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是發于人性自然,合于人生需的行為規範。為什麼這麼說呢?有無禮節是人與禽獸的差别所在,也是人類社會祥和的基礎。
我國是“禮儀之邦”,縱觀曆史,禮節之多之全可謂是冠絕天下,舉凡宇宙之大、蒼蠅之微,隻要我國人生活中所能碰見的事,具體到衣食住行、生死嫁娶等,無不有一套周全完備的禮節。
我國古代有“五禮”之說,祭祀之事為吉禮,冠婚之事為嘉禮,賓客之事為賓禮,軍旅之事為軍禮,喪葬之事為兇禮。
民俗界認為禮儀包括生、冠、婚、喪四種人生禮儀。這部分包括禮儀的起源、禮節與儀式、政治禮儀、生活禮儀等内容,可以讓你深刻體會那句老話:“禮多人不怪。”
我國禮儀的含義是什麼禮儀的禮字指的是尊重,即在人際交往中既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别人。古人講“禮儀者敬人也”,實際上是一種待人接物的基本要求。
禮儀的儀字顧名思義,儀者儀式也,即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的表現形式。總之禮儀是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的表現形式,進而言之,禮儀其實就是交往藝術,就是待人接物之道。
禮儀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中由于受曆史傳統、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時代潮流等因素而形成,既為人們所認同,又為人們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諧關系為目的各種符合交往要求的行為準則和規範的總和。禮儀涉及飯桌禮儀、儀表禮儀、坐姿禮儀。
總而言之,禮儀就是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應共同遵守的行為規範和準則。
我國的禮儀起源于何時禮儀作為人際交往的重要的行為規範,它不是随意憑空臆造的,也不是可有可無的。了解禮儀的起源,有利于認識禮儀的本質,自覺地按照禮儀規範的要求進行社交活動。
對于禮儀的起源,研究者們有各種的觀點,可大緻歸納為以下幾種。
有一種觀點認為,禮儀起源于祭祀。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對禮字的解釋是這樣的:“履也,所以示神緻福也”。意思是實踐約定的事情,用來給神靈看,以求得賜福。
古時祭祀活動不是随意地進行的,它是嚴格地按照一定的程序,一定的方式進行的。郭沫若在《十批判書》中指出:“禮之起,起于祀神,其後擴展而為人,更其後而為吉、兇、軍、賓、嘉等多種儀制。”這裡講到了禮儀的起源,以及禮儀的發展過程。
有一種觀點認為,禮儀起源于風俗習慣。人是不能離開社會和群體的,人與人在長期的交往活動中,漸漸地産生了一些約定俗成的習慣,久而久之這些習慣成為了人與人交際的規範。當這些交往習慣以文字的形式被記錄并同時被人們自覺地遵守後,就逐漸成為了人們交際交往固定的禮儀。
遵守禮儀,不僅使人們的社會交往活動變得有序,有章可循,同時也能使人與人在交往中更具有親和力。
從禮儀的起源可以看出,禮儀是在人們的社會活動中,為了維護一種穩定的秩序,為了保持一種交際的和諧而應運産生的。一直到今天,禮儀依然體現着這種本質特點與獨特的功能。
為什麼說我國是禮儀之邦
我國是曆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幾千年來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準則、完整的禮儀規範,被世人稱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這從禮紀中就可得出這樣的結論。
整個東亞及東南亞的文化的精華均是傳承華夏文明就是确證。我國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禮儀之邦”之稱,我國人也以其彬彬有禮的風貌而著稱于世。
禮儀文明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社會曆史發展起了廣泛深遠的影響,其内容十分豐富。禮儀所涉及的範圍十分廣泛,幾乎滲透于古代社會的各個方面。
我國古代的禮和儀,實際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禮是制度、規則和一種社會意識觀念;儀是禮的具體表現形式,它是依據禮的規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統而完整的程序。如尊老敬賢、儀尚适宜、禮貌待人、容儀有整等。從而構建了中華民族曆史久遠的精神文明。
怎樣理解尊老與敬賢我國自原始社會到封建社會,人際的政治倫理關系均以氏族、家庭的血緣關系為紐帶,故此在家庭裡面尊從祖上,在社會上尊敬長輩。孟子說:“養老尊賢,俊傑在位,則有慶”。慶就是賞賜。古代這種傳統禮儀,對于形成溫情脈脈的人際關系,以及有序和諧的倫理關系,不管過去和現代,都起着重要作用。
