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地來講,皇帝的兒子封親王,而親王的兒子封郡王,從爵位上講,親王的等級更高些。通常,爵位是世降一級,親王的兒子降為郡王,郡王的兒子降為貝勒……不過有所謂“鐵帽子王”世襲罔替,永不降級。
【親王】 親王是中國爵位制度中王爵的第一等,親王的正室為親王妃。一些鄰國受中國影響也以此為爵位名。此外,歐洲中世紀以後,中文也用“親王”來翻譯歐洲貴族爵位中相應等級的稱号(例如英語的Prince用作爵位時常翻譯為“親王”)。
中國封建制度中的親王 漢朝開始,封皇子、皇帝兄弟為王。魏晉開始,王爵分為親王、郡王兩等,親王專封皇子、皇帝兄弟;郡王初為皇太子之子的封号,後多用于分封節度使等武臣,文官也有受封郡王者。 鄭樵《通志.職官略》:“北齊有王公侯伯子男六等之爵,王位列大司馬上,非親王則在三公下。”又曰:“至隋炀帝唯留王公侯三等,餘并廢之。皇伯叔昆弟皇子,是為親王。”至唐“定制皇兄弟皇子為王,皆封國之親王。” 至唐“定制皇兄弟皇子為王,皆封國之親王。”自親王、郡王分設,一般一字王号為親王,兩字王号為郡王,例如唐睿宗登基前封“相王”,郭子儀封“汾陽王”。 明朝時期,親王的正式名稱為某王(如秦王、晉王),其封地稱國(秦國、晉國等),王玺稱“某國之寶”。皇帝之子,除太子外,一律封親王。南明時亦有外姓親王。
爵号直接冠以親王字樣為名的,唯清朝一代,其全稱為和碩親王。
【鐵帽子王】
鐵帽子王是指世襲罔替的王爵,它源于清朝的封爵制度,鐵帽子王比一般的親王享有更優厚的待遇和特權。清朝共有12位承襲爵位無需降等的“鐵帽子王”,其中八位是在清朝開國之初立下戰功的皇親宗室,因為他們功勳卓絕,所以獲得世襲罔替的永久封爵,同時還享有配享太廟的殊榮。另外四位屬于恩封,他們是因在清朝中後期穩固江山中立功而受封的。
清朝共有12位承襲爵位無需降等的“鐵帽子王”,其中八位是在清朝開國之初立下戰功的皇親宗室:即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衮、豫親王多铎、肅親王豪格、莊親王碩塞、克勤郡王嶽托、順承郡王勒克德渾,因為他們功勳卓絕,所以獲得世襲罔替的永久封爵,同時還享有配享太廟的殊榮。另外四位屬于恩封,他們是清朝中後期在穩固江山中立功而受封的,即怡親王允祥、恭親王奕訢、醇親王奕譞、慶親王奕劻。
清王朝分封皇室爵位共有功封、恩封、襲封和考封四種形式十二等爵,其中輔國将軍以上還分世襲罔替和世襲遞降兩類。一般情況下,因為功封王爵者多屬世襲罔替,也就是俗話說的“鐵帽子王”。因為恩封爵位者則多屬世襲遞降,但在遞降到輔國将軍這一爵位時便不再遞降。獲得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等爵位的宗室并不能世襲,每世遞降一等。無爵位的宗室叫“間散宗室”,用四品頂戴。惟有12大“鐵帽子王”因為其祖先功勳卓著,被賜世襲不降封典。如果某“鐵帽子王”獲罪奪爵,以其旁支襲爵,但其後世也不乏被奪爵的曆史記載。
鐵帽子王的三項特權
鐵帽子王是世襲罔替的王爵,和其他親王相比享有3項特權,一是“世襲罔替”,隔代不降爵;二是俸祿優厚,歲俸銀1萬兩,祿米1萬斛;三是賜予世襲罔替王府,又叫鐵帽子王府。
禮親王代善 清太祖努爾哈赤第二子,太宗皇太極異母兄長
親王宗室
親王的正妻稱王妃(如秦王妃)。
親王的嫡長子(無嫡子時則為長子)年十歲,封世子(如秦世子),以後承襲王位;其餘諸子封郡王。嘉靖以後(由于俸祿壓力增加之故)更改為親王之子必須按照繼承王位之前的爵位向下承襲(即不允許旁支繼承的親王(如親王無子,其弟繼位)的兒子封郡王之位,而是根據該親王原有的封号,降等襲封)。
世子之嫡長子稱世孫,其正妻分别稱世子妃、世孫夫人。世子和郡王、世孫和鎮國将軍在子孫爵位的封号上沒有區别。
順治皇帝的叔父攝政王--多爾衮
俸祿
親王之女封郡主,其夫稱儀賓。俸祿為每年800石。
洪武末年,定俸祿為每年10000石(又分為本色祿米、折色、折鈔),但實際上後來因人而異,如永樂以後的曆代遼王的俸祿隻有2000石。嘉靖之後,俸祿多為9000石。
清代親王
根據清乾隆《大清會典則例》卷五十一《戶部·俸饷》所示,親王歲銀一萬兩,歲米五千石。
