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大家在群裡閑聊,一位準媽媽忍不住吐槽:
“剛懷寶寶的時候一個勁孕吐,好不容易熬了幾個月後,孕吐終于沒了,結果又開始‘燒心’,真是折騰起來沒完沒了。”
俗話說“孕婦返流,十有五六”,我國很多地區會将“胃部灼熱”稱為“燒心”、“返流”,很多準媽媽在孕中期、孕晚期都會飽受困擾。
像一些其他孕期中的不适一樣,對于“燒心”,民間也流傳着各種各樣的說法。
比如有說法稱,孕婦感到燒心是因為寶寶正在長頭發,燒心越嚴重寶寶将來頭發就越茂盛,導緻有的準媽媽一度希望“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
事實上這當然沒有科學依據,雖然準媽媽感到“燒心”确實和寶寶有關系,但卻并不是因為長頭發所引起的,準媽媽千萬不能亂猜被誤導。
孕期感到“燒心”,跟胎寶有啥關系?
1.體内激素變化
在懷上寶寶以後,準媽媽體内的激素水平會發生很大變化,孕期裡,孕酮(又稱黃體素)不僅會讓子宮的平滑肌變松弛,還會讓分隔食管和胃的贲門松弛,容易令胃酸返流到食管,使準媽媽有“燒心感”。
而且孕酮除了是最為重要的助産素外,同時還有使人體胃腸蠕動減緩的作用,食物在胃部停留的時間更長,這些殘留在胃部的食物會更容易刺激食道,從而出現“燒心”的症狀。
2.子宮增大
随着寶寶一天天長大,準媽媽的子宮會不斷增大,進而向上壓迫胃部,使得胃内的壓力增加。
而胃排空的速度減慢減慢,也會容易使胃酸返流至食管下段,引起準媽媽胃部的灼熱感,感覺“燒心”。
孕期如何緩解“燒心”?1.少食多餐
準媽媽在飲食習慣上要注意少食多餐,低脂低糖,尤其避免暴飲暴食,胃内部食物越多,越容易返流至食管。
2.少吃刺激性食物
一些辛辣、生冷的食物會對食道黏膜産生刺激作用,加重燒心感,準媽媽要盡量少吃。
另外像是茶、咖啡中因為含有咖啡因,會使食道括約肌松弛,也會引起燒心,準媽媽需盡量少喝。
3.睡前避免進食,進食後避免躺下
準媽媽在睡前2-3小時内要避免進食,進食後的半小時至1小時内盡量不要躺下,因為躺下後胃内的食物會更容易返流到食管,如果準媽媽能站立一會的話,則可以加速食物的流動,減緩燒心症狀。
4.穿寬松舒适的衣服
準媽媽要盡量穿一些寬松舒适的衣物,特别是不要讓衣服勒住腰腹部,以免給予胃部太大壓力,導緻返流,當需要做出彎腰動作的時候,試着用屈膝來替代。
孕期避免各種不适,科學孕育很重要其實除了“燒心”外,準媽媽在孕期堪稱“一路坎坷”,從孕吐、頭暈、便秘,到水腫、尿頻、腹脹等等,經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不适感。
對于這些情況,準媽媽準爸爸必須通過學習科學孕育知識,豐富自己的頭腦。畢竟從備孕到懷孕、育兒是一個充滿了大量新知識的過程,我們之前毫無經驗,必須去學着去當媽當爸。
建議準媽媽準爸爸們平時多通過網絡平台去學習知識,平時的問題也可以記錄下來,在産檢的時候向醫生請教,一般都能得到靠譜的答案。
老苗結語:
孕育新生命不是件容易事,準媽媽難免遇到五花八門的問題,有各種各樣的不适感,隻有學習科學孕育知識,才能解決問題,緩解不适。
今日話題:你孕期裡都遇到過哪些問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