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天,地大物博的東北稻田中都會響起發電機的轟隆聲,農民們用發電機灌溉、出水、澆地,比過去在望不到頭的稻田裡架電工作效率高了許多倍。“多虧了改革開放的好政策,讓我家老爺子成為了最早一批幹企業的,我畢業了也跟着老爺子開工廠,這才有了後來。”
回顧起20多年前的創業契機,哈爾濱市西耐德發電機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良宵感慨萬分。
從出租的門市房裡銷售電焊機做起,最終帶領哈爾濱市西耐德發電機有限公司成為了東三省又大又全的發電機企業。憑借着東北的地緣優勢和良好的産品質量以及售後服務,西耐德的産品銷往俄羅斯、朝鮮,用實踐演繹了民族企業堅持創中國制造走出去的生動故事。
民營企業撐起中國經濟“半壁江山”
1993年下半年,王良宵帶着老婆從溫州來到哈爾濱創業。從溫暖濕潤的江南來到天寒地凍的東北,自小家境殷實的王良宵心裡比室外的寒風還要涼。天生怕冷再加上自己格格不入的南方口音,讓這位南方商人感受到了挑戰。“既然來了,就得堅持下去。”骨血裡的溫州精神給了他堅持下去的動力。“白天當老闆,晚上睡地闆。”創業初期,人生地不熟的王良宵和妻子常年居住在倉庫裡,賣貨也隻靠自己蹬三輪車去送。但這份辛苦在他看來不算什麼,“住了半年庫房,雞蛋都凍硬了”。王良宵笑着說,“但我既然是到東北創業的,就得幹出個樣來。”
“都說溫州人遍布全世界,在溫州那麼一個小小的地方,這麼多溫州人能有飯吃嗎?隻有走出去,才有出路。” 王良宵表示,選擇在東北創業的原因有很多。“畢業後跟着家裡開工廠,新疆烏魯木齊、雲南、貴州、哈爾濱我都看過。我們的走的都是邊遠地區,基本上都是國界邊上。那個年代越是遠,交通越不發達,價錢就賣的高。”
一不怕苦,二不怕遠。王良宵的廠子開了起來。最開始,推銷家族工廠的電焊機,是王良宵的主要工作。“那個年代做電焊機寥寥無幾,我們做的也比較早。到了東北以後,推銷産品的時候得有代銷點或者是門市房,如果隻有電焊機的話項目太單一。出于這個考慮,我才引進了發電機,擺在門市房裡搭配着賣。”讓王良宵沒想到的是,發電機是一個遠比電焊機市場需求更大的行業。
雖然生意越來越紅火,王良宵卻沒有躺在錢箱上睡大覺。他不甘心僅僅依據身在家鄉的父輩策略進行銷售、生産。常年待在東北的他發現由于室外氣溫太低,發電機不好啟動,就和工人開始琢磨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有什麼辦法讓它永遠熱呢?”他想到了在柴油發電機的水箱上面安裝一個太陽能闆,水箱面積本身就很大,安裝一個太陽能闆可操作性強,還能保持水箱的溫度,柴油發電機還可以跟太陽能拼接在一起,同時發電。“我們一直特别鼓勵創新,這個想法總部已經去申請了專利。”
經濟學家馬津龍認為,敢為人先的溫州商人對中國改革時代的啟蒙意義和象征意義,遠大于溫州本身所産生的經濟價值。對此,王良宵深有感觸。“我們溫州人的确是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創業精神。不管你家庭條件有多好,大家有困難克服困難,一條心,共同努力團結。”
經濟學家鐘朋榮曾将“溫州人精神”概括為四句話:白手起家、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不等不靠、依靠自己的自主精神;闖蕩天下、四海為家的開拓精神;敢于創新、善于創新的創造精神。
這種樸素的精神,也構成了一個又一個勤勞肯幹、創新進取的民營企業。改革開放40年來,民營企業經曆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國内到全球的成長過程,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益增強,逐漸撐起了中國經濟的“半壁江山”。
制造業和互聯網深度融合
