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15日下午,法國巴黎聖母院突發大火,導緻木制框架基本被燒毀,塔尖坍塌,屋頂燒毀,建築受損嚴重,引發全球關注, #玫瑰花窗沒了#一直占據微博熱搜榜!
幸好,當地時間16日上午,巴黎聖母院大教堂發言人對法國媒體确認,已有數百年曆史的玫瑰窗沒有被火災摧毀,但一些知名度稍低的19世紀玻璃窗不幸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壞。文明是脆弱又堅韌的,衷心祈願文物都能夠遠離災難,代代傳承!
圖自:CNN
作為哥特式建築的特色之一,巴黎聖母院的玫瑰花窗久負盛名。這些直徑超過10米的圓形窗口,經過高度繁複設計的像多瓣的玫瑰花,呈放射狀,鑲嵌着美麗的彩繪玻璃,在陽光的照耀下,把教堂内部渲染的五彩缤紛。
不是所有的彩繪玻璃都叫玫瑰花窗(The Rose Window)。
玫瑰花窗特指哥特式大教堂正門上方的大圓形窗,内呈放射狀,鑲嵌着美麗的彩繪玻璃,因為玫瑰花形而得名,是哥特式建築的特色之一。
在上海,也有這樣炫目的玻璃花窗,更有特别傳奇的彩繪玻璃,一直來看看吧!
徐家彙天主堂
徐家彙天主堂内有大小玫瑰花窗六扇,鑲嵌其中。位于北耳堂的大玫瑰花窗以耶稣聖心為主題,耶稣聖心上燒着熊熊烈焰,荊棘王冠圍繞四周,将聖心戳出聖血。
南耳堂的大玫瑰花窗以聖母無玷之心為主題,聖母聖心上燃着星星火苗,玫瑰花朵環繞四周。聖心放出的光芒射向四面,玫瑰花朵環繞其中。
徐家彙天主堂北耳堂花窗圖
其餘的玫瑰花窗的玻璃上,則繪着抽象的圖案,當陽光從這些窗外透進來,把充滿動感的彩色光束投射在水磨石地闆上、木質長凳以及虔誠的祈禱者身上,營造出了奇妙的光線效果。
作為一幢典型的法國哥特式建築的徐家彙天主堂,其玫瑰花窗,都是誕生于近現代的完美複古之作。仰望這幾扇圓形巨輪,你似乎能感受到,那從外部層層滲入的七色光芒,似乎超越了時間空間,成為永恒的一束。
地點:徐彙區蒲西路158号
門票:請至蒲西路166号-1遊客中心領取免費門票
開放時間:周一至周六,9點到16點,周日,14點到16點
提示:在尊重宗教禮儀的前提下,可以拍照,盡量不要使用閃光燈
在上海, 不少教堂的玻璃花窗也很美,比如佘山天主教堂、聖三一堂、洋泾浜聖若瑟堂……也是值得去探訪的!
尋蹤彩繪玻璃
很久以前,中國是沒有彩繪玻璃的,直到擅長制作彩繪玻璃的法國傳教士,把法國工藝美術學校的技術帶到了土山灣孤兒院(今位于徐彙區),教授給孤兒們生存的手藝,其中就包括彩繪玻璃制作工藝。
上海教堂的彩繪玻璃大多數出自土山灣,一些銀行、飯店、公寓樓中,也能看到絢爛精美的彩繪作品。隻是曆經劫難,如今這些彩繪玻璃幸存的也是寥寥。
永年大樓
唯有在上海廣東路上的永年大樓中尚可找到現存較為完整的土山灣鑲嵌彩繪玻璃作品。據考察,那些彩繪玻璃采用的制作工藝還是當年國外最流行的瓷釉着色與鑲嵌結合技術。走進永年大樓,各種以神像為題材的彩色玻璃窗戶随處可見。
地址:廣東路93号
上海市市級機關第一幼兒園
這棟現代建築風格的花園住宅建于1936年,原上海市市長陳毅在此居住過。如今由市機關幼兒園使用。在這些彩繪玻璃畫下方刻有“上海徐家彙土山灣孤兒院出品”字樣,貨真價實。
地址:餘慶路190号
土山灣博物館
許多彩繪玻璃大多藏于公寓、教堂、飯店、銀行等不對外開放的地方。因此,渴望領略土山灣彩繪玻璃的色彩魅力,可以前來土山灣博物館近距離觀賞。
地址:蒲彙塘路55-1号
沐恩堂
作為新哥特式建築的基督教堂,上海沐恩堂也在20世紀90年代添上了鑲嵌彩繪玻璃圖案,于是,這座建于1931的老教堂便煥發出了更濃厚的宗教氣息。在沐恩堂的大堂中,牆上一面巨大的彩色玻璃上描繪着“耶稣牧羊”的故事。圖案中人物的線條柔美輕盈、栩栩如生。這塊彩繪玻璃無論是在白天絢麗的陽光下,還是夜晚搖曳的燭光下都猶如天國的一扇門,顯得斑斓迷離,讓人賞心悅目。
地址:西藏中路316号
和平飯店
和平飯店的樓梯總是很有劇情。其中一處樓梯深處有兩幅異常美麗的彩繪玻璃,它們從1929年就開始存在了,一幅關于海事,一幅關于農業。在和平飯店大修時,這些彩繪玻璃窗的鐵杆窗棱舊物新用,隻是在原有的塗料上加色勾勒,保留了窗戶原有的質地與美感。此外,張國榮拍《風月》時飛奔而下的那幕正好在此取景。
地址:南京東路20号
思孫堂五号古建
長甯來福士旁邊的古建一直引人注目,這是其舊址聖瑪利亞女校遺留的西班牙式禮拜堂的鐘樓,如今堂内鋪設花紋素淨的大理石地面,兩側由連續立柱和拱券構成的耳廊一如往昔,曾被磚牆封閉的那扇玫瑰彩色玻璃花窗也重見天日。
地址:長甯路1197号五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