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來聊聊白玉菩提。
白玉菩提,又名菩提根,外皮為黑棕色,切開後内心如白玉,質地堅硬手感類似和田玉,非常光滑,潤澤,其名字也正是由此而來。它最大的特點,不論天氣多熱,放在手上,貼在臉上,感覺總是涼涼的。越把玩越潤澤。
菩提根半開是這個樣子:
帶皮白玉菩提,市場還有雕一半花一半留皮的
加工去皮後是這個樣子:
配的一顆三年的開片一點零菩提根
根據形制,菩提根的玩法多種多樣。
第一種,帶皮的,不把表皮完全去除,玩起來味道也不錯。
第二種,加工為2.2---1.2不等直徑的圓珠桶珠算盤珠,一般9-15顆根據手腕的粗細做手串佩戴。(筆者會後續針對手串的串制規則,搭配方法等專門另起一文)。
第三種,108顆串制,佩戴手腕或者挂在脖子上。一般的12-6甚至更小的5直徑的各種圓珠。
第四種,做雕刻素材。因菩提根質地适合下刀,可塑性強,可做成各種小雕件用來做配飾或者小把件。
菩提根小葫蘆
至于價格,白玉菩提不貴。和千眼菩提同樣,屬于大衆文玩的一種。幾十上百,貴不到哪兒去。最主要的就是個工。所以都能拿來耍耍,愛惜着玩有感覺,随心随性也能出精品,大大咧咧,玩廢了也不心疼----當然既然玩了,您也不會到這份兒上對不?
菩提根起初興起大多也就以白色最為普遍,由于玩客的追捧,後來出現了所謂的“風化果”。菩提根為什麼叫“白玉”?因為它潔白如玉嘛,可是盤玩過程中逐步的氧化,會出現顔色的逐步變化,如圖是半年的菩提根:
半年帶多盤少
于是乎,商家就開始推出所謂的風化果甚至油炸果。諸如此類:
大家可以和盤玩出來的做個比較
個人不建議看官入手這些,還是本真的東西,然後自己努力加持出來的才是最美的。
如下圖,筆者三年的菩提根,當初大約十來顆,都分散到不同的手持和手串搭配上了,這個開片和古意,一個字:醉人啊!
金剛 椰蒂 松石 今天的主角
搭配星月
菩提根開片一般為“冰裂紋”。
文中所有圖片都是筆者手機拍攝。碼字不易,如果您對文玩也感興趣,歡迎關注,相互交流學習。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