世襲罔替的王爺有禮、睿、豫、肅、鄭、莊、怡、恭、醇、慶這十位親王和順承郡王、克勤郡王。親王和郡王世襲罔替本質上都是一樣的,級别是一樣,但是後代的襲爵待遇不一樣。滿清皇室爵位是這樣的: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固山貝子、鎮國公、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将軍、輔國将軍、奉國将軍、奉恩将軍。
清初諸王都是因軍功受封,功勞大的被封為“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後代襲爵沒有變化都是原始的王爵。沒有世襲罔替待遇的,就按照清朝的襲爵制度“遞降襲爵”,如果沒有特殊的功勞受到皇上的再次嘉獎,每傳一代爵位就下降一級,直到親王降到鎮國将軍、郡王降到輔國将軍為止不再下降。那些因系“天潢近支”而封世爵的皇子王孫,稱為“恩封諸王”。
肅親王豪格,太宗皇太極長子
和碩禮親王:代善,清太祖努爾哈赤次子,清初“四大貝勒”之一,他随清太祖征戰四方作戰英勇,被稱為“古英巴魯圖”。清太祖死後,代善與其子嶽托擁皇太極即位,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年)晉封和碩禮親王。皇太極死後,代善又與睿親王多爾衮主持立福臨為帝。代善于順治五年病逝,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廟。禮親王世爵共傳10世,12人襲爵,2人被奪爵。
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努爾哈赤弟舒爾哈齊六子。濟爾哈朗是清太祖的侄子(努爾哈赤之弟舒爾哈齊六子),也是唯一非帝王直系子孫。順治初年與多爾衮同為攝政王,順治十二年去世,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廟。鄭親王世爵共傳10世,17王。其中5人被奪爵。
和碩睿親王:多爾衮,努爾哈赤十四子。多爾衮因作戰智勇雙全,賜号“墨爾根代青”(聰明的統帥),崇德元年封為睿親王。皇太極死後,與禮親王代善共立太宗之子福臨即位,被順治稱為“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順治七年出獵時死于喀剌城(今河北省盧龍縣),年僅39歲。乾隆四十三年追谥其為睿忠親王,配享太廟。睿親王世爵共傳11世,除去追封的,共8王。
和碩豫親王:多铎,努爾哈赤十五子,多铎是睿親王多爾衮同胞幼弟,崇德元年封豫親王。清軍入關後,他率領軍隊攻克南京,南明弘光帝出降。順治六年因天花病逝,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廟。豫親王世爵共傳9世,13王,其中2人被奪爵。
和碩肅親王:豪格,皇太極長子,豪格因功于崇德元年封肅親王,後因皇太極死後的皇位之争與多爾衮不和,順治元年被奪爵,順治五年被拘禁死于獄中。順治八年世祖親政,為長兄昭雪,恢複原封谥肅武親王。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廟。肅親王世爵共傳9世,10王。
和碩承澤親王(後改為和碩莊親王):碩塞,皇太極五子,碩塞是皇太極第五子,曾與多铎共同在河南攻擊李自成,又随軍攻破南京,俘虜明弘光皇帝朱由崧。順治十一年碩塞死,其子襲爵改号莊親王。莊親王一支共傳8世,11王,其中2人被奪爵。
兩位多羅郡王
多羅克勤郡王:嶽托,努爾哈赤之孫、禮親王代善長子,自幼随父祖征戰,太宗崇德元年封為成親王,但性格狂妄傲慢,兩度被降為貝子,太宗兩次免其死罪。崇德三年,嶽托病逝軍中。诏封克勤郡王,乾隆四十三年诏享太廟。克勤郡王世爵共傳13世,17王,其中3人被奪爵。
多羅順承郡王:勒克德渾,努爾哈赤曾孫、禮親王代善之孫,勒克德渾的父親為代善第三子薩哈璘,薩哈璘兼通滿、漢、蒙古三種文字,屢建戰功,崇德年間病死,追封穎親王,勒克德渾是其第三子。順治五年封順承郡王,順治九年去世。順承郡王世爵共傳10世,15王,其中3人被奪爵。
中後期所恩封的四位鐵帽子王:
和碩怡親王:胤祥,康熙帝十三子,胤祥是聖祖玄烨第十三子。雍親王胤禛即位後,即封其為和碩怡親王,雍正八年去世。乾隆年間,定怡親王爵世襲罔替。怡親王世爵共傳8世,9王。
