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各種原因導緻的肝細胞發生纖維化、硬化的過程,是一種病理狀态,是彌漫性肝損害。肝硬化時可以出現轉氨酶增高,也可以轉氨酶正常。
如果轉氨酶在短時間内升高到500單位以上,要考慮是不是得了急性肝炎,及時進行治療。
肝硬化分為代償期和失代償期。代償期肝髒的功能,還能維持基本正常,會出現輕度的肝脾腫大,黃疸,腹脹,乏力等症狀。
肝硬化失代償期,肝髒的功能趨于衰竭,就會出現嚴重的消化道症狀,極度乏力,肝腎綜合症,出現少尿,無尿,甚至出現出血傾向,貧血,還有就是肝昏迷症狀,低蛋白血症,出現下肢浮腫,門脈高壓,脾大,胃底靜脈曲張,甚至出現嘔血,便血等症狀。
低蛋白血症:
肝硬化晚期病人出現低蛋白血症,血清蛋白低于25克,我們給予補充人血白蛋白10克,每日,或者隔日一次靜脈點滴。
如果腹部高度膨隆,雙下肢浮腫,嚴重影響病人的呼吸,出現呼吸困難者,為了維持正常的呼吸功能,我們給予腹腔穿刺術,進行放腹水治療,首次放水不超過1000毫升。
注意觀察病人的病情變化,防止發生血壓下降,或者休克,放水後應給予靜點人血白蛋白10克,補充丢失的白蛋白,注意觀察穿刺點敷料有無滲液,滲血,避免發生感染,特别是糖尿病病人。
乙肝-肝硬化-肝癌”三部曲,是每個慢性乙肝患者必然的發展過程嗎?
并不是!乙肝确實是肝硬化、肝癌發生的主要原因,但“乙肝-肝硬化-肝癌”三部曲并非是每個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必然經曆。
流行病學調查表明:在未經治療的乙肝感染者中,無症狀病毒攜帶者每年發生肝硬化的比率隻有0.9%,而慢性肝炎病友每年發生肝硬化的幾率也不超過3%。
肝癌的發生,雖然絕大多數源于肝硬化,但發生率也相當低:無症狀攜帶者及慢性肝炎病友每年發生肝癌的幾率不超過0.6%,即使發展到肝硬化,每年的肝癌發生率也不超過4%。
對于無肝癌家族史、病毒低或者接受抗病毒治療的乙肝感染者,肝癌發生的可能性更低。
慢性乙肝病毒患者的肝硬化發生率與感染狀态有關。
肝硬化的累積發生率與持續高病毒載量呈正相關,HBV-DNA是獨立于HBeAg和ALT以外能夠獨立預測肝硬化發生的危險因素。
發生肝硬化的高危因素還包括嗜酒、合并HCV、HDV或HIV感染等。
HBeAg陽性和/或HBV-DNA > 2,000 IU/mL(相當于10*4拷貝/mL)是肝硬化和原發性肝細胞肝癌發生的顯著危險因素。
大樣本研究顯示,年齡大、男性、ALT水平高也是肝硬化和原發性肝細胞肝癌發生的危險因素。
原發性肝細胞肝癌家族史也是相關因素,但在同樣的遺傳背景下,HBV病毒載量更為重要。
飲食注意:
1.肝硬化晚期的病人,低鹽飲食,給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2.盡量減少液體攝入,防止發生腹脹。
3.準确記錄24小時出入水量,每天測腹圍和體重,觀察腹水消退情況。相關文章閱讀:
1、乙肝到肝硬化需要多久?
2、一圖讀懂乙肝藥:恩替卡韋和替諾福韋
乙肝五項檢查時需要空腹嗎?需要分情況,附乙肝“兩對半”對照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