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去南京看長江,外地遊客第一反應就是長江大橋,南京人第一反應則是河西濱江大道,其實在城北,還藏着這麼一條依山(幕府山)傍水(長江)的觀光路,這裡遠不如紫金山出名,也沒有夫子廟那麼熱鬧,但它有自己的味道。
	
行走在這條濱臨浩瀚長江、全長六公裡的江岸線上,隻見江邊崖陡壁立,集山、水、林于一體,來往船隻絡繹不絕,如畫美景引人入勝。在此親水、觀江、惬意休憩,江風拂面,視野開闊,隻覺心胸舒暢,煩惱盡消!
	
騎行在永濟大道上,遠處青山依稀可辨,整條公路寬闊平坦,過往的汽車也很少。一側是寬闊蜿蜒的揚子江,另一側就是綿延起伏的幕府山,很少能在市區見到幾座連在一起的群山。
	
據當地人說,前些年幕府山被挖得很厲害,還好現在一直在綠化保護,環境和空氣質量都不錯,于是這座山就變成了周邊的人鍛煉身體的好去處。
	
幕府山是南京為數不多的幾處喀斯特地貌之一,雖然與雲貴川地區氣勢恢宏的喀斯特地貌不能同日而語,但對地理地質感興趣的人們完全可以在這兒發揮一下自己的特長。但是我們今天的主角并不是它!
	
早就聽說南京修了好幾條專供步行和騎行的綠道,沒想到在這裡也有一條。它緊挨着長江,騎行在道上,吹着江風,感受下滾滾長江東逝水的感覺。
	
沿着綠道向前沒騎多久,我們就來到了第一個地标——五馬渡廣場
五馬渡的來曆,據說是西晉末年,天下大亂,司馬氏政權的五位王爺從江北逃難渡江至此,其中琅琊王司馬睿的坐騎乘風化龍飛去,成為其稱帝在南京建立東晉王朝前的吉兆。
這是所謂化龍的那匹馬。
	
後面跟着的是沒有化龍仍為凡胎的另外幾匹馬。
	
如果是自駕或者公交,五馬渡是一個很方便的小交通樞紐,既有通往市區的公交車,又有通往江北的輪渡碼頭,還有寬敞的停車場。
	
五馬渡不遠處,就是幕府山下的一處景點——達摩古洞(票價30元)
傳說中,達摩就是從幕府山折葦投水、“一葦渡江”後北上少林寺的。
	
沿着景區大門由内,三層石崖雕刻呈現出100多座形态各異的達摩像,非常壯觀。“百态達摩”石窟分成上、中、下3層,内部鑲嵌着大小不一的窟龛101個,每個窟龛内供奉一尊形态各異的達摩雕像,非常值得一看。
	
	
繼續向前騎,偶爾停下聽聽江面刮來的風,看看江面遊走的貨輪,和江邊釣魚的人聊聊天,感覺超棒。
	
沿途路過一座長廊,一群愛好音樂的大爺大媽們在這裡吹薩克斯,真是太有情調了。
	
幕府山的腳下還有一片很開闊的草坪,周圍滿是買風筝的小攤,周末時候來這裡搭帳篷野營也是不錯的選擇。
	
長江觀音景區也在幕燕濱江風光帶上,這裡過去就比較盛行觀音文化,并保持有觀音閣、頭台洞、二台洞、三台洞等景點。同樣也要門票,30元。
	
觀音景區裡面供有聖像觀音、送子觀音、千手觀音、施藥觀音、龍頭觀音、卧蓮觀音、水月觀音、衆寶觀音等不同主題的觀音雕像,并穿插布置了衆多雕塑小品、摩岩石刻及佛教主題的彩繪壁畫。
	
每年春天,這裡還是南京市區最大的牡丹觀賞處。非常适合對佛教文化感興趣的朋友來看看。
	
在觀音景區到燕子矶的路邊,開滿了白色的不知名小花。花開的十分茂盛,路邊的栅欄上爬滿了花,遠望去就像一條花的長廊。
	
錯過了南京薔薇季的朋友,在這裡體會一把被花朵包圍的感覺。
	
繼續向前,很快就是終點站——燕子矶了。
	
燕子矶是栖霞一個重要而又顯著的地标,它山石直立江上,三面臨空,形似燕子展翅欲飛,故名為燕子矶。燕子矶古來就被贊為“第一玲珑燕子矶”、“金陵佳麗地,北郊為最”。馬可·波羅曾在1271年慕名遊曆燕子矶,并将燕子矶的險峻雄奇寫入《馬可波羅遊記》一書中。
	
入燕子矶景區,沿着一條蜿蜒小道順岩坡而下,越過一座石拱橋,就來到了“觀瀾亭”。這裡就是觀賞赤壁、江浪和“燕矶夕照”的最佳處。
看完了山腳下,向燕子矶頂點步行,可以看到乾隆揮毫禦題的“燕子矶”三個字。
	
山頂上還有陶行知在豎立的木牌,上書“想一想,死不得”,勸誡輕生的人珍惜生命。
	
tips
1、上元門地鐵站外有大量共享單車,騎行很方便
2、五馬渡廣場旁有家臨江仙酒店,是吃江鮮的好去處。
3、達摩古洞門票價30元、長江觀音景區門票價30元、燕子矶公園門票價10元,可以看自己的喜好決定去不去參觀。
4、最美的時刻就是夕陽西下的時候了,強烈建議在江邊觀賞一次落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