶銷售額達28.9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4.53%。
恩施州農業農村局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全州118萬畝茶園開采,占投産面積的77.9%。鮮葉收購均價100元/公斤,上漲19%。其中,鄂茶1号、龍井43鮮葉收購價最高突破180元/公斤、220元/公斤,較去年上漲12.5%、10%。全州1432家茶企開足馬力,搶抓春茶生産,銷售均價620.4元/公斤,累計銷售額7.05億元。特級“恩施玉露”銷售均價1600元/公斤,上漲33.3%,“貢芽”銷售均價950元/公斤,上漲26.7%。
截至3月底,十堰市茶園開采面積34.42萬畝,擴大2萬畝。“随着幼齡茶園相繼投産,加上天公作美,預計産量增加18%。”十堰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科工作人員介紹,今年春季晴雨天氣變換快,氣溫轉化幅度大,有利于茶樹氨基酸等品質成分形成,茶葉香氣、色澤、口感明顯好于上年。
不久前,我省公布60個茶葉主産區名單,召開茶産業鍊在内的重點農業産業鍊工作推進會,發布《關于統籌做好2022年茶産業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産茶區做足茶文章、撬動茶經濟。
“茶産業關系着湖北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關系着我省農業穩産增産、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甯。着眼于茶農增收、茶企增效、茶業增值,全省各地正搶抓晴好天氣,組織幹部群衆、農技專家、網紅達人等,深入茶園、加工車間、直播間,從政策引導、宣傳推介、品牌建設等方面發力,打好春茶産銷‘組合拳’,沏好今年的第一壺湖北茶。”省農業農村廳主要負責同志表示。
香茗飄香海内外
清明假期,鑫鼎長盛川茶葉專業合作社茶農和産業工人顧不得休假,一頭紮進長盛川歐盟标準生态基地,開展春茶機械化采收。
符合歐盟生态标準的茶葉在全國茶葉市場成為炙手可熱的“搶手貨”。以國家級非遺産品——長盛川青磚茶為龍頭,鑫鼎集團深入推進茶産業鍊建設,帶動宜昌毛尖、宜昌宜紅兩大茶葉品牌共同開拓市場,今年惠農春茶采取了線上預定與線下團購相結合的模式,在廣東大灣區和山東渤海灣區域銷售形勢大好,“綠、黑、紅”三色茶産量穩步提升,一季度銷售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12.5%,海外銷售也穩中有升。“這是長盛川用品質提升換來的效益上升。”總經理何建剛高興不已。
小小一片茶葉,漂洋過海,舞動“一帶一路”。4月2日,湖北新興茶業股份有限公司廠區一片繁忙,15輛大卡車将372噸珍眉綠茶組織裝車,發往摩洛哥等非洲國家,可創彙140萬美元。在該公司生産車間裡,工人們正忙着篩茶、裝袋、封口、打包,趕制下一批出口的茶葉。
潤邦茶業公司總經理張文旗稱,今年3月,公司銷售比去年同期增長三成,當月實現産值2300萬元,公司在22個省市銷售實現上升。
采花茶業自3月15日開采後,截至4月5日,共收購鮮葉76.3萬斤,帶動茶農鮮葉收入4822.8萬元。今年,該公司推出采花春茶“百圓惠”産品,100克芽茶、250克毛尖均隻售100元,性價比超高的采花春茶熱銷北上廣,省外銷售已突破1600萬元。
湖北大别茶訪茶業有限公司自3月20日起售英山雲霧茶。除了32家線下實體店、加盟店,該公司組建了新媒體運營團隊,每天在抖音開7個直接間、直播長達15個小時,日銷售額超過10萬元。
全産業鍊建設提速
茶葉是我省十大重點産業鍊之一。
去年,從頂層謀劃,從細節着眼,我省積極打造茶産業鍊,提出從生産、加工、科技、品牌到營銷的全産業鍊提升思路,350多個茶葉品牌整合為7大區域公用品牌,赤壁青磚茶、武當山茶、恩施玉露、英山雲霧茶品牌價值分别達到33.65億元、32.02億元、25.21億元、24.64億元,同比增長11.09%、7.84%、9.28%、12.05%。
各産茶區“茶意”酣暢,“茶戲”連台。宜昌、鹹甯、十堰等市茶産業鍊“鍊長”紛紛開展專題調研或召開工作推進會,統籌力量推進茶産業高質量發展。孝感市設立市級茶産業專項發展基金,每年拿出400萬元支持茶産業鍊發展。英山縣明确年度目标任務及考核辦法,整合5000萬元支持茶産業發展。恩施州強化春茶生産金融支持,目前金融機構已對接277家茶企入艙,提供茶葉生産信貸支持159筆、金額54899萬元。第三屆陸羽茶文化節、2022年武陵山茶葉交易市場春茶開市暨恩施硒茶采購商大會、五峰縣的喊山開園等茶事活動精彩紛呈,攪熱線上線下。
以茶為媒,以茶會友,招大引強邁開步伐。今年一季度,湖北龍王垭茶業公司與湖南茶業集團簽訂3000噸精制茶加工項目合作協議,并共同出資成立楚湘茶業有限公司。五峰縣采花鄉茶企分别與省内外8家企業簽訂“茶約采花”對接協議,采花鄉政府與湖北中興食品簽訂“采花茶園定制”協議,與廣西弘山堂生物科技公司簽訂鄉村旅遊協議。竹溪縣依托鄂渝陝(竹溪)農産品冷鍊物流配送中心,建設鄂渝陝茶葉交易市場。
握指成拳,區域公用品牌持續抱團發力。恩施州茶産業協會完成新一輪“恩施玉露”“利川紅”的授權審核,授權市場主體分别達99家、140家。3月中下旬,恩施玉露茶業集團有限公司和湖北利川紅産業集團有限公司先後挂牌。十堰市統一整合打造“武當山茶”品牌,授權95家茶企,使用統一的生産技術規程、産品質量标準等。
恩施市芭蕉侗族鄉運用全程托管模式對分散茶園進行統一供肥、統一供藥、統一施肥、統一修剪、統一防蟲治病,目前已完成28000畝茶園全程托管,涉及茶農7000餘戶、茶企60餘家。芭蕉侗族鄉黨委書記朱永恒稱,全鄉将走好茶旅融合的鄉村振興發展之路,将茶産業、玉露文化、民族文化、鄉村休閑結合起來,把茶農變網紅、茶園變公園、車間變景點、農副産品變旅遊産品,帶動更多茶農緻富。
荊楚大地,無限春光裡,這壺茶熱起來了,價格漲起來了,品牌亮起來了,産業融起來了,茶農笑起來了!
湖北日報客戶端,關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僅為用戶推送權威的政策解讀、新鮮的熱點資訊、實用的便民信息,還推出了掌上讀報、報料、學習、在線互動等系列特色功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