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中華文化的藝術瑰寶舞蹈

中華文化的藝術瑰寶舞蹈

民俗 更新时间:2024-11-20 20:43:55

中華文化的藝術瑰寶舞蹈?舞劇《五星出東方》以我國新疆地區尼雅遺址出土的漢代護臂為起點,講述了一段漢民族與西域各民族之間肝膽相照、生死與共的動人故事1995年,被譽為20世紀我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的“五星出東方利中國”護臂出土,其精美的五色紋樣、寓意深遠的圖文應和、精湛的織錦技藝令世界矚目,也由此展開了人們對漢代絲綢之路上國寶故事的浮想聯翩,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中華文化的藝術瑰寶舞蹈?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中華文化的藝術瑰寶舞蹈(十三藝劇評五星出東方)1

中華文化的藝術瑰寶舞蹈

舞劇《五星出東方》以我國新疆地區尼雅遺址出土的漢代護臂為起點,講述了一段漢民族與西域各民族之間肝膽相照、生死與共的動人故事。1995年,被譽為20世紀我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的“五星出東方利中國”護臂出土,其精美的五色紋樣、寓意深遠的圖文應和、精湛的織錦技藝令世界矚目,也由此展開了人們對漢代絲綢之路上國寶故事的浮想聯翩。

這護臂原屬何人?又緣何會出現在古代精絕國墓葬之中?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展演舞劇《五星出東方》在蕩氣回腸的故事講述中将我國各民族精誠團結、攜手奮鬥、共創美好生活的民族精神深情镌刻。風格鮮明的舞蹈塑造了文物護臂的主人——頗具家國情懷的漢代戍邊将領奉,他押送作為戰俘的北人之子建特行至大漠精絕古國之境。因身份對立,原本頗有龃龉的兩人在坦誠相處、共助精絕國百姓中逐漸冰釋前嫌。随後在突如其來的風暴中奉與建特帶領百姓們共禦險情,在抗沙、治沙的同甘共苦中磨砺出曆久彌堅的手足情誼。當北人的兵馬來犯,奉犧牲一己之身護佑着西域古國之境,他交給精絕國首領的織錦護臂凝聚着千百年來精誠團結、守望相助的民族情誼,也護佑着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

舞劇中與各民族手足之情并叙共進的線索還有春君與奉的愛情。《五星出東方》不僅通過個性鮮明、風格迥異的舞蹈設計将心懷民族大義的漢将領與豁達健朗的民族兄弟們描摹得入木三分,更是運用頗具西域風格的舞蹈語彙刻畫出靈動清新的精絕國首領之女春君。她與奉在精絕古城相遇相知相愛,她的舞蹈是大漠古城中最明麗的色彩,她是奉、建特與精絕國百姓之間的情感紐帶。精絕國首領的酒宴之中,春君雀躍着牽起微醺的奉共舞,隻見明媚俏麗的女兒姿态與舒朗開闊的男子舞風相異又互補,攜手相依的親昵與飛旋在空中的喜悅訴說着彼此心心相映。在奉決意犧牲自己與春君告别之時,千般不舍與萬般無奈彌漫在依依惜别的雙人舞中,擁抱着彼此的旋轉充滿了難言的哀傷,深情款款的兒女之情與家國情懷的民族大義相互映照,“小我”之愛融聚在民族大愛如涓涓細流彙入大海,奔湧連綿而亘古不絕。《五星出東方》刻畫出的鮮活生動的人物形象,在叙事與情感的鋪陳并進的國寶故事中書寫出深厚隽永的民族精神。

《五星出東方》在舞段的編排中極為用心,《燈舞》中的舞者們手掌間托着蓮花燈蜿蜒而行,恍若落入長河的大漠繁星。她們曲折盤旋的手臂、擰腰出胯的舞姿、躍動中的千旋萬轉、撼頭弄目之律動将精絕古國神秘的異域風情渲染得淋漓盡緻。在遙想長安的段落中《農樂》與《錦繡》是兩個令人過目難忘的舞段。《農樂》之舞大膽創新,田間勞作的人們頭戴鬥笠、懷抱着稻谷歡樂自在地起舞,在輕松而略帶诙諧的風格中,将“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的村田生活寫意在舞台之上,俨然是一幅村田喜樂農耕圖。《錦繡》以今西安漢陽陵出土的漢代人俑形象為參照,寬袖細腰、襦裙曳地。漢代女子的服飾以層疊的領口與袖籠為特點,束腰的審美與鋪展的衣裙也為舞蹈增添了很多新的可能。《錦繡》在流暢的舞動中以頓挫勾勒出舞姿,在激昂的衣袂飛揚之時突然停駐,散發出令人屏息的美。其質感厚重的衣袍更加凸顯出動作力度,雖袖手卻似乎可見那舞者隐約在袖口與裙裾的力道,“兀動赴度、指顧應聲”,“若竦若傾”間可見翹袖折腰之姿。

《五星出東方》不隻是對國寶文物故事的抒懷與暢想,它更是民族精神的舞蹈書寫,故事裡西域古國患難與共的民族兄弟,織就了一曲相親相愛的民族詩篇。同時舞劇嘗試着以文物講述故事,更是在曆史想象與藝術創作中向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發展與創新性轉化邁進了一大步。

(文/李超,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教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