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 無論何時,培養一個能力出衆、内在幸福的優秀孩子,是父母最大的心願,也是教育的終極目标。然而眼下,大多數家長在家庭教育上既沒有經過深思熟慮,也沒有頂層設計,基本上是被焦慮推着走。資深教育研究者魏智淵認為,想要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關鍵是幫助他形成“優秀者的自我鏡像”,從小培養起優秀的習慣,這才是“赢在起跑線”的真正含義。此外他還提醒,家長應該在大的時代背景下,去看待一些教育問題。
支持外灘君,請進入公衆号主頁面“星标”我們,從此“不失聯”。
文丨周滢滢 編丨Jennifer
這些年,教育圈正在發生很大的震蕩。
受疫情影響,國際學校部分外籍教師辭職、國際考試相繼發出變動消息,都給不少學生和家庭帶來了沖擊,讓留學路更加充滿不确定。
另一方面,無論是國内外升學環境,還是就業環境,“越來越卷”已成趨勢。在時代浪潮之下,教育自然也“卷入其中”。盡管有“搖号”“雙減”等政策出台,家長的焦慮依然有增無減。
在社會和教育系統的雙重夾擊之下,越來越多曾經的校園佼佼者,在走向社會後卻成了喪失追求和鬥志的“躺平一代”、甚至是毫無幸福感的“空心病孩子”。
如何培養出一個能力出衆、内在幸福,能面向未來的優秀的孩子?這是對教育的終極發問,也是每個父母最為關心的問題。
資深教育研究者魏智淵,近年來越來越重視家庭教育,并把它當作教育自救的一個重要途徑。他認為,今天的學校教育普遍欠缺核心競争力,被應試教育所裹挾,一時難以做出真正的改變和革新。在這個既内卷又躺平的時代,亟需父母的覺醒和家庭教育的自救。
魏智淵
在教育圈,魏智淵還有個更知名的稱呼“鐵皮鼓”,他曾以此為筆名,寫了很多廣為流傳的教育文章。
作為新教育實驗研究員、南明教育創始人,他也是語文教學改革的先行者,并在教學研究、教師發展等領域均有研究,已出版了《語文課》《應試時代的教師責任》《教師閱讀地圖》《蘇霍姆林斯基教育學》《高手教師》《兒童讀寫三十講》等多本教育專著。
如今,他希望将從教30年的研究成果,更多地惠及家庭和社會,幫助父母看清教育中各種紛繁複雜的問題,抓住教育本質。他的公衆号“知教師”以及線上講座“老魏咖啡館”,都吸引了一大批家長粉絲。
在最新出版的《高手父母》一書中,魏智淵就開門見山、直指家長最關心的問題——“如何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
結合心理學研究成果,以及自己的教育觀察和實踐,他給出了一個新的視角。那就是,想要讓孩子成為一個努力的人,一個優秀的人,就要幫孩子形成“優秀者的自我鏡像”。
“孩子一旦認定自己是個優秀者(事實上的或潛在的),就會以一個優秀者的方式去建構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就會變成一個努力的人,并讓努力成為習慣。”
不同于一些細枝末節的方法和技巧,他認為一個孩子想要發生質的變化,一定取決于本質的轉型,一種底層系統的叠代。
該如何幫助孩子構建自我鏡像?在大的時代背景下,家長還需要看清教育中的哪些問題?外灘君和魏智淵老師聊了聊。
教育的真正秘訣,
是形成“優秀者的自我鏡像”
今天,家長參與教育的熱情異常高漲,但是魏智淵發現,大多數父母在家庭教育上既沒有經過深思熟慮,也沒有頂層設計,基本上是被焦慮推着走。比如,看見别人孩子上課外班,自己孩子也上,至于為什麼上,卻沒有認真考慮過。
在焦慮的推動下,父母做出的很多行為和決策,自然是南轅北轍。于是,他在《高手父母》一書中,詳細闡述了家庭教育中的種種誤區,幫助家長厘清家庭教育究竟該做些什麼。
對于“如何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這一最核心的問題,魏智淵提醒,首先我們應該認識到,一個人優秀與否,主要取決于習慣。
“因為對于優秀者來講,努力已經成了一種習慣。就像在學霸看來,努力和吃飯、睡覺一樣自然。相反,如果哪一天他沒有努力,就會覺得特别不安,他忍受不了不努力的自己。”
對一個孩子來說,他能夠持續努力、戰勝惰性本能的動力從何而來?
