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陶行知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

陶行知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4 12:27:25

“真教育不是靈光乍現的光芒,而是橫跨天空的恒光;真教育是自然和樸素的,潤物細無聲,在每一天的生活裡。”這些令人讀之如沐春風的教育理念,并非來自某本詩集,而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真知卓識。

穿越百年時光,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從來沒有蒙塵,在中國的大地上愈發閃亮。2021年是陶行知先生誕辰130周年暨逝世75周年,位于上海之巅的朵雲書院旗艦店16日迎來一群特别的嘉賓與孩子,緬懷與紀念陶行知。

陶行知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帶着問題也帶着答案)1

陶行知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帶着問題也帶着答案)2

10月16日上午,在江畔雲端的上海中心52層,在上海之巅溫暖的書香氣氲裡,以一場真誠而生動的主題沙龍來紀念先生,溫習先生的故事、主張和教誨,讨論在今天的時代背景下如何傳承和發揚先生的精神和思想,深刻理解生活和教育的關系,做真教育。

陶行知先生生于1891年10月,是安徽歙縣人,17歲考入杭州廣濟醫學堂,1915年就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他傾盡一生精力興辦教育,提出“愛滿天下”和“求真、奉獻、愛國、創新”的精神,倡導“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等教育主張,對中國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影響深遠。他與寶山淵源深厚,從1932年到1937年間曾在大場鄉村興辦教育,展開社會文化教育實驗。

陶行知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帶着問題也帶着答案)3

陶行知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帶着問題也帶着答案)4

陶行知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帶着問題也帶着答案)5

陶行知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帶着問題也帶着答案)6

陶行知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帶着問題也帶着答案)7

陶行知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帶着問題也帶着答案)8

“紀念陶行知誕辰130周年暨逝世75周年”系列活動“生活即教育——今天我們如何做真教育”沙龍由上視新聞主播劉凝女士主持,邀請三位嘉賓圍繞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核心教育思想,以全新視角,從生活世界、精神世界、創造世界和接受世界四個維度走近陶行知,探讨“今天我們如何做真教育”這一現實而重要的話題,用這樣的一種方式紀念先生,重溫其真知灼見。三位嘉賓中有做陶行知研究的,有秉承先生精神和思想從事教育實踐的,各自接觸和了解先生的機緣際會不同,但都是先生本人包括其作為、其思想、其精神的仰慕者、追随者和傳播者。

陶行知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帶着問題也帶着答案)9

台下座無虛席,一部介紹陶行知先生的視頻《愛滿天下》拉開了沙龍活動的序幕,幫助大家重溫先生光榮而偉大一生。随即,嘉賓開始了各自的分享。

陶行知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帶着問題也帶着答案)10

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學術委員會主任、陶行知研究院院長、華中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周洪宇講了陶行知先生從一個農民的兒子到走進世界知名學府哥倫比亞大學求學的經曆、“知行”改“行知”二易其名、“小先生制”等小故事。周洪宇教授說,創造教育思想是陶行知“生活教育學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謂創造教育就是要培養創新精神、創造能力。“陶行知先生認為,‘小孩子有創造力’是‘千千萬萬祖先,至少經過50萬年與環境适應鬥争所獲得而傳下來之才能之精華’,又是需要經過後天的精心培養方能充分發展的。”周洪宇補充道。

陶行知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帶着問題也帶着答案)11

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杜成憲說,“陶行知在基礎教育界的影響要比在高等教育界更大,但其實先生留學回國最初一段教育經曆卻是在大學,同樣也是幹得有聲有色。”杜成憲舉了兩個鮮為大衆所知的例子,一是1918年陶行知擔任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教務主任期間提出的《改良課程案》,這一改革至今都是大學的基本教學管理制度。二是我們常用的“教學”一詞的表達并非從來就有的,是陶行知第一次提出。“陶行知著名的‘六大解放’即,解放小孩子的大腦,使他能想;解放小孩子的雙手,使他能幹;解放小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小孩子的嘴,使他能談;解放小孩子的空間,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會去獲得更豐富的學問;解放小孩子的時間,不把課程表填滿,不逼迫他趕考,有一些時間消化所學,并學一點自己渴望要學的學問,幹一點自己高興幹的事情。“杜成憲教授認真講解着。

