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表達的情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表達的情感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05 15:59:50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表達的情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1

月下戈壁軍營。楊 軍攝

中秋佳節,擡頭望月,投向夜空的一雙雙眼睛中,中國軍人的視角尤為特别——

距離地面400公裡,中國空間站,解放軍航天員大隊3名航天員迎來太空中的第一個中秋佳節。除了吃月餅、賞月,“賞地球”也是航天員們任務之餘的一大樂事。茫茫宇宙,回望人類世代栖息的家園,便是航天員們的“天涯共此時”。

萬米高空,飛行員駕駛戰鷹,伴着一輪圓月;雪域高原,邊防将士戍守在“伸手就能摸到月亮”的群山之巅;深山洞庫,導彈精兵執掌“大國長劍”,守望“心中那輪明月”;大洋之下,潛艇兵在看不到月亮的“深海龍宮”枕戈待旦……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本期《軍營觀察》,我們邀請身處不同空間、堅守不同戰位的4名軍人,為您講述他們的中秋故事。

跟随戰機賞月亮

■空軍航空兵某部中校 錢 堃

弦月一天滿似一天,轉眼又是一年中秋節。

我的飛行生涯,似乎總有月亮做伴的印記。記得第一次飛行,那時候我剛從地勤人員成長為空中戰勤人員。半路出家,身體不适應,機身輕微的颠簸,已經讓我的胃翻江倒海。師傅說:“要忍住,過了這一關就好。”初次夜航,終究是挺過去了,但那一夜好漫長,我感覺每一秒鐘都要在心裡數上好多遍。

終于下了飛機,我有了種“重回地球”的腳踏實地,卻感覺大腦仿佛丢到了天上,看什麼都在晃。強忍着目眩,我不經意擡頭,看見了天上的明月——它就靜靜地挂在那裡,一副超然于世的恬淡模樣。我頓時看得入了神,整個人清淨了許多。

時光如梭,當年師傅的那句“要忍住,過了這一關就好”,如今也成了我的口頭禅。那年那夜那輪明月,成為我心中最美的回憶。

之後,我随戰機飛遍大半個中國,看過無數的月亮——

漠北的月亮,最亮。方圓幾百公裡都是戈壁沙漠,沒有城市的璀璨,也沒有水汽的氤氲,一到夜晚,一輪皎月孤傲又絢爛。記得那時,我剛剛放單,在大漠裡一待就是幾個月。

夜歸的路,寂靜而孤單。一擡頭,如水的月色一直默默伴我同行,照亮了腳下的路。那一刻,我的腳步很沉重,心裡卻很充實,因為确定了奮鬥的方向。

南海的月亮,最大。也許是随戰機升空後離得月亮更近了,它剛剛升起的時候,裹着濃濃的光暈,仿佛蹲在遠處的雲層上,守望着我們前進的路。

記得那時,我和戰友們24小時擔負戰備,随時聽令起飛。睡覺時,我們都得豎起一隻耳朵。很多次,我們半夜從床上跳起,踏着月色沖向一線。那一刻,腳步很匆忙,心卻很踏實,因為懷抱使命與意義。

海峽的月亮,最圓。第一次随戰機穿越海峽時,滿月當空,遠遠地挂在天邊,仿佛永不迷航的參照,指引我們奔向前方。記得那一天,我興奮地比對着地圖,不時向外眺望。

兩岸同胞共同沐浴着這溫柔的月色,期盼着團圓的一天。那一刻,天空很平靜,我的心裡卻很澎湃,因為銘記奮進的誓言。

故鄉的月亮,最甜。難得回家,最溫馨的時刻,就是牽着愛人的手,在旖旎的月光下散步。結婚不到一年,我突然接到單位轉隸的命令,随隊調至遠隔千裡的山區。從此,我和愛人就過着天各一方、鴻雁傳情的日子。隻有那一輪明月,見證我們彼此的牽挂。相思是什麼味道?或許就是這淡淡的甜蜜。