尊老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古代的敬老,并不是隻停留在思想觀念和說教上,也并不僅止于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從君主、士族到整個官紳階層,都在身體力行,并且形成一套敬老的規矩和養老的禮制。
一些古籍,對于同長者說話時的聲量,也作了明确的要求。如《養蒙便讀》說:“侍于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弟子規》又說:“低不聞,卻非宜”。總之,上至君王貴族,下達庶人百姓,都要遵循一定的規矩,用各種方式表達對老者、長者的孝敬之意,作為衡量一個人是否有修養的重要标志。
關于敬賢,縱觀我國古代曆史,曆來有作為的君主,大多非常重視尊賢用賢,視之為國家安危的決定因素。平時不敬賢,到了緊急關頭,賢才就不會為國分憂。不是賢才不為國家着想,而是國家緩賢忘士,如此“而能經其國存者,未曾有也”。
尊老敬賢觀念落實到具體行動上,就要尊重、愛護人才,使全社會形成一個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環境,形成足夠強大的人才隊伍,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儀尚适宜的内涵是什麼中華民族素來注重通過适合的形式,表達人們内心豐富的情感。遇到重大節日和發生重要事件,多有約定俗成的儀矩。如獲得豐收,要歡歌慶賀;遭到災禍,要祈求神靈保佑。久而久之,就形成許多節慶及禮儀形式,如春節、元宵、中秋、重陽等,幾乎每個節日,都有特定的禮俗。
在古代,婚、喪和節慶等活動是作為社會生活中的大事來對待的,其禮儀規定得格外詳盡而周密,從服飾、器皿到規格、程序和舉止的方位,都有具體的規定。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貴在适宜。
“二程”主張:“奢自文生,文過則為奢,不足則為儉”。儀式的規模在于得當,适當的文飾是必要的,但文飾過當就會造成奢侈浪費,偏離禮規的要求;而過于吝啬,妨礙到儀式的實行也是不得體的。
古人這種見解非常精辟。把握好各種儀式的規模,就必須掌握好适度的原則,要使必要的儀矩同現代文明相結合,相關的活動既隆重其事,又不至于華而不實。如果講排場,擺闊氣,互相攀比,搞到債台高築,造成巨大浪費,這既不符合我們優良傳統,又不符合我們的國情、民情。
禮貌待人的内涵是什麼中華民族曆來就非常重視遵循禮規,禮貌待人。其中許多耐人尋味的經驗之淡,無論過去和現在,都給人以啟迪。具體說來,主要有以下兩點:
一是與人為善。與人相處,為善當先。而這個善,應是出自内心的誠意,是誠于中而形于外,而不是巧言令色和徒具形式的繁文缛節。
《禮記》說:“夫禮者,自卑而尊人”。如果表面上恭敬熱情,而内心虛僞,或是僅僅内心尊敬,而毫無表情,都是不夠的。應該表裡一緻,才能從根本上消除人與人之間的隔閡、摩擦,進而互敬互愛,友好相處。尊重他人,就要平等待人,不分貴賤等級,一視同仁。
古人敬人的方法首先是尊重他人的意願,體諒别人的需要和禁忌,不能強人所難。不苛求别人做不能做的事,不強求别人接受不喜歡的東西。古人說:“不責人所不及,不強人所不能,不苦人所不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這個意思。
二是禮尚往來。禮尚往來,是禮貌待人的一條重要準則。《禮記》說:“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對于受恩者來說,應該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在古人眼中,沒有比忘恩負義更傷仁德。孔子說:“以德報德,則民有所勸”“以怨報德,則刑戮之民也”。可見,以德報德,有恩必報是待人接物的基本道德修養。
當然,往來之禮,也該适度。送禮的本意,在于表達敬意答射之意,所謂禮輕意重,并非越多越好。正如《莊子·山木》篇說所說:“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彼無故以合者,則無故以離”。
個人的容儀關乎禮儀嗎一個人的儀表、儀态,是其修養、文明程度的表現。古人認為,舉止莊重,進退有禮,執事謹敬,文質彬彬,不僅能夠保持個人的尊嚴,還有助于進德修業。
古代思想家曾經拿禽獸的皮毛與人的儀表儀态相比較,禽獸沒有了皮毛,就不能為禽獸;人失去儀禮,也就是不成為人了。
古人對儀表的要求,不免過于繁瑣。其中最重要的,有如下三個方面。
一是衣着容貌。《弟子規》要求:“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這些規範,對現代人來說,仍是必要的。帽正紐結,鞋襪緊切,是儀表類觀的基本要求。如果一個人衣冠不整,鞋襪不正,往往會使人産生反感甚至惡心,有誰會親近這樣的人呢?