這就涉及到心理學中一個特别重要的原則——一個人從無需外部壓力能夠堅持做一件事情,或者保持一種狀态,他一定從中得到了好處。
短期來看,可以靠外部刺激。例如,明天就要考試了,今天就會非常努力。但是激勵一個孩子長期努力不能靠這個,就像我們不能對小學一年級孩子說,好好學習,将來考上清華就會如何如何,這是沒用的。
而持久穩定的努力,一定靠的是長期形成的較高水平的自我鏡像、自我認知。當孩子意識到自己是一個優秀學生的時候,他就會像優秀學生一樣努力,久而久之,努力已經變成了一件自然的事。
在這過程中,孩子的動力來自于高自我認同和高自尊,來自于不斷肯定“我能行”“我很優秀”的内在滿足感。否則,就成了常見的“表演性努力”,不給糖就不努力,或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鏡像傳遞”,魏智淵推薦了一部堪稱教育經典的童書《特别的女生薩哈拉》。書中的老師波迪小姐,就是一位擅長構建優秀鏡像的高手。
主人公薩哈拉是一個學渣,有一天新老師波迪小姐讓大家寫随筆。薩哈拉不知道寫什麼好,最後她隻寫了一句話:“我是個作家。” 波迪小姐批改這篇随筆時,卻回複了三個字:“我相信。”
但是接下來幾次作文薩哈拉都沒交。波迪小姐沒有苦口婆心地勸導,更沒有冷嘲熱諷地挖苦,而是留下了堪稱經典的回複——“作家需要寫作”。
這給了小薩哈拉強烈的震撼。這意味着在老師眼裡,她的确是把自己當作未來作家看待的。在這樣一種心理暗示下,薩哈拉真的發奮努力成為了作家。
同樣,教育界著名的皮格馬利翁效應,也驗證了自我鏡像的重要性。
在一場針對小學生的實驗中,研究人員從班級中随機抽取約20%的學生,讓老師認識到這些兒童的智力會發展很快,并對這些孩子産生更高的期望。
結果發現,那些被期望的學生,特别是低年級孩子,果然比其他學生在智商上有了明顯的提高。這表明,老師的高期望會傳遞給學生産生“優秀的自我鏡像”,使他們朝着期望的方向變化。
魏智淵相信,一個孩子的各種問題,往往都與自我認同有關。想要讓孩子變得優秀,就要幫助孩子形成“優秀者的自我鏡像”。而“鏡像傳遞”,是迄今為止效率最高,也是成效最顯著的教育模式。
然而現實中,對于成績不如人意的孩子,大多數家長甚至老師,卻是這樣做的——
這樣一來,“差生”“學困生”就成了孩子自我定義的角色和标簽,他們會在潛意識裡去做出符合自我認知的事情。
看到這裡,會有家長疑惑:一個班級不可能所有孩子都是“優秀”的,因為不可能所有孩子都排在前20%。這種情況下,如何保證孩子良好的“自我鏡像”?
在魏智淵看來,這個問題本身有一個隐含的前提,那就是認為“優秀”的标準是單一的,每個孩子可以按優秀程度排成一個名次。實際上,這個隐含的前提是不成立的。
分數排名是單一的标準,而生命是複雜多樣的。孩子發展的領域特别寬廣,除了學科差異外,還包括了藝術和體育等廣闊的空間。“一個孩子,可能學科成績不行,跆拳道卻是冠軍,我們能說這個孩子,算是優秀,還是不優秀?”
