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振甫先生《詩詞例話》中,歸納總結了不少古人作詩的手法。初讀時囫囵吞棗,其實很多内容理解得似是而非。閑暇時随意翻看,每一次重溫,總會有更深的領悟。
今日翻到“層遞”這一部分,談到作詩填詞,如何做到層深而渾成?錄之于下,于己如讀書筆記,與他人如借花獻佛,與學詩者共勉。
一、杜甫的層深: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杜甫有《登高》被人稱為“七律第一”: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濁酒杯。
頸聯寫道: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最為人稱道。宋人羅大經在《鶴林玉露》中評價道:
杜陵詩雲:“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蓋萬裡,地之遠也。秋,時之慘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齒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處也。獨登台,無親朋也。十四字之間,含八意,而對偶又精确。
這兩句詩,每一句都層層深入,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每一句有四層意思,兩句有八重含義。即所謂層深。
二、歐陽修的層深
又有歐陽修《蝶戀花》為詞作中層深的例子。
《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台路。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結尾兩句,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清人王又華 《古今詞論》中引用明末清初文學家毛先舒(1620年-1688年)詞論評價道:
偶拈永叔詞雲:“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遷去。”此可謂層深而渾成,何也,因花而有淚,此一層意也。因淚而問花,此一層意也。花竟不語,此一層意也。
不但不語,且又亂落,飛過秋遷,此一層意也。
詩人作詩填詞,詩意層層疊加容易,做到渾成也容易。但是既要層深,又要做到渾為一體(渾成)就難了。歐陽修和杜甫是怎樣做到的呢?
三、層深而渾成
毛先舒是這樣分析歐陽修這兩句詞的:
詞家意欲層深,語欲渾成。作詞者大抵意層深者,語便刻畫,語渾成者,意便膚淺,兩難兼也。
人愈傷心,花愈惱人,語愈淺,而意愈入,又絕無刻畫費力之迹,謂非層深而渾成耶。
然作者初非措意,直如化工生物,筍未出而苞節已具,非寸寸為之也。若先措意便刻畫,愈深愈堕惡境矣。此等一經拈出後,便當掃去。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遷去,層雖然多,但是此意淺,很好理解。用白居易的故事來說,就是老妪能解。既然不需要深思,就能理解,所以讀者欣賞時并無凝礙,因此在接受時字到意到,便有渾成的感覺。
毛先舒說“初非措意,化工生物”,就是自然而成,不經過詩人有意的刻畫。用周振甫先生的話解釋:
透過形象(花),用精煉的話寫出,含蓄而不淺露,言簡意赅,尋味起來就覺得層層深入,情意無窮。
讀者流暢地欣賞以後,再經過回味,自然會體會到詩人的層層深入。有輕舟已過萬重山之感。
不過,說到這裡,還有一層意思要理解,即何謂“先措意便刻畫,愈深愈堕惡境”呢?這個可以和王國維的“隔與不隔”一起理解。
四、隔與不隔
先措意便刻畫,愈深愈堕惡境。詩人作詩填詞,立意以後,就先想着如何刻畫修辭,越是刻意,越是堕入惡境。
用力過多,刻畫痕迹太濃,會造成讀者接受起來不那麼順暢。可能會不理解,也可能會産生斷裂的感覺。因此在讀者欣賞的角度來說,就難以渾為一體。
這一點,有些類似王國維的“隔與不隔”。《人間詞話》第四十篇中,王國維這樣說道:
問“隔”與“不隔”之别。曰:陶謝之詩不隔,延年之詩稍隔矣;東坡之詩不隔,山谷則稍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妙處唯在不隔。詞亦如是,即以一人一詞,如歐陽公《少年詠.詠春草》上半阙雲:“闌幹十二獨憑春,晴碧遠連雲,千裡萬裡,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語語都在目前,便是不隔。至雲“謝家池上,江淹浦畔”,則隔矣。
對于老妪來說,“ 千裡萬裡,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容易理解,但是聽到“謝家池上,江淹浦畔”可能就有點莫名其妙了。
謝家池上,說的是謝靈運詩“池塘生春草”; 江淹浦畔,說的是江淹《别賦》中名句:“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
雖然還是詠春草,但是學識不夠的人,可能聽不出與“草”有什麼關系。因此對于個别讀者來說,這裡會有“隔”的感受,自然理解這首詞也不會“渾成”。
這就是“刻畫”的一種現象。
結束語
層遞,是詩句分成了很多層次,自然顯得含義深沉。如果層深,還要渾成,就要考慮讀者的感受。假如言簡意駭,避免過多的刻畫,讓讀者更容易順暢地理解,就會有渾成的結果。
當然,這也要因人而異。有的人感覺渾成的,有的人未必感覺渾成。原因其實也多樣,有的是刻畫的問題,有的是學問的問題,有的是個人經曆的問題。
要想讓更多的人理解,就要适合大衆的口味。
曲高和寡,知音難得。
@老街味道
黃庭堅作詩有以物為人之妙,何謂詠物詩的“超脫颠倒”之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