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南山私募保殼費用

南山私募保殼費用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7 22:56:23

“私募殼”的地下買賣生意再起風雲。近日,有市場消息稱,某二手平台上出現了私募殼買賣的相關内容,報價從8000元到8萬元不等,且不少标明出售“幹淨”的殼資源。

“私募殼現在要的人挺多,因為新備案難度大。一個月成交幾單是很正常的。”從事私募備案、殼買賣的中介何炎(化名)告訴貝殼财經記者。

另一位私募備案、殼買賣中介李雪(化名)告訴記者,此前市場火熱的時候,自己買賣的私募殼價格在100萬-120萬,現在市場上一個優質的牌照(私募殼)價格在60萬-75萬元。

近期,基金業協會發布通知,重申了私募基金管理機構從業人員的相關規定,申請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的機構員工總人數不應低于5人,申請機構的一般員工不得兼職。基金業協會還指出,對于不符合相關員工人數要求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請在3個月内盡快完成整改。

貝殼财經記者根據Wind統計,在全國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備案中,有9300多家私募管理人的備案員工人數少于5人。也就是說40%的私募管理人備案員工人數是不符合監管規定的。多位業内人士表示,該通知有利于打擊“空殼”等私募現象,整頓行業亂象。

一位法律人士表示,私募基金近年來時常出問題,失聯的較多,所以加強監管是必須的,也是必要的。

“私募殼”生意有多大?行情好時價格上百萬

伴随着2020年權益市場的火熱,私募基金管理規模得以快速發展。據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5月,私募基金規模為17.82萬億元,相比2019年底增長了三成左右。

而與之相應的,其所衍生的“私募殼”交易有死灰複燃的苗頭。近期,有市場消息稱,某二手平台上出現了私募殼買賣的相關内容,報價從8000元到8萬元不等,且不少标明出售“幹淨”的殼資源。

貝殼财經記者查詢發現,該二手平台上涉及“白菜價”私募殼的頁面已經被删除,私募備案的相關“服務”多以“價格私聊”形式呈現。

南山私募保殼費用(私募殼地下生意)1

除了二手平台上的交易信息,私募殼的交易早已形成了一條龍服務。貝殼财經記者搜索“私募殼”三個字,網絡上出現不少批發或收購私募殼的廣告,售價45萬元起。

“私募殼現在要的人挺多,因為新備案難度大。一個月成交幾單是很正常的。”從事私募備案、殼買賣的中介何炎告訴貝殼财經記者。

實際上,随着私募殼需求的增長,殼價格也是水漲船高。私募備案、殼買賣中介李雪告訴記者,“短期私募殼價格也發生了變化。2019年行情不好,一個殼三四十萬都沒人要,2020年疫情以後,二級市場火起來了,殼賣得較快,價格也開始漲起來了。”

“現在市場上一個優質的牌照(私募殼)價格在60萬-75萬元。”李雪表示,“前期我們有專業團隊來把控風險,包括工商、稅務、協會的登記,還有公司的債權債務問題,我們都會做盡調并給出紙質版資料,以及銀行征信報告。”

對于殼價格的漲跌,李雪表示,此前市場火熱的時候,自己買賣的私募殼價格都在100萬-120萬元,當時客戶都是拿着錢讓我們找資源。現在稍微有點瑕疵的,大概70萬元左右。“這裡面的門道挺多的,代持和不代持費用也不一樣,不代持的話,會稍微便宜一些。”

此外,注冊地點也會影響“殼”的交易價格。何炎表示,通常一線城市的私募殼價格稍貴一些,比如,如果北京、上海的私募殼價格在60萬元左右,二三線城市就是50多萬元。

他還告訴記者,網上通常會标記幾萬元等較低的價格來吸引客戶,但實際成交價格都是六七十萬的行情。如果客戶問起低價是否能買到的話,他們會回答說,之前确實有低價的情況,但是相關的标的已經轉讓出去了。

何炎表示,相比今年年初的價格,現在的價格便宜了大概5萬元。

殼從哪裡來,誰在買賣?

