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節目音頻請移步頭條音頻區~
寶貝兒,歡迎來到畫橋的詩詞花園!這第一朵花呀,畫橋想要向你介紹《江南》。
詩詞花朵千千萬,為什麼是它呢?
因為呀,它太适合為你打開詩詞這扇大門了。
讀這首詩,你能深深地體會到語言的韻律、節奏、美感。
它也能瞬間帶你進入一幅美麗的畫卷,讓你感受到撲面而來的夏日氣息。
讓我們來聽聽吧。
江南
漢樂府
江南可采蓮,
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
怎麼樣?是不是很美妙呢?
如果沒有聽明白也沒關系,接下來畫橋就為你解讀一下這首詩。
第一句: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意思是到了江南的采蓮時節,蓮葉也就是荷葉挺出水面,一片連着一片,綠油油的,非常的茂盛。
魚戲蓮葉間,就是魚兒在荷葉間嬉戲玩耍。
後面這幾句就非常有意思了,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看上去好像就是一句話的簡單重複,隻是把最後一個字換成了不同的方位詞,但咱們卻沒辦法省略掉任何一句。不信你少念一句聽聽看,是不是就像好好的一幅畫缺了一大塊,變得不再完整了?這幾句詩描寫了魚兒嬉戲玩耍的場景,它們一會兒在荷葉的東面,一會兒在荷葉的西面,一會兒在荷葉的南面,一會兒在荷葉的北面,就像和你捉迷藏似的,自由自在,調皮可愛。
雖然我們不知道這首詩确切的作者,但可以确定的是它是一首漢樂府詩。樂府是古代的音樂機關,在秦朝就已經出現了,是當時的少府下面專門管理樂舞演唱教習的機構。到了西漢漢武帝時期,樂府的規模擴大了,成為一個專設的官署,職責是采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以備朝廷祭祀或宴會時演奏之用,或是供統治者觀風察俗,了解民情。這些采集來的歌謠和其他經樂府配曲入樂的詩歌即被後人稱為樂府詩,或簡稱“樂府”。它是繼《詩經》《楚辭》之後的一種新詩體,也是繼《詩經》之後,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彙集。許多原本在民間流傳的詩歌,經由樂府保存了下來。而後世文人仿照這種形式所作的詩,也稱為“樂府詩”。
《江南》歸類于漢樂府的相和歌辭,所謂“相和”,可以指樂器與歌唱者相和,也可以指多人唱和。這首詩後面五句的反複吟唱正體現了“相和”的特點,也增強了詩歌的音樂感和表現力。這首詩具有典型的民間詩歌特征,它是一首采蓮歌,描寫了采蓮的場景,也反映了采蓮人歡樂的心情。關于這首詩呀有兩種不同的意見,有人認為它以魚之嬉遊隐喻了青年男女之間的情愫,也有人認為它隻是單純地描寫采蓮場景的歡樂。那,寶貝兒,你贊同哪一種看法呢?或許你現在還不太懂,沒關系,等你長大一點就會懂的,到那個時候你再來告訴畫橋好不好?
關于這首詩你還可以進一步了解的,是它運用的幾種修辭手法:比興、移情和複沓。
比興,“比”是“寫物以附意”,是通過類比聯想或反正聯想,引進比喻的客體;“興”是“觸物以起情”,通過先言它物來引發詩人所要表達的情。“興”比“比”更為含蓄委婉,但人們談論古典詩歌時常常是“比興”連着提,以“興”為主,兼有比喻作用。在這首詩裡,比興就是通過魚兒的嬉戲展現采蓮的歡樂場景。
“移情”是将人的主觀感情移到客觀的事物上,反過來又用被感染了的客觀事物襯托主觀情緒。它是作者有意識地賦予客觀事物一些與自己的感情相一緻,但實際上并不存在的特性。這樣的手法使得物人渾然一體,能夠更集中地表達強烈的感情。這首詩通篇都體現了“移情”,在這裡,無論是蓮葉,還是魚兒,都是明媚的、歡樂的、生機勃勃的。
複沓又叫複唱,有時也叫反複,指句子和句子之間可以更換少數詞語,起到突出思想、強調感情、分清層次、加強節奏和提醒讀者等效果。這首詩後五句就是典型的複沓,寶貝兒你可以多讀幾遍,好好體會它的妙處哦。
好啦寶貝兒,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咯~今天咱們欣賞了詩詞花園的第一朵花、漢樂府詩《江南》,了解了有關漢樂府的知識,還認識了比興、移情和複沓三種修辭手法,是不是收獲滿滿呢?你喜歡這首《江南》嗎?喜歡的話就和畫橋一起再來讀一讀吧,有什麼想法也歡迎你在評論區留言告訴畫橋哦。下一期,畫橋将為你帶來哪一首詩呢?這個答案就留到下次揭曉吧,咱們下次再見啦,拜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