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上最先懂得計時的國家,大約商朝後期,中國就出現了把一晝夜一百等分的「百刻計時制」,并且一直沿用到清朝末期。對時間的計量和各種計時器的發明,可以說是古代中國人的一項偉大創舉。我們今天就一起看一看在鐘表出現之前,我們的祖先都用過什麼樣的計時方法。
人類最早使用的計時儀器是利用太陽的射影長短和方向來判斷時間的。利用日影長短的稱為「圭表」,用來測量日中時間、定四季和辨方位;利用日影方向的稱為「日晷」,單純的用來測量時間,二者統稱為「太陽鐘」。早在商朝,中國就有甲骨文記載的使用圭表的曆史。而确切記載使用圭表的時間為公元前659年。
在計時制度上,中國古人最早選擇的是「十進制」,「陰陽五行曆」和「十時辰制」都是以此為據而編出的曆法。白天的五個時間節點為:朝、禺、中、晡、夕;晚上的五個時間節點則為天幹中的甲、乙、丙、丁、戊。後來在十進制的基礎上進化出「百刻制」、百二十刻、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等,但這些計時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瑕疵。
西周開始,古人開始采用十二時辰來劃分一日,并将換日點固定在夜半。漢朝時,人們開始用十二地支來重新命名十二時辰。直到明朝末期,歐洲的天文學知識傳入中國,将一個時辰劃分為八刻、一晝夜劃分為九十六刻的「九十六刻制」在清朝時被定為正式的計時制度。
由于太陽鐘都要依賴太陽的影子,因此一旦陰雨天或晚上便沒法使用了,于是一種「水鐘」應運而生,這就是「刻漏」。「刻」指标有時間刻度的标尺,「漏」就是漏壺。刻漏利用水均勻滴漏的原理,通過觀測壺中刻箭顯示的刻度來計算時間。李白的「似将海水添宮漏」 和蘇轼的「漏斷人初靜」等名句中,都出現了刻漏的名字。
由于冬天時,刻漏的水容易結冰,用流沙驅動刻漏的「沙漏」出現了。西方發現最早的沙漏大約出現在公元1100年,比中國要晚,但中國最著名的「五輪沙漏」則是明朝時由詹希元發明的,他設計的沙漏在顯示方法上幾乎與現代時鐘的表面結構完全相同。由于沒有水壓限制,沙漏比刻漏更加精确,逐漸成為了主流的計時工具。
除了前面說的常規計時器之外,還有一些比較生僻而頗具傳奇色彩的計時用具,香篆鐘就是其中一種。在荷蘭漢學家高羅佩講述狄仁傑傳奇事迹的《大唐狄公案》中就記載了香篆鐘的樣子:香篆鐘為梅花形黃銅盤子,盤内有梅花五瓣,每瓣梅花各缭繞一圈盤香,用以計時焚熏,時稱「五孕祥雲」。
元代著名科學家郭守敬還創制了「大明殿燈漏」,它是利用水力驅動,通過齒輪系及相當複雜的凸輪機構帶動木偶進行「一刻鳴鐘、二刻鼓、三钲、四铙」的自動報時器。由于其造型很像宮燈,而且放置于皇宮的大明殿,因此被稱為「大明殿燈漏」,它是中國鐘表史上最為著名的計時儀器之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