私募殼的買賣轉讓并不是一個新事物。2014年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私募基金備案和自律管理工作逐漸開展,基金業協會曾表示,在我國私募基金行業迅速發展下,私募機構登記備案前期也出現了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等問題。

李雪告訴記者,2015年的時候管理還不是很嚴格,當時不少企業和個人都趕末班車抓緊注冊并在協會進行備案。彼時備案還不需要出具法律意見書,基本一周就可以完成,多是走個形式。

“後來爆雷了,引起了監管的重視,備案流程也逐漸完善,通常都需要3個月以上的時間。”李雪說。

貝殼财經記者發現,2016年是私募基金管理人被注銷的高峰。基金業協會曾在2016年8月發布公告稱,自2月5日發布《關于進一步規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若幹事項的公告》以來,累計超過1萬家機構已被注銷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

近年來,基金業協會長期對未符合要求的私募基金管理人進行清理。截至 2021 年 5 月末,存續私募基金管理人 24427家,管理基金數量10.63萬隻;管理基金規模17.82萬億元。其中管理基金數量和規模環比均出現增長,但私募管理人數量卻相對有所減少。

近期,中基協發布通知,重申了私募基金管理機構從業人員的相關規定,申請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的機構員工總人數不應低于5人,申請機構的一般員工不得兼職。貝殼财經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目前有超過9300多家的私募管理人登記的在職員工人數少于5人。也就是說,40%左右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不符合員工備案人數的監管要求。

多位業内人士表示,該通知有利于打擊“空殼”等私募現象,整頓行業亂象。

北京尚梓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江華表示,增加私募公司人數要求,不得低于五人,是考慮到私募公司專業化運營的最低配置,監管的目的是為了防止私募公司空殼化。在他看來,私募基金近年來屢出問題,失聯的較多,所以加強監管是必須的,也是必要的。此舉是加強監管的又一手段,可量化、可操作。

新備案VS殼買賣 為何“殼”買賣屢禁不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第九十條,未經登記,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使用“基金”或者“基金管理”字樣或者近似名稱進行證券投資活動。

通常來講,成為私募管理人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新設私募管理人,成立投資公司按照流程在中基協進行備案;二是通過私募股權變更成為私募管理人,也就是俗稱的買“私募殼”,涉及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高管等相關手續的變更。

私募排排網研究主管劉有華向貝殼财經記者表示,居民可投資規模大幅增長的同時,财富管理機構也在向權益市場轉型,近些年來,随着私募行業的規範化發展和牛市帶來的業績提升等多因素推動下,投資者購買私募的熱情高漲,因此吸引了更多的專業人士進入到私募領域投資。但重新備案私募管理人流程複雜,審核周期又長,生怕錯過最佳的募集時間,因此誕生了更多的私募殼買賣需求。

貝殼财經記者發現,從新備案和買賣私募殼對比來看,買殼主要是對時間和成本的考慮。

“新備案的時間長短跟管理人前期的資料準備相關,包括高管、人員的信息、實際辦公場地、出資能力等,資質比較好的情況下,大概是2-3個月。”李雪說,“之前我們最快備案的差不多1-2個月,保守來看最多半年,因為協會反饋意見也隻有5次,退回資料補正超過5次,機構申請就會被鎖定一段時間。”

“如果是買殼的話,客戶主要提供實際地址、人員、基金經理以及其他人員的履曆等相關資料,像是展業計劃書、法律意見書,我們都有合作的律所來出具。”李雪說,“我們寫的法律意見書也是符合協會的口味,通過的概率大。”

何炎表示,買殼肯定是比較方便,随時可以啟動,發行産品。現在買殼的客戶多是手頭有比較好的項目,想要迅速出産品。“比如,你現在看好一個項目,也有現成的投資人,這種情況下你會着急發産品,買殼不需要等時間,可以先發産品,然後再變更工商、股權信息。”他還表示,如果要做備案的話,需要把所有資料準備好提交,如果哪個方面不行,協會會打回來要求補正。

“現在監管是越來越嚴,殼資源越來越少了。”何炎說。

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 胡萌 編輯 李薇佳 校對 王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