制造業是現代工業的基石。2016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發展規劃(2016-2020年)》,要求加快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融合發展。但由于市場上的産品同質化競争,一部分傳統制造業企業正在面臨市場空間逐步萎縮的局面。酒香也怕巷子深,很多不發愁怎麼生産好産品的企業家開始為怎麼推廣好産品發愁。
與時俱進,是民營經濟保持活力的底色。“要實現大的事業,務必提升曝光度,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們的品牌。”2012年2月,王良宵找想到了互聯網推廣。他嘗試過多種互聯網平台推廣手段,但大頭還是放在了百度,大約占總推廣費用的70%。由于發電機銷售分為淡旺季,精明的王良宵決定,關鍵詞的投放也尊重這個規律。“旺季投放量就大一些,一天控制在多少錢,我們成天就是不下線。到了淡季的話就控時間、控價錢。”投放後,西耐德的銷售額上漲了30%,由最初日均消費0至200元到現如今日均消費600至700元。
與西耐德類似,打造高端農機裝備的生産型科技企業黑龍江德沃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也嘗到了互聯網推廣的甜頭。企業成立之初,生産出來的産品無人問津,機器在庫房裡越堆越多。“最早我們隻有十幾個人的地推團隊,坐着火車去各地推銷。”企業宣傳部部長王經理介紹。跑了一大圈,效率卻不高,一年隻能銷售幾十台,這種情況持續了六七年。機器賣不出去,就沒有收益,股東不敢追加投資,員工看到公司前景不好也要跳槽,企業一度陷入走投無路的狀态。
偶然的機會,德沃科技聽說了百度推廣。最開始,企業市場人員隻是抱着試試看的态度,投了幾百塊錢,沒想到竟真有人打電話來咨詢農機的價格和性能。“成交量也上來了,我們漸漸意識到網絡營銷也許會成為未來的趨勢。”王經理表示。久而久之,公司也加大了百度投放力度,推廣費用從原來的幾百幾千元逐漸擴大到上萬元。随之而來的是公司的收益也從幾萬幾十萬增長到幾百萬。在制造業和互聯網深度融合的當下,誰能引領潮頭走在前面,誰就能掌握先機赢得未來。
走出去,朝着更廣闊的舞台
國家高層接連給民營經濟發展打氣,強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我國民營經濟隻能壯大、不能弱化,而且要走向更加廣闊舞台。
西耐德也一步一步跨出了走出去的腳步。今天的西耐德已經成為國内國際知名品牌康明斯、帕金斯、上柴股份、濰柴動力、玉柴動力、無錫動力、濟柴及其斯坦福、上海強輝等公司的重要合作夥伴,但王良宵并不滿足。“東三省這麼好的地理位置優勢,挨着俄羅斯、朝鮮。我們的産品不怕沒有銷路。”王良宵透露,西耐德的産品已經走近了俄羅斯和朝鮮,受到了當地的歡迎。
産品永遠都在進步,創新的腳步就一刻不能停止。王良宵感慨到,科研的投入對于産品性能的提升太重要了。“世界有名的奔馳、寶馬、沃爾沃,他們的投入比中國廠家的投入要大的多,很多産品都是他們進來以後,中國企業再模仿。”
從模仿到自主研發,西耐德也走出了一條科學發展、自主創新德道路。“原來的機器用的都是俄羅斯的6135,最古老的那種,又大又笨,性能還不好。現在創新的這些機器,機型小,功能還好,噪音不大,發電又多又穩。”
既要自主研發,也要緊跟政策。“國家現在要求我們配套發電機的柴油機,要求必須是國3,轎車裡用的原來是國4,要求必須是國5。因為環保的問題,要求企業改進、創新,這其實是看得長遠。”
“你必須跟上社會的步伐,跟不上就會被淘汰了。” 王良宵表示,發展的腳步要跟上時代的步伐。“所以你不用懷疑發電機會不會被淘汰,記住了永遠不會。社會在進步,我們的産品也在不斷的改造創新,一樣。”
(責任編輯:李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