和碩恭親王:奕訢,道光帝六子,奕訢為道光第六子,鹹豐即位後即封其為恭親王。慈禧太後發動辛酉政變得到了奕訢的大力支持配合。兩宮垂簾聽政任命他為議政王,後賜其食親王雙俸、王爵世襲,同治七年以後遭忌不再參與朝政。光緒二十四年奕訢病逝。恭親王世爵共傳3世,2王。
和碩醇親王:奕譞,道光帝七子,奕譞是道光第七子,鹹豐年被封為醇郡王,其福晉是慈禧胞妹葉赫那拉氏。同治十一年晉封為醇親王。同治死後無嗣,其子載湉(葉赫那拉氏之子)即位,改元光緒,醇親王食親王雙俸、王爵世襲。光緒十六年奕譞過世,其子載沣襲爵。
和碩慶親王:奕劻,乾隆帝十七子永璘六子綿性長子,奕劻是乾隆十七子永璘的嫡孫,也是最後一位被封為世襲罔替的親王。光緒十年,被封慶郡王。慈禧60大壽時封為親王,慈禧死後載沣掌政,為緩和親貴之争賜其王爵世襲。1918年病死,其王爵隻有一代。
順承郡王勒克德渾,禮親王代善之孫
晚晴三位著名“鐵帽子王”:恭親王奕䜣、醇親王奕譞、慶親王奕劻。
【 郡王 】 郡王,爵位名。始置于西晉。唐宋以後,郡王
奕訢為道光第六子,鹹豐即位後即封其為恭親王。
奕譞是道光第七子,鹹豐年被封為醇郡王
爵号低于親王一等,多為諸王長子的封号。此外,臣下亦可封郡王。清代宗室封爵第三級稱為“多羅郡王”(“多羅”即滿語“理”之意),簡稱“郡王”。 【王爺】 王爺是個通俗的尊稱,正規的冠冕堂皇之稱謂是不叫王爺的;親王,是清朝王爵中的一種,另外一種叫郡王.;親王全稱應是 和碩親王,通常為和碩X親王;如雍正未登基前是:和碩雍親王;乾隆未登基前是:和碩寶親王。 【 貝勒 】
貝勒,全稱“多羅貝勒”,滿文:doro beile 貴族稱号,相當于王或諸侯,地位次于親王、郡王,是清代貴族的世襲封爵。
親王和親王世襲罔替本質上都是一樣的,級别是一樣,如果你把這個分成兩個級别,那麼親王加雙俸也應該是中間的一個級别。
順治六年規定,親王一子封親王,餘子封郡王。郡王一子封郡王,餘子封貝勒。貝勒之子封貝子,貝子之子封鎮國公,鎮國公之子封輔國公,輔國公之子授三等鎮國将軍。其後又有所修改。皇太極第五子碩塞便因系皇子而封郡王,後又以軍功晉親王。這些因系“天潢近支”而封世爵的皇子王孫,稱為“恩封諸王”。
【貝子】
貝子,滿語,初為貝勒的複數。在早期滿族社會中,貝子意為天生貴族。努爾哈赤确立八旗制度,以子侄為各旗旗主,稱和碩貝勒。貝勒下設貝子,全稱為固山貝子,屬高級貴族。自皇太極後逐漸實行12級封爵制。貝子在親王、郡王、貝勒之下。受封貝子者皆為宗室、覺羅及其他八旗貴族 。獲取途徑有世襲、恩封、功封和考封數途。歸附于清朝的蒙古貴族亦實行這種封爵制,在王、貝勒下設貝子爵。
貝子。又稱作固山貝子,是清朝皇族爵位的一種,在清代早期,貝子一詞用來泛指皇族的諸王、諸大臣。但到1636年(崇德元年),制定新的皇族爵位制度,将第四等的皇族爵位稱作固山貝子,簡稱為貝子。貝子補服圖案:身前身後四爪行蟒各一團。
清王朝分封皇室爵位共有功封、恩封、襲封和考封四種形式十二等爵,其中輔國将軍以上還分世襲罔替和世襲遞降兩類。一般情況下,因為功封王爵者多屬世襲罔替,也就是俗話說的“鐵帽子王”。因為恩封爵位者則多屬世襲遞降,但在遞降到輔國将軍這一爵位時便不再遞降。獲得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等爵位的宗室并不能世襲,每世遞降一等。無爵位的宗室叫“間散宗室”,用四品頂戴。惟有12大“鐵帽子王”因為其祖先功勳卓著,被賜世襲不降封典。如果某“鐵帽子王”獲罪奪爵,以其旁支襲爵,但其後世也不乏被奪爵的曆史記載。
奕劻是乾隆十七子永璘的嫡孫,也是最後一位被封為世襲罔替的親王。
國外封王情況:
日本于飛鳥時代起實行律令制,天皇之子及兄弟封“親王”位階(皇女及皇姊妹則封為内親王),給予田地及俸祿,皇孫之第二代至四代(視乎場合)稱為諸王。平安時代以降有親王宣下的制度,天皇之子要經過親王宣下才會封為親王,某些時期隻有天皇嫡子才獲封親王,庶子隻能封為王。另外,一些天皇養子也會被封為親王。
律令制中,親王之品秩由“一品”至“四品”不等,品位因犯罪而被剝奪的親王又稱“無品親王”。江戶時代以前出家的親王為“入道親王”(にゅうどうしんのう)、出家後才獲親王宣下的皇族稱為“法親王”。
明治時代以降,日本天皇的直系子孫三代以内皇子、皇孫稱“親王”。
朝鮮王朝末年高宗稱帝,國号改為大韓帝國後,才開始使用“親王”位号作為皇子的封爵。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