陶行知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帶着問題也帶着答案)12

上海市寶山區作家協會副主席、作家吳斌榮分享了先生的老師約翰·杜威的教育名篇《我的教育信條》以及先生為好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的新書《家庭教育》作序的樸素字句。吳斌榮說,“我聽到一種聲音,說在中國,做教師的怎麼能不讀陶行知?”“很多人隻知其人,不讀其文,更别說用于實踐、服務兒童了。我想補充一點,做家長的也要讀陶行知。”在吳斌榮的教育實驗項目“家庭長期陪伴項目”中,她帶家長一起品讀中外教育名家的原文,其中就包括陶行知。“先生從來都是相信‘小孩子有不可思議的力量’的,他是孩子們的朋友、兄長、慈父、嚴師。希望我們今天的家長、老師也能像他那樣看到孩子、聽到孩子、相信孩子。”

陶行知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帶着問題也帶着答案)13

上視新聞主播,知名主持人劉凝主持活動

陶行知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帶着問題也帶着答案)14

在座的聽衆讀者頻頻點首,因此更加直觀地感受到先生對教育的執着和貢獻,也對“什麼是好的教育”“什麼是真教育”有了更加完整全面的認識。沙龍活動尾聲,三位嘉賓描述了各自心目中理想教育的模樣,真教育的模樣,讓大家朝着那個方向去做恒久的、共同的努力。

陶行知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帶着問題也帶着答案)15

陶行知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帶着問題也帶着答案)16

其間,寶山區圖書館朗誦團成員邬建華為大家朗誦了陶行知家書——《科學的孩子—緻陶宏、陶曉光》,“誦讀經典 點亮童心——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經典作品誦讀活動”獲獎者張宗炫、李欣頤為大家朗誦了陶行知創作的詩歌:“如果我是一個小孩,我不要恐怖,我不要餓肚,我要玩得高興,我要有機會長進。”“人人都說小孩小,誰知人小心不小。您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還要小。”“我是中國人,我愛中華國。中國現在不得了,将來一定了不得!”

陶行知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帶着問題也帶着答案)17

陶行知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帶着問題也帶着答案)18

陶行知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帶着問題也帶着答案)19

在先生的家書裡,在先生創作的詩作裡,大家聆聽到他樸素的言語和殷切的期盼,感受到孩子們的呐喊和豪情。大家仿佛見到了先生穿着長袍、帶着黑框的眼鏡奮筆疾書的樣子、誨人不倦的樣子、奔走辦學的樣子。

“今天我們懷念陶行知先生最好的方式,是帶着問題,也帶着答案……”與會嘉賓認為,當下随着“雙減”政策出台實施,正是傳承弘揚陶行知先生精神和做法的時刻。紀念陶行知先生的最好方式,從來不是坐而論道,而是起而行之、除舊布新,做好的教育、真的教育。

此外,今天下午在行知讀書會

也舉辦了一場别開生面的文化沙龍

陶行知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帶着問題也帶着答案)20

“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的話回蕩耳畔,激勵着人們砥砺前行。10月18日是陶行知先生的誕辰日,也是北上海地區第一個特色讀書會“行知讀書會”成立三周年的日子。

行知讀書會的三周年紀念活動以“陶行知的四顆糖”為主題,從“四顆糖”的故事入手串聯起四種精神,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精神和讀書會三年來的成果結合在一起,精心呈現了一場别開生面的文化沙龍。

陶行知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帶着問題也帶着答案)21

行知讀書會創始人閻華主持

今天的主題沙龍活動

從“陶行知的四顆糖”故事切入

串聯起

“求真”“創造”“奉獻”“大愛”