兒子總是問我:“爸爸你在哪裡?”當我說出一個個陌生的地名,他就會在地圖上尋覓許久。“那你在幹什麼呢?”兒子追問,我卻不能告訴他。有一天,他和我說:“爸爸,我知道了。老師說,你是在守護大家!”我想告訴兒子:“爸爸就是那恬靜的明月,雖然難以覺察,但是願意付出所有,帶給你永遠的平靜與安甯。”

中秋望月,一阙此前自己填詞的《滿江紅》躍入我的腦海——

夜半令行,驚夢眼,月色凝重。轉瞬間,鐵馬金戈,勢如雷動。千裡海疆圍棋壘,萬丈雲天砺橫縱。好兒郎,練得真功夫,潮頭弄。

望兩岸,待一統。新崛起,責知重。卻強敵,袍澤生死與共。老兵常懷少年志,一心同功不旋踵。莫蹉跎,虛度好年華,徒傷痛。

(鄭天翔整理)

守在高原望月亮

■第七十六集團軍某旅少校 李丹鵬

“親愛的豆豆,每天都要開心快樂。”落筆之際,我的思緒被溜進帳篷的月光吸引,這才意識到,又是一年中秋。

入伍17年,這是我在高原度過的第6個中秋。從故鄉小城到雪域高原,離天越近,也就離家越遠。此刻,月光如水,思念如潮。

兒子豆豆喜歡和我聊天,聽我講巡邏路上的風景、山那頭的動物。駐訓點位偏遠,網絡信号時有時無,那句“爸爸我想你了”,成為我們聊天中最常聽到的話。

“你已經5歲了,是家裡唯一的男子漢,要學會照顧好媽媽、照顧好自己。”我字斟句酌,開始書寫這封中秋節家信。

每逢重要的日子,我都會給妻兒寫一封家信。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将愛和思念送達他們身邊。即使現在無法郵寄,我依然堅持寫。這一封封家書,是我與家人的精神橋梁,讓我在無數艱難時刻,從中汲取堅強的力量。

“不管爸爸在哪,爸爸的心永遠陪着你。”初秋的高原,天氣陰晴不定,雪山腳下的杜鵑花卻開得鮮豔。我将一次任務途中采摘下的杜鵑花,貼在這封家信上。

這是我來到高原後寫的第312封家信,從最初的一兩頁,直到現在有厚厚的“一本”。我計劃,等這次休假回家,就把這厚厚的“一本”家信帶給兒子。

在高原,每個人有不同的思念方式。三級軍士長王傑總說自己是個大老粗,現在他卻學着在石頭上作畫。最近,他在石頭上畫了一個月亮,告訴我說:“我兒子從小喜歡石頭,等我把這個石頭月亮帶回家,肯定能給他一個驚喜。”

打電話時,老王喜歡問兒子學校發生了什麼開心事兒。他還特意記住聊天中兒子提過的好朋友的名字,經常不經意地提起。“希望這樣能讓孩子感覺到,父親就陪伴在身邊。”老王這點小心思充滿溫馨。

對故鄉親人的思念,在高原似乎會被無限放大。月亮,此時成為大家共同的精神寄托。走出帳篷,我發現厚重的雲層已經擋住月光,營區漆黑如墨。在這個離天很近、仿佛伸手就能摸到月亮的地方,卻看不到月亮,讓我有種莫名的遺憾。

擡頭望向天空,我期待着月亮再次顯現。幾名戰友也鑽出帳篷,和我一起尋找着月亮。在高原的無數個深夜裡,月亮就像家人,陪在我們身邊,見證我們的思念。

不一會兒,月亮從雲霧中探出頭,并不強烈的光暈瞬間照亮整個營區。有戰友提議,拍個高原的月亮給家人看看。大家随即響應,紛紛掏出手機拍攝。

我不斷放大手機屏幕畫面,先是看見了月亮周圍的光暈,後來又恍惚看見千裡之外的妻兒。兒子捧着家信,咧着嘴笑:“爸爸,你也照顧好自己,早點回來看我和媽媽。”

