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特别軍事行動以來,美西方又自覺地把自己歸為“正義的化身”,忘了自己沾滿了伊拉克、阿富汗、南聯盟平民的鮮血。自己定義“正義”,再次展示了什麼叫标準的雙标。
而中國、印度兩個大國的态度也成為美西方關注的焦點。中國自然不會随着美西方起舞。而印度也表示出來獨立性,令美西方十分失望。
印度在聯合國譴責俄羅斯的決議案上投了三次棄權票,而随着能源價格飙升,印度大量進口打折的俄羅斯石油。印度也未批評俄羅斯,并稱俄羅斯是“經過時間考驗的朋友”。
美國原以為已經被拉入美印日澳四方安全對話的印度會跟着西方節奏走,結果發現印度不過是在利用美國在制衡中國,而印度與俄羅斯的關系遠比與美國密切。
美國對印度是又拉又打。拜登直接批評了印度的對俄态度,美國副國務卿盧岚則稱,承認印與俄的關系,但挑撥稱:“印度的思想已經改變,時代不一樣了。美國和歐洲願意成為印度強大的國防和安全夥伴。她說,美國可以幫助印度擺脫對俄羅斯國防供應的依賴。”她還稱俄烏戰争是“專制與民主鬥争的轉折點”,烏克蘭需要印度的支持。
盡管印度被美西方冠以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稱号,但是美國拿出以價值觀忽悠歐洲那一套對印度來說就不太好使了。印度作為發展中國家,采取的是實用主義政策。美西方忽悠的西式價值觀對印度并不奏效。
作為不結盟運動的發起國,印度正是靠不結盟的戰略獲得了國際地位。而印度也深知,依靠美國就要損失政治主權。印度從來不想依附于誰,加入四國對話機制,也是與美國互相利用制衡中國而已。印度與澳日不同,澳日不過是美國的附庸。日本還被作為說客,攜着大筆投資到印度做工作。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同印度舉行線上峰會,對印投資2.8億澳元。然而,印度似乎是糖衣收下,炮彈送回了。
于是美西方媒體把中國和印度稱為在走鋼絲,稱中印承受着巨大壓力。這就是美西方的臆想了。中印沒什麼壓力,選邊站才有壓力。如果把美西方的威脅算作壓力的話,中印面臨的也不是一天兩天了。48家被列入俄羅斯不友好國家和地區名單明确選邊的,反而現在承受着巨大壓力。印度作為中立國,倒是收獲了不少利益。西方陣營排着隊來送禮,凸顯了印度的地位,在對美西方與俄,與華關系上,印度成了一個重要的砝碼。
同時,印度通過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也有了危機感,如果有朝一日美國把制裁的手段用到印度身上,印度是無法招架的。印度也時不時因貿易糾紛和人權問題被美國制裁。隻是現在為了利用印應對中國美國才在大部分時期内對印度網開一面。
看看48人黑名單,哪個國家不是被美國拿得死死的。真正能夠戰略自主的,除了中俄,可能也就是印度了。
而就在微妙關鍵時刻,兩個美西方口中“走鋼絲”的國家忽然開始走動了。3月25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訪問阿富汗後,直接飛抵印度,同印度外長、印度國家安全顧問舉行會談。
王國委在與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會面時王毅就中印關系提出三點思路:一要以長遠眼光看待雙方關系。中印兩國有上千年文明交流史,友好合作始終是主流。中印實現各自民族複興,将對亞洲乃至世界産生重大深遠影響。雙方要堅持兩國領導人“中印互不構成威脅,互為發展機遇”的戰略判斷,把邊界問題上的分歧擺在雙邊關系适當位置,堅持雙邊關系正确發展方向。
二要以共赢思維看待彼此發展。中方歡迎印發展振興,支持印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重要作用。中方不追求所謂“單極亞洲”,尊重印度在地區的傳統作用。願在南亞地區探索“中印 ”合作,構建良性互動模式,實現更高水平、更大範圍的互利共赢。
三要以合作姿态參與多邊進程。今明兩年,全球治理将迎來“亞洲時刻”。中印将分别主辦金磚國家、二十國集團和上海合作組織領導人峰會。中印用同一個聲音說話,全世界都會傾聽。中印攜手合作,全世界都會關注。雙方要加強溝通協調,相互支持,為堅持多邊主義釋放更多積極信号,為完善全球治理注入更多正能量。
三點思路表明中國與印度未來發展方向,求同存異解決問題的誠意,也表達了對印度地區作用的尊重。尤其是“中印用同一個聲音說話,全世界都會傾聽。中印攜手合作,全世界都會關注。”更是表明了中印當前的國際地位。
印度與中國和俄羅斯的關系都比較特殊,也是美國重點拉攏的對象。中印如果關系處理得好,就是國際關系重要的穩定器。如果處理不好,對中國的發展是個危險的掣肘。而當前印度表現出來的獨立性正是中國需要的。在堅守底線思維的前提下,發展中印關系,維護周邊安全,為中國發展打造一個穩定和平發展環境至關重要。
中國和印度都是制造業大國,中間有一定代差,中印各自承接了供應鍊、産業鍊上的重要環節,充分發揮了各自的國際比較優勢。雙方完全可以達到合作共赢的目的,并不斷增加國際話語權。
(圖片源于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