當然,衣着打扮,必須适合自己的職業、年齡、生理特征、相處的環境和交往對象的生活習俗,進行得體大方的選擇。濃妝豔抹,矯揉造作,隻會适得其反。
二是行為舉止。孔子說:“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這是因為,隻有莊重才有威嚴。否則,即使學習了,也不能鞏固。具體說來,要求做到“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卧如弓”,就是站要正,坐要穩,行動利索,側身而睡。
在公衆場合舉止不可輕浮,不可亵,應該莊重、謹慎而又從容,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處處合乎禮儀規範。
三是言語辭令。古人所謂“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将誠懇地修飾言辭看成是立業的根基,有一定的道理。并且要“言必信,行必果”。巧言令色的人,是不可能取信于人的。
其次是慎言。古人說,上天生人,于舌頭上下兩排牙齒緊密圍裹,又在外面包一層厚厚的嘴唇,就是要人們說話一定要謹慎。當然古人并不是要求人們少言語,而是說話要視具體情況,當說則說,當默則默。孔子說:“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飯桌禮儀怎樣做才能皆大歡喜飯桌上的文化,就是“飲馔文化”的通俗叫法。飯桌上各種禮儀十分講究,在漫長的歲月中逐漸折射出中華民族的價值觀念,自覺或不自覺地構築了具有禮、孝、德、教為内容的飯桌文化。它要求在宴請中的祝詞、敬酒、交談、進餐、辭宴的全程中都要注重禮節。
開宴前主人要将重要賓客介紹給大家,并緻簡明熱情的祝詞;開宴時主人要親自斟酒,按順序向長輩和客人敬酒,不能強求;主動替不勝酒力的客人喝酒,并向客人緻意;向賓客敬菜時,要注意客人的飲食愛好,次數不能多,量不能大,否則會讓客人尴尬。
主人要注意席間相互交流的廣泛性,不要熱此冷彼,如有女賓,更要注意談話内容和對女賓的尊重。
主人不能先于客人放下碗筷,直到客人表示已吃好方可辭宴;主人要陪主賓,漱口、淨手後到另座飲茶。
儀表禮儀有哪些要求在化妝禮儀方面:化妝的濃、淡要視時間、場合而定;不要在公共場所化妝;不要在男士面前化妝;不要非議他人的化妝;不要借用他人的化妝品;忌發型太新潮;忌頭發如亂草;化妝太誇張;忌臉青唇白;忌衣裝太新潮;忌打扮太性感;忌天天扮“女黑俠”;忌腳踏“松糕鞋”;男士不要過分化妝。
在服飾及其禮節方面:要注意時代的特點,體現時代精神;要注意個人性格特點;穿着打扮應符合自己的體形,更要符合現場的氛圍。
坐姿禮儀的一般要求是什麼坐姿禮儀是最考驗人的,也是最能體現氣質與美的。正确規範的禮儀坐姿要求端莊而優美,給人以文雅、穩重、自然大方的美感。坐,作為一種舉止,有着美與醜、優雅與粗俗之分。正确的禮儀坐姿要求“坐如鐘”,指人的坐姿像座鐘般端直,當然這裡的端直指上體的端直。
入座時要輕、穩、緩。走到座位前,轉身後輕穩地坐下。如果椅子位置不合适,需要挪動椅子的位置,應當先把椅子移至欲就座處,然後入座。而坐在椅子上移動位置,是有違社交禮儀的。
神态從容自如,嘴唇微閉,下颌微收,面容平和自然。
雙肩平正放松,兩臂自然彎曲放在腿上,亦可放在椅子或是沙發扶手上,以自然得體為宜,掌心向下。
坐在椅子上,要立腰、挺胸,上體自然挺直。