四種精神

陶行知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帶着問題也帶着答案)22

在第一顆糖“求真”篇章中,行知中學畢業的作家、陶行知研究者葉良駿分享了她心中的陶行知。

陶行知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帶着問題也帶着答案)23

而另一位行知校友、電影《三毛流浪記》中三毛的扮演者王龍基也驚喜亮相。從追求真實地扮演好三毛,到努力開拓成為一名技術發明家,王龍基講述了求真精神如何與他相依相伴的故事。

陶行知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帶着問題也帶着答案)24

陶行知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帶着問題也帶着答案)25

第二顆糖“創造”篇章中,住在大場的倪瑞辰小朋友講述了他如何成為社區小先生的故事:從對陶行知的認識,到今日對“小先生制”的解讀,小手牽大手帶來無限收獲和成長。

陶行知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帶着問題也帶着答案)26

園林文化學者林小峰在讀書會的《紅樓夢》解讀中,創造性地加入了插花表演,将知行合一的理念融入閱讀分享中。

陶行知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帶着問題也帶着答案)27

第三顆糖“奉獻”篇章中,教師張婷妹分享了她心中的師者,令人動容。

陶行知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帶着問題也帶着答案)28

評彈藝術名家陸錦花不僅作為講者來分享過,也作為觀衆來聆聽過,她感歎于嘉賓們的奉獻,也感動于讀者的熱情。每次風雨無阻的鐵杆粉絲更是來到現場為讀書會送上深情的祝福。

陶行知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帶着問題也帶着答案)29

陶行知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帶着問題也帶着答案)30

陶行知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帶着問題也帶着答案)31

第四顆糖“大愛”篇章中,流行美聲組合“力量之聲”分享了最新出爐的《愛滿天下》MV,這首歌是每次行知讀書會的開場曲。“力量之聲”的三位成員宋罡、餘笛、王志達都是高校教師,他們被陶行知先生的精神深深打動,三年前就完成了《愛滿天下》歌曲的創作并拍攝了MV。三年來,他們走進中、小學校與孩子們互動,進一步加深了對大愛精神的感悟,這一次,他們和大場的孩子們一起再唱這首歌,帶來新的感動。

陶行知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帶着問題也帶着答案)32

行知讀書會以上海市精神文明辦公室、寶山區政府、上海世紀出版集團為指導單位,大場鎮文化中心、上海人民出版社市場部、閻華工作室主辦的讀書會,依托寶山悠久的傳統文化、世紀出版集團豐厚的出版資源、大場鎮優秀的文化場館和陶行知先生珍貴的文化遺産打造的文化地标。三年來舉行了五十多場線下讀書會,葛劍雄、汪湧豪、李天綱、劉統、史依弘、宋思衡、王汝剛、駱新等作家、學者、藝術家紛紛來到現場與讀者交流,為了呈現更豐富的内容,主辦方還推出了“行知賞藝會”、“行知體驗課”,并在疫情期間推出了線上的“行知小課堂”。結合熱點精心策劃的“江南文化季”、“古典音樂季”、“宋人生活季”、“文博淘寶季”季季精彩,更在建黨100周年期間推出了“紅色起點季”,講述中國共産黨的初心故事。超過二十萬讀者通過線上線下參與了讀書會的活動。

陶行知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帶着問題也帶着答案)33

陶行知

陶行知先生正是用他的一生在培育愛、激發愛、傳播愛。從文學到文化、文明,從教育到教養、教化,“行知讀書會”将通過特别的分享傳遞陶行知先生的理念,讓讀者通過閱讀讓大愛滿天下,書香溢四方。

陶行知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帶着問題也帶着答案)34

10月18日将舉行“面向未來的行知路”紀念陶行知先生誕辰130周年主題活動,敬請期待~

記者:段小龍 趙羽昂

通訊員:施帆 林遠

編輯:盛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