軍營望月,看的是月,走的卻是心。那是對家鄉的依戀,更是對祖國人民的承諾。如今,邊塞難見烽煙,離不開一座座營盤的枕戈待旦,離不開一代代中國軍人的默默奉獻。

我想,正是“一家不圓萬家圓”的奉獻,才換來了“且喜人間好時節”的歲月靜好。

(孫 晨、王钰凱整理)

出征路上聊月亮

■火箭軍某旅二級軍士長 李 暢

大漠長煙,圓月高挂,又是中秋。

此刻,風在耳畔呼嘯,眼前是望不盡的群山。朦胧月光傾瀉而下,身旁的戰車似乎也“沉醉”在這首《月光曲》中,慢慢歸于平靜。

從軍二十餘載,我印象最深的中秋節,還是第一次執行實彈發射任務。

那年,我跟随營隊奔赴千裡之外的塞北大漠。幾天幾夜的路程,從悶熱潮濕的南方到呵氣成霜的高原,一路上要經曆四季變換。首次執行發射任務,我的心情就像兒時第一次坐上火車一樣,充斥着緊張和忐忑。

那段時間,隻要一有空閑,我就拿出自己的專業筆記本,反複默記操作流程。一天晚上,我偷偷躲在車廂角落複習,班長魏國服輕輕拍了拍我的肩膀,随手遞給我一個月餅。

“今天是中秋節,陪我看看月亮吧!”班長笑着說。那天晚上,班長和我聊了許多他的經曆,從第一次觸摸實彈到親手按下“點火”按鈕,從故鄉的小吃談到遠方的愛人……透過搖晃的車窗,淡黃色的月亮映射在班長眼睛裡,閃着清澈的光。

“李暢,你看這漫天的繁星,雖然不如月光閃耀,卻也點亮了一片夜空。”班長說,“也許我們做不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但作為導彈部隊的一員,也要試着做夜空中最亮的那顆星。”

從此,成為“夜空中最亮的星”便成了我的座右銘。22年來,我跟随導彈戰車馳騁在祖國大江南北,從南國密林到林海雪原,從塞北大漠到“深山龍宮”,班長的話始終如黑夜中的星,指引我前行。

這些年,單位實戰化演訓越來越頻繁,一大批新型武器裝備配裝到位,導彈部隊也由“兵”成“軍”,我們真正乘上新時代的“東風”。

作為營裡兵齡最長的軍士,我被任命為某新型裝備訓練總教頭。我負責制訂理論學習計劃、規範實裝操作流程,依據營隊兵齡結構和能力梯次調配合适的發射單元。那段時間,我一邊努力學習理論知識給自己充電,一邊和戰友們加速研究新戰法,争取搶占新的發射陣地。

又是月圓中秋,我再次奉命出征。離開家之前,女兒朵朵送給我一隻她親手疊的千紙鶴,上面用稚嫩的筆迹歪歪扭扭地寫着:“爸爸,您辛苦了,我愛您。”

因為女兒還不太會寫字,那個“您”字還是用拼音标注的。但就是這不起眼的幾個小字,讓我紅了眼眶。

此刻,這隻千紙鶴正靜靜安放在我胸前的口袋裡,那是離心髒最近的地方。我明白,就算隔着千裡萬裡,隻要帶着這份思念,我們的心就一直在一起。

圓月漸漸隐去,朝陽緩緩升起。遠處,戰友們開始登車,新一輪火力突擊即将展開。

戴上戰盔、登上戰車,我在心裡告訴自己:守護這片月夜,千次萬次;為了這份安甯,千裡萬裡。

(袁 帥、李宏傑整理)