雙膝自然并攏,雙腿正放或側放,雙腳并攏或交疊。男士兩膝間可分開一拳左右的距離,腳态可取小八字步或稍分開以顯自然灑脫之美,但不可盡情打開腿腳,那樣會顯得粗俗和傲慢。如長時間端坐,可雙腿交叉重疊,但要注意将上面的腿向回收,腳尖向下。
坐在椅子上,應至少坐滿椅子的三分之二,寬座沙發則至少坐一半。落座後至少十分鐘左右時間不要靠椅背。時間久了,可輕靠椅背。
談話時應根據交談者方位,将上體雙膝側轉向交談者,上身仍保持挺直,不要出現自卑、恭維、讨好的姿态。講究禮儀要尊重别人但不能失去自尊。
離座時要自然穩當,右腳向後收半步,而後站起。
女子坐姿有什麼要求女子入座時,若是裙裝,應用手将裙子稍稍攏一下,不要坐下後再拉拽衣裙,那樣不優雅。正式場合一般從椅子的左邊入座,離座時也要從椅子左邊離開,這是一種禮貌。
女士入座尤要娴雅、文靜、柔美,兩腿并攏,雙腳同時向左或向右放,兩手疊放于左右腿上。如長時間端坐可将兩腿交叉重疊,但要注意上面的腿向回收,腳尖向下,以給人高貴、大方之感。
男士、女士需要側坐時,應當将上身與腿同時轉向同一側,但頭部保持向着前方。
作為女士,坐姿的選擇還要根據椅子的高低以及有無扶手和靠背,兩手、兩腿、兩腳還可有多種擺法,但兩腿叉開,或成四字形的疊腿方式是很不合适的。
在餐廳就餐時最得體的入座方式是從左側入座。當椅子被拉開後,身體在幾乎碰到桌子的距離站直,領位者會把椅子推進來,腿彎碰到後面的椅子時,就可以坐下來了。就座後,坐姿應端正,上身可以輕靠椅背。不要用手托腮或雙臂肘放在桌上。不要頻頻離席,或挪動座椅。用餐時,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約一個拳頭的距離。兩腳交叉的坐姿最好避免。
穿牛仔褲的坐法,首先身體側坐,一腳支撐身體的重量,另一腳的足踝靠在這腳的腳尖上。也可以采取盤坐的方式,兩腳交叉盤坐,腳尖朝上,兩手自然地擺在膝蓋上。如果坐沙發椅,就可不必太拘束,順其自然地坐着,保持優雅的坐姿即可。
就座後,坐姿應端正,但不僵硬。不要用手托腮或雙臂肘放在桌上。不要随意擺弄餐具和餐巾,要避免一些不合禮儀的舉止體态,例如随意脫下上衣,摘掉領帶,卷起衣袖;說話時比比劃劃,頻頻離席,或挪動座椅;頭枕椅背打哈欠,伸懶腰,揉眼睛,搔頭發等。
古代的吉禮是祭祀的嗎我國古代把祭祀之事作為吉禮。吉禮主要是對天神、地衹、人鬼的祭祀典禮。其主要内容可包括三個方面。
第一是祭天神,即祀昊天上帝;祀日月星辰;祀司中、司命、風師、雨師等。
第二是祭地衹,即祭社稷、五帝、五嶽;祭山林川澤;祭四方百物等。
第三是祭人鬼,主要為春夏秋冬享祭先王、先祖。兇禮是哀憫、吊唁、憂患之禮。
它的主要内容有:以喪禮哀死亡,以荒禮哀區禮,以吊禮哀禍災,以桧禮哀圍敗,以恤禮哀寇亂。其中,喪禮是對各種不同關系的人之死亡,通過規定時間的服喪過程來表達不同程度的北上;荒禮是對某一地區或某一國家受到饑馑疫疠的不幸遭遇,國王與群臣都采取減膳、停止娛樂等措施來表示同情;吊禮是對同盟國或摯遇有死喪或水火災禍而進行吊唁慰問的一種禮節。
這三種禮節各級貴族都可舉行。桧禮是同盟國中某國被敵國侵犯,城鄉殘破,盟主國應會合諸國,籌集财貨,償其所失;恤禮是某國遭受外侮或内亂,其鄰國應給予援助和支持。
古代的軍禮包括什麼内容民俗界認為,軍禮屬于政治類,政治類中還有祭天、祭地、宗廟之祭,祭先師先聖、尊師鄉飲酒禮、相見禮等。
軍禮時師旅操演、征伐之禮,軍禮主要有大師之禮、大均之禮、大田之禮、大役之禮、大封之禮。
大師之禮是軍隊征伐的儀禮;大均之禮是王者和諸侯在均土地、征賦稅時舉行軍事檢閱,以安撫民衆;大田之禮是天子的定期狩獵,以練習戰陣,檢閱軍馬。
