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億辦公人群開始遠程辦公、數億師生開始使用在線課堂、線下零售迫切轉型線上求生——是年初疫情背景下的一道奇景。
在此背景下,以移動辦公、效率協作為核心産品功能的to B軟件,迎來了最大的機會和挑戰。機會在于,教育、零售等各行各業需求井噴,迫切需要高效協作工具以解燃眉之急;挑戰在于,如何快速響應這些需求,并在需求日漸趨于穩定的下半年,以更具吸引力的産品能力留住用戶。
企業微信的應對策略是,在過去一年裡,完成了1128項功能叠代。對于任何企業級應用而言,這樣的叠代速度都有些超乎尋常。上千次叠代背後,企業微信的增速也很明顯:截至2020年8月31日,企業微信日活躍賬戶數同比增長超100%。
12月23日企業微信年度大會上披露了一組最新數據:企業微信上真實企業與組織數超550萬,月活躍賬戶數超1.3億。企業客戶通過企業微信連接及服務的微信用戶數已達4億。
去年此時,企業微信3.0版本發布的重點能力在于直連微信,具體包括直接添加微信好友、打通客戶朋友圈、擴展外部百人群。
從企業微信3.0版本到3.1版本,企業微信與微信互通的能力再次升級,具體包括客戶群人數上限提升至500人、支持發放群紅包、優化群收款、離職/在職繼承等開放能力。此外,企業微信團隊正式啟動“企航計劃”,将提供12億元數字化扶持基金,分别有6億元投入到教育行業、4億元投入到政務領域、2億元用于扶持中小企業數字化升級。
與微信互通可以看作是企業微信的優勢原點,如何令其在微信生态中發揮出更大的勢能,挖掘各式各樣的應用場景,是企業微信功能叠代的核心思路。
而另一方面,企業數字化實際上包含對内和對外兩方面的需求,對外是用數字化手段精準服務客戶,背後是與微信互通的能力;對内則是提高企業内部信息處理效率,包括一系列OA工具以及第三方應用接口。兩大場景必須要兼顧,不顧此失彼,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争中守住市場份額。
正如騰訊微信事業群副總裁黃鐵鳴所言,“幫企業做數字化,如果隻做内部辦公,那隻做了一半。” 無論是對内還是對外,企業微信既要幫企業實現内部效率提升的“一半”,也要幫企業實現連接社會價值網絡的“另一半”。
“人即服務,而且是認證的服務。” 張小龍在2019年公開課演講中指出了企業微信的核心優勢。
從人即服務的原點出發,更具體的場景可能是,一個服裝導購、快遞小哥或保險經理,用企業微信添加了客戶微信,和個人微信使用場景類似,用戶可以在聊天消息、群聊或朋友圈看到産品上新、促銷信息或是售後服務。
黃鐵鳴将企業微信的比喻成一個連接器。
企業微信的産品能力放在微信生态裡,就能發揮出更大的勢能。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需要攻克的難題是對各行各業應用場景的深度理解。
以2020年企業微信大會發布的一項重要能力為例,即客戶群人數上限從200人提升至500人,源于企業微信團隊發現,部分行業提供對外服務時,500人的群服務效率更高。此外,500人群延續了微信的理念,在微信裡,500人群通常是大家平等交流的群。
“并不是說上千或上萬人的群就是更好的,我們也在觀察和思考,多少人的群,服務人員能夠更好地管理和提供服務。”黃鐵鳴談及産品設計細節時表示。
發發聊天消息、拉個群、發發朋友圈,這些都是最基礎的能力。而随着基礎能力的逐步升級,企業微信也需要和各行各業的用戶一起,進入到用戶洞察和用戶運營的深水區。
換一種說法,即市場流行詞“私域流量”。盡管企業微信團隊認為“客戶并不是流量”,但不可否認,微信最能滿足企業主對于“私域”的訴求。企業微信群裡的用戶,通常被看作是在企業主的自有流量,而不是可能随時随地被拿走的平台流量。
波司登信息總監朱愛國告訴36氪,對于用戶的深度運營經曆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強指标管理”,并沒有成熟的方法論或經驗,給每一家店在一定周期裡下發具體的業務指标;第二階段開始總結方法論,以紅包、抽獎等形式,探索社交裂變的一些新營銷玩法;第三階段是大運營和小運營的結合,即總部做策略,前端做執行,前端導購各展所長,與總部策略形成合力,形成私域流量的銷售轉化。
老鄉雞用戶數字化增長總監董佩智則談到了“用戶标簽”在實際運營過程中與企業微信的互動,比如提煉出消費頻次、是否喜歡吃辣、經常去哪家店消費等用戶标簽,标簽數量不設限制。
“基于标簽的互動,是更加精準的。”董佩智表示。是除企業微信觸達能力、雙向互動能力以外,董佩智提及的第三項重要能力。企業微信支持豐富用戶标簽,與老鄉雞自身的用戶數據中心實現聯動,用戶畫像更加清晰。
一端是更精準的用戶洞察,一端是更豐富的服務供給,這是互聯網世界裡不變的流量效率法則。
談及對企業未來組織形式的思考,黃鐵鳴多次提到的關鍵詞是共生與融合,他表示,未來企業不是一個孤島,或者信息自閉環的組織形式,而是整個社會價值體系的一員,是社會價值網絡的一個元素。
信息與服務的連接,一半對内,一半對外。對内更多意在企業自身組織效率的提升。遠程會議、群直播等形式如何提高辦公效率非常直觀,除此之外,對内還有組織文化輸出以及業務結構優化等實際場景。
例如,企業微信剛發布的時候有一個小功能是“休息一下”,這一功能來源于騰訊的管理文化。互聯網大廠推出的to B軟件,多少都會被期待企業管理、組織文化的同步輸出。
至于業務結構優化,已經沉澱了800萬企業微信好友的波司登基于每個門店展開運營。波司登希望未來每一個門店都有2萬個企業微信好友,内部稱之為“三輪驅動”:一個實體店、一個對應線上門店、一個流量池,互相之間是相輔相成的一個循環,從而優化零售結構占比。
“我們不希望把小程序商城變成一個電商平台,而是希望小程序商城對未來實體門店銷售結構做一些改善。把小程序和企業微信結合起來用,如果一個門店年營業額500萬,預期有10-15%的零售收入來自于企業微信好友在小程序上購買。”波司登信息總監朱愛國表示。
更大的價值在于對外的連接。張小龍曾表示,企業微信如果定位為公司内部的一個溝通工具的話,它的場景和意義會小很多,隻有當它延伸到企業外部的時候它會産生更大的價值。
具體場景上,對外的連接包括和上下遊的信息互通、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等等,而這些能力通過和微信生态的聯動實現。因此企業微信團隊認為,“企業微信更像是微信向企業端延展的一張網絡”。
當然與微信的互通也不是全無限制,企業主大流量的曝光需求與不想被頻繁打擾的用戶體驗之間,企業微信團隊也需要去思考,如何平衡微信與企業微信的互通關系。
企業微信團隊人數從疫情期間300人增加至500人,在充滿不确定性的2020年,黃鐵鳴覺得團隊最大的成長在于理解的沉澱和積累。商業化不是目前需要考慮的事情,接下來企業微信的重點仍然是圍繞“人即服務”,在這一框架下豐富各式各樣的應用場景。
過去一年,疫情期間企業微信活躍用戶數大幅上升,疫情過後,企業微信活躍用戶數字依然保持向上增長。而現在,1.3億月活躍用戶、連接與服務4億用戶又成為了新的起點,無論是對内提升效率,還是對外擴張網絡邊界,哪一邊都不能落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