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伽利略出生于哪裡

伽利略出生于哪裡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9 14:44:04

熟悉科學史的朋友可能知道,伽利略為了駁斥古希臘哲學家亞裡士多德的觀點——“物體的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正比”,曾經設計過一個“思想實驗”。這一理論設想記載于他晚年出版的《關于兩門新科學的對話》一書中,至今還作為科學史上“思想實驗”的光輝典範被人津津樂道。可惜大家很少知道,伽利略的這個“思想實驗”在邏輯上有個漏洞,嚴格地說并沒有把亞裡士多德駁倒。

伽利略出生于哪裡(伽利略比亞裡士多德高在哪兒)1

伽利略的“思想實驗”

亞裡士多德認為,在同一種介質(比方說空氣、水等,當然也可以是空無一物的真空)中,物體的下落速度和它的重量成正比,物體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

伽利略據此設想,有一重一輕兩個球,重球的下落速度将比輕球快。再設想把這兩個球用一條質量可以忽略不計的細繩連起來,因為輕球的下落速度慢,勢必就會拖慢下落速度快的重球,因此它們一起下落的速度應該介于重球和輕球單獨下落的速度之間。但是另一方面,兩個連在一起的球也可以看成一個物體,這個物體的質量比重球質量還大,那麼根據亞裡士多德的結論,它下落的速度又應該比重球單獨下落的速度還快。這就出現了自相矛盾,因此亞裡士多德關于落體運動的規律不能成立。

這個推理貌似無懈可擊,但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伽利略當初的這個“思想實驗”并不隻是針對真空中的物體而言的(在真空中這個推理當然是無懈可擊的),而是針對亞裡士多德關于一切在“介質”中運動的物體而言的。伽利略相當自信,認為自己的這番推理不僅對于在真空中,即使對于在介質中下落的物體也同樣适用。

可是我們從日常生活中得來的經驗卻是,在很多介質中,越重的物體的确下落得越快,比如在空氣中,鐵球就比羽毛下落得要快,所以亞裡士多德的結論沒錯。這樣一來,我們隻能說,當伽利略把這番推理從真空推廣到有介質的情況時,邏輯上肯定在什麼地方出了問題。

問題出在哪裡呢?

亞裡士多德會如何反駁伽利略?

原來,要比較兩個物體在介質中的運動,亞裡士多德的結論暗含了這樣一個前提,即這兩個物體大小、質量可以不同,但形狀必須相似;所謂相似,就是說如果一個是球,另一個也必須是球;一個是立方體,另一個也必須是立方體;而若一個是球,另一個卻是立方體,就沒有可比性。

這是因為物體在介質中的運動跟形狀有密切關系。比如同樣的1千克鐵,做成一個鐵球還是敲成一張薄鐵片,它們在空氣中下落的速度是完全不一樣的。正是知道這一點,現在科學家在做風洞試驗時,飛行器的模型要跟飛行器本身的形狀必須嚴格相似,否則,比方說,實際的飛行器是流線型的,而你在實驗室拿來試驗的模型卻是球形的,那麼得來的數據對實際設計就沒有什麼用。

說清了這一點,讓我們再回頭逐句檢查伽利略的推理過程。“兩個球連在一起,因為輕球的下落速度慢,勢必就會拖慢下落速度快的重球,因此它們一起下落的速度應該介于重球和輕球單獨下落的速度之間”這個說法依然無懈可擊;接下去,“把兩個連在一起的球看成一個物體,這個物體的質量比重球質量還大,它下落的速度應該比重球單獨下落的速度還快”,這個說法就有問題了。為什麼呢?因為如果把兩個連在一起的球看成一個物體,這個物體的形狀就不再是球形了,這樣一來,它跟重球單獨下落就沒有可比性了,所以得出“它下落的速度應該比重球單獨下落的速度還快”就未免過于武斷。

假如亞裡士多德在世,也許會抓住這一點把伽利略駁倒。

伽利略如何接近真理

雖然從嚴格意義上說,伽利略并沒有把亞裡士多德駁倒,但亞裡士多德的結論畢竟是錯誤的,伽利略更接近真理,但此時伽利略離得出正确的結論依然還有一段距離。

伽利略出生于哪裡(伽利略比亞裡士多德高在哪兒)2

起初,伽利略提出一條新的落體運動“定律”來代替亞裡士多德的結論:落體的運動速度和物體的密度成正比。也就是簡單地把亞裡士多德的物體“重量”換成了“密度”。因為作為一名細緻的觀察者,伽利略也注意到,在空氣中材料不一樣的物體下落速度會很不一樣,而區别不同材料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密度,所以他就把落體的運動速度與構成材料的密度聯系了起來。比如說羽毛比鐵球下落得慢,對此亞裡士多德的解釋是,鐵球比羽毛重,而按伽利略新的說法則是,鐵球的密度比羽毛大。

金的密度差不多是銀的2倍,那麼,按伽利略新的落體運動“定律”,如果從同一高度同一時刻釋放金球和銀球,在金球落地的時候,銀球應該才走了距離的一半。可是,伽利略通過無數次的實驗發現,雖然每次金球的确要比銀球落地快一點,但前後相差時間并不很大。

如果換成我們現在的科學家,或許會為了描述這個微不足道的差别,提出一些很複雜的關系來,比如說假設落體速度與密度的平方、1/2次方的關系啦等等……總之,總能找到一個複雜的關系把速度的微小差别跟密度聯系起來的,但這樣一來,就“一葉障目,不見泰山”,讓細枝末節幹擾了對基本規律的把握。幸運的是,伽利略當時想得很簡單,他認定物體的下落速度隻跟密度成正比,但既然這假設與實際不符,他也就完全排除了速度與密度有任何關系。伽利略的這種做法從現在看來是不夠嚴謹的,但在科學研究中,有時敏銳的洞察力比嚴謹的方法更重要。

通過這樣的排除法,伽利略才逐漸認識到,對自由落體運動的一切幹擾都來自介質的阻力;在真空中,去除了這一幹擾之後,它們的運動應該是完全一樣的。這就是我們今天熟知的自由落體運動定律:如果不計空氣阻力,輕重物體的自由下落速度是相同的,與物體的重量、形狀、材料等都沒有關系。

伽利略為了得到這一結論,采用了理論和實驗相結合的辦法——不斷提出假說,然後通過實驗來證明對錯——這在科學史上尚屬首次,所以他當之無愧是近代物理學之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