大役之禮是國家興辦的築城邑、建宮殿、開河、造堤等大規模土木工程時的隊伍檢閱;大封之禮是勘定國與國,私家封地與封地間的疆界、樹立界碑的一種活動。
三禮的出現标志着什麼三禮指的是,《周禮》《儀禮》《禮記》。三禮的出現标志着禮儀發展的成熟階段。
《周禮》又名《周官》,是三禮之首,漢世初出,因與《尚書·周官篇》相混,改為《周官經》。西漢末列為經而屬于禮,故有《周禮》之名。這部書搜集了周王朝及各諸侯國官制及制度,以儒家的政治理想加以增減取舍彙編而成。《周禮》共分六篇,包括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周禮》保存了不少西周和春秋戰國時期的重要史料。
《儀禮》一書的内容主要是闡述春秋戰國時期士大夫階層的禮儀,提倡一種有等差的人倫禮儀,其中今天我們所能見到的體現“親親尊尊”原則的禮儀,以《儀禮·喪服》最為詳細明确,它不僅反映了當時的社會制度與血緣關系,而且對後世社會組織、文化觀念有着重要影響。
《禮記》的内容主要是記載和論述先秦的禮制、禮意,解釋《儀禮》,記錄孔子和弟子等的問答,記述修身做人的準則。實際上,這部九萬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廣博,門類雜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學、曆史、祭祀、文藝、日常生活、曆法、地理等諸多方面,幾乎包羅萬象,集中體現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學和倫理思想,因此它也是研究先秦社會的重要資料。
我國古代注重哪些禮節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我國古代的種種禮節,就是其具體表現。
九賓之禮。這是我國古代最隆重的禮節。它原是周朝天子專門用來接待天下諸侯的重典。周朝有八百個諸侯國,周天子按其親疏,分别賜給各諸侯王不同的爵位,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各諸侯國内的官職又分為三等:卿、大夫、士,諸侯國國君則自稱為“孤”。這“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士”合起來稱為九儀或稱九賓。
周天子朝會九賓時所用的禮節,就叫九賓之禮。九賓之禮是很隆重的:先是從殿内向外依次排列九位禮儀官員,迎接賓客時則高聲呼喚,上下相傳,聲勢威嚴。按古禮,九賓之禮隻有周天子才能用,但到了戰國時代,周朝衰微,諸侯稱霸,九賓之禮也為諸侯所用,演變為諸侯國接見外來使節的一種最高外交禮節了。《廉頗蔺相如列傳》中的“設九賓之禮”就是指此。
跪拜禮。早在原始社會就以産生,但那時人們僅僅是以跪拜的形式表示友好和敬意,并無尊卑關系。進入階級社會後,情況就不同了,特别是在封建社會裡,跪拜是一種臣服的表示。
即使是平輩跪拜,也有彼此恭敬的意思。跪拜禮其表現形式有多樣,但主要有以下幾種:稽首:是臣拜君之禮。拜者頭首着地,并停留較長一段時間;頓首:即叩首、叩頭。頭一觸地就起,是一種用于平輩間的,比較莊重的禮節。古人就常常在書信的頭或尾書以“頓首”兩字,以表敬意;另外,還有空首、再拜等。
揖讓禮。揖是作揖,雙手抱拳打拱,身體向前微傾;讓表示謙讓。這是一種大衆化的禮節,一般用于賓主相見時,或平輩間、比較随便的場合。“打拱作揖”即是一種引見,也表示一種寒暄問候。這一禮節,最能體現中華民族謙讓的美德。