學校的意義,就在于盡可能地提供豐富有意義的學習機會,幫助有各種可能性的孩子,去形成自己優秀的領地,擁有自己的自由與尊嚴。
實際上,在現有的教育體系裡,大多數學校都做不到,我們的孩子還是不可避免地被按照學科成績進行單一的排名和劃分。
魏智淵認為,在這一情況下,就需要家庭的彌補。家長在幫助孩子盡力适應校内學習的同時,也要盡可能讓他們在某一個領域樹立自尊心和自信心。而在某一個領域表現優異,獲得自信與自尊的孩子,也就有了某種“優秀者的自我鏡像”。
用深度學習,
對抗應試教育下的淺層學習
那麼,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構建“優秀者的自我鏡像”?
在這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一個孩子的自我鏡像,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形成的。
心理學家埃裡克森将6-12歲的孩子,也就是整個小學階段,稱之為“勤奮-自卑”時期。
這一階段的核心沖突,是勤奮對自卑。兒童離開了父母的懷抱,被進一步地投入到社會環境中,他必須在生态位中赢得自己的位置,也會更加重視社會比較,通過他人的評價來定義自我。
因此,這一時期最重要的任務是,幫兒童體驗以穩定的注意力和孜孜不倦的勤奮來完成工作的樂趣。如果一個兒童能順利完成學業,就會持續地獲得成功,他也會獲得勤奮感,并在未來獨立生活或承擔工作時充滿信心;反之,則會産生自卑。
“從小學階段,甚至幼兒園開始,我們就要讓孩子擁有高水平的自尊和自我認同感,幫助他從小培養起優秀的習慣。”魏智淵直言,這才是“赢在起跑線上”的真正含義。
然而,在應試教育框架下,家長往往會重視一些機械的、外部的行為習慣,比如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外部習慣确重要,但是他更強調孩子内部的、思維上的一些習慣。
比如保持專注的習慣,這是一種智力上的緊張感。現實中有的孩子很難專注,因為潛意識裡抗拒學習,總是一種散漫的、被動的态度,學習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再比如合理歸因的習慣,這是一種将失敗和成功正确歸因的成長性思維,對孩子來說受益無窮。
其中最容易被忽略的,還有深度學習的習慣,這不僅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方式,也是讓一個孩子在未來富有競争力的關鍵。
那麼,在學前或者小學階段,如何幫助孩子進行深度學習的訓練?下面,外灘君和魏智淵老師重點探讨了這一問題。
他認為,首先,我們要明确的一點是,在不同年齡段,學習内容有所不同,對應的深度學習方法也有所不同。抽象來講,深度學習最好的途徑,就是有難度的項目學習。
比如,疫情期間很多孩子隔離在家不能出門,家長可以跟孩子利用業餘時間,以小區裡的植物為對象,開展項目學習這樣一種深度學習訓練。
我們可以先讓孩子結合網絡搜索認識每一種植物,繪制植物圖譜,這就涉及到生物知識的學習;而編制卡片又涉及搜索能力、概括能力,這些都是基礎能力。
接下來可以拉長學習時間,讓孩子按照24節氣,在不同節氣裡為植物拍照,做觀察日志,觀察物候變化。還可以在不同季節裡,為每一種植物創作一首小詩,寫出對它的感覺,盡情發揮想象力。
這樣一來,等學習結束就可以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作品。
“持續一年的深度學習對孩子的影響會超乎想象。”魏智淵提醒父母,真正的學習不是挖很多口井,每一口井都很淺,而是要把一口井打深。
此外,這種深度學習的習慣和能力,還可以幫助孩子對抗應試教育下的“淺層次學習”。
在多年教學管理和研究中,魏智淵發現,哪怕在應試教育背景下,真正的應試高手,也必然具有深度學習的特征。