潛行大洋想月亮

■東部戰區海軍某艇員隊二級軍士長 葛 祥

不知不覺中觸碰着歲月的指尖,悄悄來到中秋夜。

中秋節,寓意團圓。作為一名潛艇兵,不出海時,我會通過手機視頻,向家人送去節日的祝福,表達思念之情。更多的時候,我和戰友們潛行在深深的海洋裡,隐匿行蹤。遠航期間,那些未送出的節日祝福隻能藏在内心深處。

在深海大洋,我和戰友們曾度過一個令人難忘的中秋節——

我們的行動在悄無聲息之中展開。隐蔽突破“對手”封堵後,“鐵鲨”潛伏在廣袤的大洋深處,艙内十分安靜,隻有設備運轉輕微的聲音。

“葛技師,你也交更啦?”突然,從我身後冒出一個聲音——是入伍第3年的年輕士兵李希旺。在潛艇裡朝夕相處,我們幾乎可以通過一聲咳嗽分辨出是哪一位戰友。

“是該休息啦。休更也是工作,保存體力,養足精力,才能更好地履行職責!”我提議李希旺也要盡快去休息。

“我還不是特别累……”李希旺若有所思地回複說,“您先去休息吧,我想自己待一會兒。”

看着李希旺心不在焉地擦拭着設備,我突然意識到,原來今天是中秋節!入伍21年,在海上執行任務期間,我見過挺多像他這樣的新戰友。每逢佳節,觸景生情,他們有的想媽媽,有的想心裡那個她……

我輕輕地拍了一下轉過身去的李希旺:“想家了吧?”

“嗯,被你發現了!是有點想家……這是我離開家的第3個中秋節。前兩次過節,我都給爸媽視頻通話了。這次出來時間這麼久,我怕他們會擔心……”小李低着頭,靠在通道盡頭的艙壁上,盯着腳尖發起了呆。

我沒去休息,輕聲和李希旺聊起了自己一路成長的經曆。我告訴這位年輕的戰友,這是我們潛艇兵軍旅生涯必定會經曆的一步——沒有月亮的中秋節,沒有春晚的春節,沒法陪伴的兒童節……我們之所以缺席,正是為了千萬家庭的團圓和幸福。

“你想不想家?想不想嫂子和孩子?”李希旺反問我。

“當然想!尤其是中秋節這樣家家團圓的節日,思念之情更濃。”我繼續說道,“不過,我也學會了把對家人的思念化為工作的動力。隻有用更專注的态度、更專心的操作、更專業的協作,完成上級交給我們的任務,才算沒有辜負國家和親人對我們的期盼!”

“嗯!”李希旺重重地點了點頭。

那天晚上,我們艇進行了海上“會餐”,比平時多了兩個菜,一個炒雞蛋,一個沙丁魚罐頭。我們每個人還領到了一塊月餅和一瓶飲料,這些是出發前就準備好的。

艇上後勤保障組根據海上食物消耗方案和節餘情況,讓炊事員專門為大家準備了節日“大餐”。雖然這樣的夥食和岸上沒法比,但大家吃得很開心。能在大洋深處過中秋節,何嘗不是一件幸事呢?

晚餐過後,一切回歸安靜,如同深海潛行的每一個普通一日。那晚,中秋“無月”。那個瞬間,我卻深深感受到,一種神聖的使命感、榮譽感如同血液一樣遍布全身——那是一種把初心和使命镌刻在内心深處的安靜,那是一種始終清楚自己的方向、永不迷失、永不懈怠的堅定。

今年,我和戰友滿懷欣喜地迎來了“新夥伴”,這會兒正忙着摸索它的“脾氣秉性”。作為專業負責人,我擔任艇上理論學習和實操訓練的教練員,每天的工作都緊鑼密鼓。

又是一個不能回家的中秋節,也是我們陪“新夥伴”度過的第一個中秋節。那輪看不見的“明月”,珍藏在我們心底。

(李 濤整理)

(解放軍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