袒臂禮。又叫左右袒,是一種特定場合下的特殊禮節。所謂左右袒,是指露出左手臂或右手臂,以表示擁護哪一方面的意思。它一般用于事态嚴重的場合,通過袒臂表示擁護誰,借以解決争端。相當于今天的舉手表決。這種禮節,大約産生于春秋戰國時代。
虛左禮。古人一般尊崇右,故以右為較尊貴的地位。但乘坐車輛時,卻恰好相反:車騎以左為尊位。如《信陵君竊符救趙》:“公子車騎,虛左,自迎夷門後生。”後來經過演變,虛左就表示對人的尊敬。在待客或給某人留下官位時。常謙稱“虛左以待”。虛左以待的行為,就成為尊重人的一種禮節。
還有唱諾,地位平等的兩人見面,相互拱手打招呼問好;剪拂,對尊者彎腰,右胳膊伸直向外拂動施禮,口中說符合時令、場合、身份的禮貌用語。
下拜、對尊者、長輩行大禮,雙膝下跪,雙手按地,以頭沾地叩首,叩拜一至三次,然後直身拱首問安。這時候尊者就扶起下跪者,說“賢侄免禮了”一類的套話,下跪者順勢起立。
我國古代婚嫁有哪些儀式我國婚禮,古有六禮,即問名、訂盟、納彩、納币、請期、親迎。後來并為四體,即:問名、訂盟、定聘、親迎。
問名:問名主要的儀式,是雙方交換正式姓名、年庚、生辰八字,使彼此了解兩造家族之來曆,衡量一下這宗婚姻是杏“門當戶對”。其手續先由媒的送女方之庚帖于男家,男家将此帖置于神前暨祖先案頭上,蔔吉。三日内如家中平安無事,則将男方庚帖送女家,女家接受後,或問蔔于星相,或即同意合婚。
訂盟:訂,即定議。訂盟之禮叫文定,又稱小聘,也就是現在的訂婚禮。送定,擇吉日,由男家備送聘禮至女家。聘禮計為:紅綢、金花、金戒指、金耳環、羊、豬、禮燭、禮香禮炮、禮餅、連招花盆、石榴花等。
媒的及男家雙親或其親戚,陪同前往。女家接受聘禮大部分,備12品件回贈。禮餅則分贈親戚朋友,作為訂婚通知,此叫“分餅”。受贈親朋,日後必須贈賀結婚禮物。
完聘:納彩并納币二禮稱為“完聘”,或稱大聘。具婚書、聘金、币帛等物,署“納币之敬”送往女家,女家也随輕重而回報。完聘禮物由媒人等作陪,送往女家。
富貴人家聘禮隆重,其次序是:吹班、禮帖、婚書、聘金、大餅、冰糖冬瓜、桔餅、柿粿、福丸、豬腳、面線、糖果、閹雞兩隻、母鴨兩隻、大燭一對或數對、禮香兩束、衣服、手環、金戒指等。
請期:請期為婚姻六禮之一,俗稱送日頭或稱提日。即由男家擇定結婚佳期,用紅箋書寫男女生庚,此稱為請期禮書,由媒的攜往女家,和女家主人商量迎娶的日期。經女家複書同意,男家并以禮書、禮燭、禮炮等送女家,女家即以禮餅分贈親朋,告訴于歸日期。
親迎:親迎系新郎親往女家迎娶新婦,或稱迎娶。舊時,上中之家行親迎,隻中下之家多從略,僅由媒人代往迎娶。而親迎的儀式,随時代進步,多有改變。
喪葬招魂送魂儀式有什麼含義死者的屍體安排就緒之後,就要舉行招魂儀式。據說,客死在他鄉的魂魄,找不到歸途。除非他的家人替他“招魂”,使他聽到那企望着他的聲音,他才能夠循着聲音歸來。
在史料的記載中,招魂的儀式起源非常早。周代的一些文獻中就說,死者親屬要從前方升屋去招魂,手拿死者的衣服面北呼叫,如果死者是男的,就呼名呼字,連呼三聲,以期望死者的魂魄返回于衣,然後從屋的後面下來,把衣服敷在死者的身上,這件衣服又叫作“腹衣服”。
這件衣服被人所穿着,染上了人的肌膚香澤,有着肉體和氣息的雙重聯系;魂魄也許會被它所吸引,依着熟悉的味道或形狀而歸附回來。
有的招魂儀式,是非常有職業特征的,比如漁民的“招魂”。他們有一套特殊的祭奠習俗。漁民不幸葬身大海之後,因為往往無法找尋回屍體,他的家屬就用稻草人代屍,穿上死者生前的衣服,在家裡擺設起靈堂。