“因為那些擅長深度思考的孩子,能夠以簡馭繁,用盡可能少的題目,達到學習效益最大化;而一般學生,更容易陷入題海戰術、浮于表面,二者的差距也就會越拉越大。”
而對于家長來說,一味地認同應試教育,是可悲的;一味地反對應試教育,也是可怕的。最好的道路,永遠是第三條。
何謂第三條路?就是一方面鼓勵孩子去适應學校教育,并努力在競争中獲勝;另一方面,要通過家庭教育,教給孩子許多學校不教的東西,比如獨立的人格、成長型思維、正确的目标導向、良好學習習慣等等。
“學校教育的短期行為一時無法改變,但是家長可以用長線思維,培養一個健康而豐盈、有優秀自我鏡像的孩子。”這正是魏智淵寫《高手父母》一書的初衷,也是他希望家長能進行的教育自救。
在時代背景下,
去看清一些教育問題
當然,教育的複雜性還在于,它從來都不隻是教育自身的問題。作為社會系統的一環,教育深受社會環境的影響。
“就像社會感冒了,教育就會打噴嚏。”魏智淵建議,對于一些教育政策,比如“雙減”,我們也要在大的時代背景和社會環境下去看待。
眼下,疫情正成為社會發展的一個轉折點,我們正面臨一個全球化暫時退潮,民族主義興起的時代。伴随中國經濟長期高速增長的結束,社會也将出現兩極分化。
而今天的教育就和經濟一樣,表面上欣欣向榮,實際上正陷入困境。
具體表現為,一方面,學校和老師存在普遍的專業匮乏,創新和改革動力不足;另一方面,公共領域存在着嚴重的價值觀匮乏,比如完全以“成功”為導向,且“成功”的标準十分單一。
這兩者都導緻當下的教育實際上處于一種“躺平”或者“瞎折騰”的狀态。無論是學校,還是一線教師,都很難在短時間内改變。
與此同時,教育的兩極分化也會很嚴重。未來,相當一部分兒童可能會成為平庸教育的犧牲品,變得越來越淺薄、低智,缺少掌控人生的能力,成了“奶頭樂一族”。
而少數兒童則因為豐富的學習資源和廣闊的機會,他們的潛能得以開發,創造力得以釋放。比如,有一些小學生的思維品質已經遠遠高于高中學生,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
魏智淵曾在全國多個城市的公立、私立學校有過教學和管理經曆,他發現,今天的基礎教育,正讓很多孩子變得平庸。
比如,我們一邊在痛惜科技創新人才的不足,一邊又在扼殺孩子的科學天賦。
“一個有科學天賦的孩子,他在漫長的小學階段,本應該有大量的時間用于觀察與實驗,去探索大自然以及萬物的奧秘,包括種植、制作、實驗,但是實際上他的天賦沒有被喚醒,而是每天跟父母為沒有價值的作業鬥争。這是一種典型的‘買椟還珠’行為。”
而基礎教育的失敗,小學教育要承擔很大的責任。因為小學階段每一個關鍵期的錯過,都會對孩子造成不可逆的影響。除了上面說的天賦和興趣,還有閱讀能力。
研究顯示,家庭閱讀環境和閱讀資源支持不同的孩子,在大概四年級的時候,會逐漸拉開閱讀能力以及認知能力的差距,這也是我們所熟知的“四年級分水嶺”。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甚至認為,孩子在中學階段學業成績落後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閱讀。這不僅會損害孩子的智力,也讓孩子的精神世界變得無趣,缺乏彈性。
在時代大背景下,“雙減”等政策背後,更需要家長引起重視的是,如何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和學習規律。魏智淵呼籲,父母不能再用過去30年的經驗,判斷未來不确定的社會。
而“雙減”最大的好處,就是有可能留出時間空白來供家庭謀劃。如果家庭利用了這個時間的空白,與學校教育相互補充,那麼就可能培養出有人格、有素養、有活力、擅長深度學習的孩子。
他相信,無論如何,家長都是最有動力做出改變的人。
關注外灘教育
發現優質教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