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了這麼多年英語,覺得英語的最大優點!就是在于他們親屬關系的表達上。要知道爸爸和媽媽的兄弟姐妹每個都有不同的叫法,連帶着這些人的兒子女兒也有不同的叫法,你看啊,爸爸的哥哥嫂嫂,我們要稱呼“伯父”“伯母”,爸爸的弟弟弟媳,我們要稱呼“叔父”“叔母”(現在一般叫叔叔嬸嬸),爸爸的姐姐妹妹我們要稱“姑姑”。
那麼這在英語上是怎麼表達的呢,親屬中隻要是男性,統稱為“uncle”,女性,一律稱呼“aunt”,這是多麼的省事!多麼的簡潔!多麼的方便!
說起這個親屬關系大家都是一把淚,所以下面我們特地給大家好好地捋一捋。
宗法是以家族為中心、根據血統遠近區分嫡庶親疏的一種制度,在古時候十分有利用封建王朝的統治,所以被長久地保留下來。
中國宗法的特點是:其一是親屬關系拉得遠;其二是親屬名稱分得細,就如一開始所講的,兄弟姐妹的叫法都是不同的。
從最簡單地捋起,
父親的父親為祖父(爺爺),爸爸的媽媽為祖母(奶奶);祖之父母為曾祖父、曾祖母;曾祖之父母為高祖父,高祖母。
兒子的兒子為孫,孫之子為曾孫,曾孫之子為玄孫,玄孫侄子為來孫,來孫之子為晜孫,晜孫之子為仍孫,仍孫之子,為雲孫。
好的!捋這麼多孫輩的幹啥呢?當然是為了讓你查家譜的時候可以知道你是哪位名人的雲雲雲孫(一本正經)。
父親的哥哥稱伯父,父親的哥哥的妻子,就是父親的嫂子,我們稱伯母,父親的弟弟稱叔父(現在稱叔叔),父親的弟弟的妻子,就是父親的弟媳(或者弟婦),我們稱叔母(現在稱嬸嬸)。父親的姊妹稱姑姑。
伯父叔父的兒子就是所謂的堂兄弟,也稱從父晜弟,又稱為從兄弟,就是同祖父的兄弟的意思。
父親的伯伯叔叔稱從祖祖父(或者伯祖父,叔祖父),其妻稱從祖祖母(伯祖母,叔祖母),其子稱從祖父,俗稱堂伯、堂叔,這就是同曾祖的伯伯叔叔;他們的妻子就是堂伯母、堂叔母,他們的兒子稱從祖晜弟,又稱為再從兄弟(或從堂兄弟),就是同曾祖的兄弟的意思。
祖父再往上捋,他的伯伯叔叔那就是族曾祖父、族曾祖母了,太遠了我們就不捋了。
哥哥的妻子稱嫂嫂,弟弟的妻子稱弟婦(現在也有稱弟媳的,以前媳是用來指兒子的妻子)。兄或弟的孩子為從子、從女,就是我們說的侄子、侄女;姊或妹的孩子為甥、甥女,現在一般稱外甥和外甥女。女兒的丈夫為女婿或子婿。
父親的姊妹的子女為中表(即表兄、表弟、表姐、表妹),中表是晉代之後才有的稱呼。
母親的父親為外祖父,母親的母親為外祖母,地區的不同,也有稱外公和外婆、姥爺和姥姥。母親的哥哥弟弟都稱舅舅,姐姐妹妹稱從母(現在一般稱姨),母親的兄弟姐妹的孩子,現在也稱中表。
母親的伯伯叔叔和父親的稱呼類似,不過各地的方言不同,有些會喊伯爺爺伯姥姥。
大緻親屬關系就是這樣了,所以你知道爸爸的叔父的侄子的兒子的妻子是誰了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