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退出國際捕鲸委員會後,日本于7月1日重新啟動時隔31年的商業捕鲸,此舉招緻反捕鲸國家和環境保護團體的批評。8日,位于大阪市中心的阪急百貨店正式上架了首批捕鲸收獲——小須鲸肉,還将其制成生魚片引人試吃。但對于這一活動,有網友表示,很多日本人現在完全不想吃鲸魚肉了。
據《讀賣新聞》8日報道,來自日本多地共5艘小型捕鲸船1日從北海道钏路出港在臨海作業并捕獲兩頭小須鲸。鲸魚運回港口後被切割解體,陸續在各地上市銷售。8日,大阪阪急百貨店梅田總店正式上架了一批剛到貨的小須鲸魚肉。
報道稱,該店此次共有三十公斤鲸魚肉到貨,每100克售價599日元(約合38元人民币)。除了阪急百貨店外,大阪市内的其他商場也将陸續上架鲸魚肉。《讀賣新聞》表示,以後鲸魚肉會重新登上餐桌。
據報道,鲸魚肉上架後,阪急百貨店還提供了鲸魚肉“生魚片”試吃服務,一位男子在試吃後說肉質“很有嚼勁、很好吃”。
根據共同社的說法,該店此前銷售“在科研捕鲸中作為研究的副産品産生的鲸肉”。
另據日經網5日的報道,4日青森縣及宮城縣的市場也進行了鲸魚肉的拍賣,仙台市中央批發市場則出現了标價每公斤1.5萬日元(約合人民币955元)的鲸魚部位。
今年6月30日,日本正式退出國際捕鲸委員會,并于7月1日起重啟商業捕鲸。
國際捕鲸委員會1982年決定暫停商業捕鲸,日本随後一直要求恢複商業捕鲸,但是沒有成功。日本1951年加入這一國際組織,1988年被迫結束商業捕鲸,轉而以“科學研究”為名在西北太平洋、南極附近海域等從事所謂“調查捕鲸”。反捕鲸人士指認日本打着“科研”幌子商業捕鲸。
2018年,日本最後一次勸說國際捕鲸委員會确立合理捕鲸量,但以失敗告終,最終于去年12月宣布退出該委員會。這是二戰後日本第一次退出重要國際組織。
日本漁業部門從7月1日開始發放許可證,捕鲸“将在日本領海和專屬經濟區内進行”。
目前,日本允許捕獵三種鲸魚,分别為小須鲸、布氏鲸和塞鲸。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小須鲸和布氏鲸并不屬于瀕危物種,塞鲸雖被列為瀕危物種,但其數量正在增加。不過日本重啟商業捕鲸的行為,依然招緻了國際社會的大量批評聲。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