同時,在村外的海邊,要請道士為死者“招魂”。“招魂”要在夜間的潮水初漲時進行,死者的親人到海邊去叫喊,把失落在海裡的“陰魂”喊回來,招進稻草人中,再進行安葬。這種招魂儀式叫“潮魂”。
招魂和送魂儀式,表現了人們兩種相互矛盾的民俗心态。一方面希望死者靈魂活轉回來,另一方面則要告訴死者的靈魂迅速離開。
古代的成人儀式标志着什麼古代的成年禮本意是為了禁止與未成年的異性通婚。冠禮是成年禮的一種高級和代表性形式,也可以說是對成年人婚姻資格的一種道德審查。
冠,禮即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禮儀。《禮記》雲:“夫禮,始于冠”“男子二十,冠而字”。對于冠禮非行不可,《禮記》的解釋是:“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禮義之始在于正容體、齊顔色、順辭令。故冠而後服備,服備而後容體正、顔色齊、辭令順。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照這麼說,不懂禮義的就不是人了,不行冠禮,則一生難以成人。
冠禮從氏族社會盛行的成丁禮演變而來,一直延續至明代。具體的儀式是由受禮者在宗廟中将頭發盤起來,戴上禮帽。由于要穿戴的服飾很多,包括冠中、帽子、幞頭、衣衫、革帶、鞋靴等,于是分為三道重要程序,分三次将不同材料制成、代表不同含義的帽子一一戴上。“三加”之後,還要由父親或其他長輩、賓客在本名之外另起一個字,隻有“冠而字”的男子,才具備日後擇偶成婚的資格。
與男子的冠禮相對,女子的成年禮叫笄禮,也叫加笄,在15歲時舉行,就是由女孩的家長替她把頭發盤結起來,加上一根簪子;改變發式表示從此結束少女時代,可以嫁人了。
古代祭祀禮儀有哪些古代祭祀禮儀中的五種祭祀對象,指主管戶、竈、中、門、行之五種神靈。《禮記·曲禮下》任述及天子之祭時稱:“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歲遍。諸侯方祀,祭山川,祭五祀,歲遍。大夫祭五祀,歲遍。”古代先民認為 此五種與日常生活有關的精靈,與人之禍福有關,故祀之以求福。
據鄭玄注,天子祭五祀是殷時的制度。天子立七祀,諸侯立五祀是周時的制度。孔穎達疏稱,“祭五祀者,春祭戶,夏祭竈,季夏祭中雷,秋祭門,冬祭行也。”
天子祭五祀,指祭門、戶、井、竈、中、。周代是春祀戶,夏祀竈,六月祀中溜,秋祀門,冬祭井。漢魏時按季節行五祀,孟冬三月“臘五祀”,總祭一次。唐、宋、元時采用“天子七祀”之說。明清兩代仍祭五祀,清康熙之後隻在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竈,與民間傳說的竈王爺臘月二十四朝天言事的故事相合,國家祀典采用了民間形式。
古代政治禮儀包括哪些内容一是祭天。始于周代的祭天也叫郊祭,冬至之日在國都南郊圜丘舉行。古人首先重視的是實體崇拜,對天的崇拜還體現在對星星月亮的崇拜。所有這些具體崇拜,在達到一定數量之後,才抽象為對天的崇拜。
周代人崇拜天,是從殷代出現帝崇拜發展而來的,最高統治者為天子,君權神授,祭天是為最高統治者服務的,因此,祭天盛行到清代才宣告結束。
二是祭地。夏至是祭地之日,禮儀與祭天大緻相同。漢代稱地神為地母,說她是賜福人類的女神,也叫社神。
最早祭地是以血祭祀。漢代以後,不宜動土的風水信仰盛行。祭地禮儀還有祭山川、祭土神、谷神、社稷等。
三是宗廟之祭。宗廟制度是祖先崇拜的産物。人們在陽間為亡靈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廟。帝王的宗廟制是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庶人不準設廟。宗廟的位置,天子、諸侯設于門中左側,大夫則廟左而右寝。
庶民則是寝室中竈堂旁設祖宗神位。祭祀時還要蔔筮選屍。屍一般由孫輩小兒充當。廟中的神主是木制的長方體,祭祀時才擺放,祭品不能直呼其名。祭祀時行九拜禮:稽首、頓首、空首、振動、吉拜、兇拜、奇拜、褒拜、肅拜。
宗廟祭祀還有對先代帝王的祭祀,據《禮記·曲禮》記述,凡于民有功的先帝如帝喾、堯、舜、禹、黃帝、文王、武王等都要祭祀。自漢代起始修陵園立祠祭祀先代帝王。明太祖則始創在京都總立曆代帝王廟。嘉靖時在北京阜成門内建立曆代帝王廟,祭祀先王三十六帝。
四是對先師先聖的祭祀。漢魏以後,以周公為先聖,孔子為先師;唐代尊孔子為先聖,顔回為先師。唐宋以後一直沿用“釋奠”禮,作為學禮,也作為祭孔禮。南北朝時,每年春秋兩次行釋奠禮,各地郡學也設孔、顔之廟。明代稱孔子為“至聖先師”。
清代,盛京設有孔廟,定都北京後,以京師國子監為太學,立文廟,孔子稱“大成至聖文宣先師”。曲阜的廟制、祭器、樂器及禮儀以北京太學為準式。
五是相見禮。下級向上級拜見時要行拜見禮,官員之間行揖拜禮,公、侯、驸馬相見行兩拜禮,下級居西先行拜禮,上級居東答拜。平民相見,依長幼行禮,幼者施禮。外别行四拜禮,近别行揖禮。
六是軍禮。包括征伐、征稅、狩獵、營建等。
古代生活禮儀包括哪些内容一是誕生禮。從婦女未孕時的求子到嬰兒周歲,一切禮儀都圍繞着長命的主題。高禖之祭即是乞子禮儀。此時,設壇于南郊,後妃九嫔都參加。
漢魏時皆有高禖之祭,唐宋時制定了高禖之祀的禮儀,金代高禖祭青帝,在皇城東永安門北建木制方台,台下設高禖神位。清代無高禖之祭,卻有與之意義相同的“換索”儀式。誕生禮自古就有重男輕女的傾向。
誕生禮還包括三朝、滿月、百日、周歲等。三朝是嬰兒降生三日時接受各方面的賀禮。滿月在嬰兒滿一個月時剃胎發。百日時行認舅禮,命名禮。周歲時行抓周禮,以預測小兒一生命運、事業吉兇。
二是成年禮,也叫冠禮,是跨入成年行列的男子加冠禮儀。
三是飨燕飲食禮儀。飨在太廟舉行,烹太牢以飲賓客,重點在禮儀往來而不在飲食。燕,即宴,燕禮在寝宮舉行,主賓可以開懷暢飲。燕禮對我國飲食文化形成有深遠的影響。
節日設宴在我國民間食俗上形成節日飲食禮儀。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節吃冷飯寒食,五月端陽的粽子和雄黃酒,中秋月餅,臘八粥,辭歲餃子等都是節日儀禮的飲食。
在特定的節日吃特定的食物,這也是一種飲食禮儀。宴席上的座次,上菜的順序,勸酒、敬酒的禮節,也都有社會往來習俗中男女、尊卑、長幼關系和祈福避諱上的要求。
四是賓禮。主要是對客人的接待之禮。
五是五祀。指祭門、戶、井、竈、中。
六是傩儀。濫觞于史前,盛行于商周。周代的傩儀是四季驅邪逐疫。周人認為自然的運轉與人事的吉兇息息相通。四季轉換,寒暑變異,瘟疫流行,鬼魂乘勢作祟,所以必須适時行傩以逐邪惡。
傩儀中的主神是方相氏。兩漢,傩儀中出現了與方相氏相配的十二獸。魏晉南北朝隋唐沿襲漢制,傩儀中加入了娛樂成分,方相氏和十二神獸角色,由樂人扮演。至今仍有遺存的貴州土家族傩堂儀最為完整典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